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老先生的《大秦帝国》怎么火起来的?

这本书实在无趣的很,读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在《强势生存》上完全无从体会。读起来味同嚼蜡,看完序言,浏览完第一章,我又再细细地翻了下目录,便彻底放下了。这本书几乎是一位老先生在自我意淫,费劲心思要抠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概念。他所提出的逻辑,怕是只能孤芳自赏了。难怪在历史学界没有太多影响。

可是,为何会有人如此推崇?

我听到的第一个推崇是钱莹处长。钱处说,“《强势生存》的作者是孙皓晖,就是写大秦帝国的那个人。”孙老先生此生唯一的骄傲便是《大秦帝国》,浩浩四卷,全面地描述了秦朝从战国后期到统一再到覆灭的全过程。据说老先生说自己的说是历史书,却很多小说的色彩。总之后来,书被改编成剧本,并在2009年被丁黑导演拍成电视剧。奇怪的是,一直没有太多的波澜和名声。直到今年,突然声名鹊起,大秦帝国裂变、纵横、崛起,名字气势蓬勃,再有侯勇、富大龙等戏骨的加持,在网络上、视频网站上突然风靡起来。本曾想找个整块时间好好看看,但现在综合了解了作者和背景,我已经失去了看的兴趣,尤其是看了《强势生存》这本书。钱处的推崇恐怕便是该剧此次莫名其妙的流行吧,这不怨钱处。

老先生的历史学研究没有著作等身,单是写这部小说便“历时十六年”。好容易凭借着对秦朝有所研究,便要强横建立秦朝在中国文明中的独尊地位,勉强推出“强势生存”的概念。可惜这是一大败笔。值得欣慰的是,孙老先生在2013年以450万的版税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第20位。

豆瓣上针对《大秦帝国》的评论不多不少。“纯吐槽——要不是想看作者的历史观如何展开,我早就看不下去了”,这是谋篇评论的标题,满篇吐槽,除了文笔缺文学性,还有人物的塑造脸谱化,他的脸谱化是跟历史拧着来的,历史是赞美的,书中便是负面的,历史是唾弃的,书中便是积极的。果然还是《强势生存》的套路。“这样一本书竟然在豆瓣上得到9分的高分,真是令我吃惊。中国人的历史认知低下到了这样的程度!”“买《大秦帝国》是最近三年里最让我后悔的第二件事儿。书看了三部,第四部读完开头,我果断放弃。”“作者的写作功力实在差劲。小说塑造了很多面目生硬,形象雷同的人物,缺乏个性特点。整个故事情节构思混乱,没有很清晰的情节线索。常常是小细节拖沓冗长,到大事件却是一笔带过。”这些是其他的评论,基本符合我对孙老先生作品的判断,这可能是老先生要写16年的原因。

再看《强势生存》。豆瓣评分6.4,而且只有15个人评价,评论只有2篇,还是“不咋地啊”这样的评价。

那为什么《大秦帝国》电视剧影响会那么大?道理有几个。一是2017年的此次流行,排除不了媒体公司在背后的推广和推波助澜。电视剧2009年在电视上播出,第二部丁黑拍的《纵横》获金鹰奖,仍旧不温不火,突然今年就俨然开年大剧般,但显然掀起的波澜一般。二是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朝代,具有天然的题材优势和流量支撑,不代表老先生写出来的东西有水平。你在天涯上看一个白领的相亲故事都会入迷,急着等更新。三是这是一个通俗文学、流行文化的时代,故事性的作品消费群体巨大,大家不会辨别作品本身的档次和水平,只要有故事性的曲折能够满足人的本能欲望便行。

我想跟钱处说,我真的是憋不出来《强势生存》的读后感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孙老先生的《大秦帝国》怎么火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