《摔跤吧!爸爸》|一场虚假的“女性独立”宣言

《摔跤吧!爸爸》|一场虚假的“女性独立”宣言_第1张图片

文/明至

坦白说,《摔跤吧!爸爸》盛名难副。

这是一部高达9.8分的电影,许多文章为之赞叹,称其为难得一遇的佳作。阿米可汗通过此片,为印度女性发声,用实力和坚持改变印度女性的命运,也被《时代》周刊誉为“印度的良心”。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似乎都大获全胜。

许多人认为,这部影片是杠杠的女权主义,是阿米可汗将手术刀伸向印度尖锐的女性生存问题。在男尊女卑的印度,摔跤是最具性别歧视的运动,在很多人眼中是一项展示男性力量的运动,与女性没什么关系。

于是,这一部很套路的励志电影,在“亲情牌”与“爱国主义”的巧妙装饰下,成为一部为“女性独立”而战的宣言,轻易收获大票观者的好感。阿米可汗,也被奉为有“使命感”的良心演员,在一夜之间圈粉无数。

但是,认真看完此片,我却心存疑惑。表面上,这是一部批判男尊女卑的“示范性”作品,然而其中隐藏的论述逻辑,却让人难以信服。其标榜的“女权主义”,不过是从一个男权的掌控,逃进另一个男权的掌控,换汤不换药。

实际上,这一部影片讲述的,并不是女性意识的觉醒,而是“新男权主义”与“旧男权主义”之间,对女性控制权的争夺。乡镇的村民,体育学院教练们代表的是“旧男权主义”,而父亲马哈维亚代表的是“新男权主义”。

最初,父亲马哈维亚支持女儿摔跤,不顾乡镇村民的冷嘲热讽,似乎是父亲为支持女儿,不惜与全世界为敌。不得不说,这个点看起来很感人,但实际只不过是在争夺女儿的控制权:你必须听我的,并与旧的世界为敌。

体育学院教练与父亲之间,教育方式的冲突,以及在赛场上对女儿战略的争执,其实是这两种男权力量争夺的形象化表现。两者都在企图操控女性,唯一的不同,只不过是前者趋向保守消极,而后者趋向激进乐观。实际上,还是一丘之貉。

到底是父亲支持女儿,实现个人梦想,还是粉饰下的“新男权主义”?其中的区别,或许就在于女性的意志。纵观全片,即便是女性摔跤手,这样看起来很革命的设定,也终究是父亲强加给女儿的。至始至终,女性的自我意识,都处于“失语”状态。

女儿吉塔和芭比塔,究竟喜欢什么,梦想什么?我们始终不得而知。似乎,这也并不重要。即便,吉塔和芭比塔在一开始,对父亲的强权意志,进行自己的反抗,但也很快被“镇压”。并被换掉裙子,剪掉长发,顺服于父亲的意志。

虽然,在“旧男权主义”中,留给女性的角色,是在十四岁出嫁,并终身打理家务,相夫教子。在“新男权主义”中,女性似乎有更多的“选择权”,可以称为摔跤冠军,为国争光。后者的设定,似乎是更为高尚,更为自强。

但是,即便看起来“高大上”,让女性不必洗衣做饭过一生,但“新男权主义”也并没有赋予女性,自主选择人生的权利。只不过,原来的柴米油盐的枷锁,换成高尚伟大的枷锁,铁笼换成金丝笼,女性依然是任人摆弄的玩偶。

有趣的是,此片将这种“新男权主义”,进行巧妙的包装与修饰,竟变成一种“女性独立”的皮相。为防止被人诟病“直男癌”,此片专门设计三个场景,用以洗脱自己浓浓的男权倾向,伪装成一部“女性励志”的良心佳作。

一、女儿对摔跤的“自主”选择

成为摔跤手,一开始就只是父亲的梦想,而女儿是抗拒的,被胁迫的。为柔化这一点,影片专门安排一场女儿“反抗——接受”的戏,借新婚新娘的口,规劝女儿们:“我很羡慕,你们有这样的父亲,他是为你好。不像我,只能终身相夫教子。”

这场规劝,是十分有效的。女儿们当即深受感触,第二天主动起来接受训练。然而,女性真的就此改变命运了吗?并没有。实际上,这只是“两权相害取其轻”的无奈之举:不归顺我?你只会更悲惨。但是,却成功营造女性“自主”选择命运的假象。

二、女儿对父亲的摔跤战胜

自古希腊神话起,“弑父”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便有革命性的象征意味。为表现女性的独立觉醒,片中的吉塔摔跤战胜父亲,便有这种“弑父”的意味,似乎在向观者宣传:看,她并不是玩偶,她有自己的意志,可以战胜父亲。

可是,吉塔对父亲的战胜,也引发她后来一系列的失败。这似乎是对违背“新男权主义”的女性,一个有效的警告与惩戒:背叛我,你将一败涂地。最终,影片所要导向的,并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而是一个乖顺听话的女儿。

三、女儿决赛时的父亲缺席

后来,决赛场上父亲的被动缺席,似乎给吉塔留下一个可以自由发声的机会。父亲马哈维亚的不在场,无法给予吉塔指导,一切只能靠吉塔自己。不可否认,这一个场景的设置,将权利让渡给吉塔,是表现女性独立意志的绝好机会。

但是,马哈维亚的影响,已经在吉塔的血脉中。脱离父亲的指导,吉塔显现出极大的不安,最终的获胜,也来源与对父亲意志的依赖。因此,这并不是一个女性独立的宣告,而是吉塔完全归顺父亲意志的象征。最后的胜利,是父亲意志的胜利。

影片的结尾,父亲马哈维亚接过金牌,亲手给吉塔戴上,并说出那一句“你是我的骄傲”,这实际上是“新男权主义”对归顺者的加冕与褒扬——规训的另一种形式。象征着“新男权主义”从“旧男权主义”手中,最终夺得女性的控制权。

“旧男权主义”,将女性囚禁在桌前灶间,相夫教子,其腐朽与弊病,很容易被发现,被警觉,被抨击。然而,“新男权主义”则更为狡猾讨巧,用“高大上”的名号,隐秘的操控女性,驱使她,控制她,奴役她,却难以被察觉。

因此,此片中的“新男权主义”,是值得引起警觉的。任何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却进行操控与规劝的行为,都不是真正的女性独立。在甜蜜的谎言之下,是一枚裹着糖衣的炮弹。真正的独立与尊重,是让你成为你自己。

其实,女性的独立与否,并不在于做家庭主妇,抑或成为事业女性。真正的女性主义,并不在这些僵化的标签,而在于女性是否真正拥有,可以去选择她们想要的生活的,想要成为的自己的,真正自主的选择权。

真正的“女性独立”宣言,并不是标签化、模式化,用事业女性去否定家庭妇女,而是在工作、生活、以及伴侣选择中,给女性提供更丰富、更多元的可能性,并将自主选择的权利,真正的交回到她们的手中。

被迫成为摔跤冠军,与被迫成为家庭妇女,都是一种压迫,不是女性独立自主的选择,并没有优劣高低之分。但是,如果是出于本人的真实意愿,那么,无论是选择当事业女性,抑或是在家相夫教子,都一样具有独立精神,以及革命意义。

毕竟,用一种人生选择,去否定其他的人生选择,其本身就是一种剥夺,规训,与操控。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女性应该拥有更多的选择权,以及可能性,而不是用单一的价值观取向,去进行规训镇压,抑或削足适履。

或许,当我们不再用事业女性,抑或家庭妇女,不再用柴米油盐,抑或“高大上”光环,去简单化探讨女性问题,并给之贴标签,下定义的时候,才是对“男女平权”的更深层次思考。至始至终,我们想要争取的,不过是女性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愿每一位女性,都能成为她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摔跤吧!爸爸》|一场虚假的“女性独立”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