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转载,原文:MongoDB的增删改查基本命令
创建库
命令:
> use dbName
若数据库存在,则该命令的效果是切换到当前数据库;若该数据库不存在,则该命令可以创建数据库,并切换到该数据库。
下面是创建mydb
数据库的截图:
创建集合
命令:
> db.createCollection(name, {capped: , autoIndexId: , size: , max } )
相关参数说明:
name
:集合的名字
capped
:是否启用集合限制,如果开启需要制定一个限制条件,默认为不启用,这个参数没有实际意义
size
:限制集合使用空间的大小,默认为没有限制
max
:集合中最大条数限制,默认为没有限制
autoIndexId
:是否使用_id作为索引,默认为使用(true或false)
size的优先级比max要高
常用方法介绍:
- 一般来说,我们创建集合用
db.createCollection(name)
,如:db.createCollection("log")
,创建一个名字为log的集合,没有任何的大小,数量限制,使用_id作为默认索引; - 限制集合空间的大小:
db.createCollection("log",{size:1024})
或db.createCollection("log",{capped:true,size:1024})
,创建一个名字为log集合,限制它的空间大小为1M,如果超过1M的大小,则会删除最早的记录; - 限制集合的最大条数:
db.createCollection("log",{max:1024})
,创建一个名字为log集合,最大条数为1024条,超过1024再插入数据的话会删除最早的一条记录。这个不能使用capped:true,否则会报错; - 即限制最大条数有限制使用空间大小:
db.createCollection("log",{size:1024,max:1024})或db.createCollection("log",{capped:true,size:1024,max:1024})
,限制集合最大使用空间为1M,最大条数为1024条
下面是在mydb
数据中创建students
集合的截图:
数据插入
命令:
db.collectionName.insert(value)
其中value
是Bson
格式的数据。
接下来,我们便在我们的students
集合中添加数据:
> db.students.insert({
name:"tom",
age:18,
gender:"male",
grade:"Freshman"
})
结果如下:
下面我们多插入几条数据,便于后面的查询:
db.students.insert({
name:"bob",
age:19,
gender:"male",
grade:"Sophomore"
})
db.students.insert({
name:"Oliver",
age:21,
gender:"male",
grade:"Junior"
})
db.students.insert({
name:"Alice",
age:22,
gender:"female",
grade:"Senior"
})
db.students.insert({
name:"Lily",
age:21,
gender:"female",
grade:"Senior"
})
db.students.insert({
name:"Klay",
age:20,
gender:"male",
grade:"Sophomore"
})
结果:
查询
简单查询
命令:
> db.collectionName.find(option)
比如以下命令就是查询出我们之前插入到students
的全部数据:
db.students.find()
当然你也可以在命令的后面加一个
pretty()
方法,这样查询出来的结果会被格式化:
db.students.find().pretty()
结果:
(截图没截完全)
这样的话,数据可读性会高一点。
查询name为Alice的学生:
db.students.find({name:"Alice"}).pretty()
条件操作符
MongDB的条件操作符如下:
-
>
: 大于 - $gt #greater than -
<
:小于 - $lt # less than -
<=
:小于等于 - $lte -
>=
:大于等于 -$gte -
!=
:不等于 -$ne
比如查询年龄大于20岁的学生:
db.students.find({age:{$gt:20}})
类型操作符
另外,mongodb还有一种按照数据类型来查询的操作符$type
:
type的值如下:
- 双精度型-1
- 字符串-2
- 对象-3
- 数组-4
- 二进制数据-5
- 对象ID-7
- 布尔类型-8
- 数据-9
- 空-10
- 正则表达式-11
- JS代码-13
- 符号-14
- 有作用域的JS代码-15
- 32位整型数-16
- 时间戳-17
- 64位整型数-18
- Min key-255
- Max key-127
例如,查找name
是字符串的文档记录:
db.students.find({name:{$type:2}})
与
查找年龄大于等于20岁的男学生:
db.students.find({age:{$gte:20},gender:"male"})
或($in)
查询大一、大二的学生:
db.students.find({grade:{$in:["Freshman","Sophomore"]}})
非($nin)
查询不是大一、大二的学生:
db.students.find({grade:{$nin:["Freshman","Sophomore"]}})
正则匹配
查询姓名包含li
的学生:
db.students.find({name:/li/})
where
查找students集合中包含name
字段的数据:
db.getCollection("students").find({$where:function(){ return !!this.name; } })
limit 与 skip
读取指定数量的数据记录limit
范例:
db.students.find().limit(2)
读取2条记录,默认是排在最前面的那2条被读取。
读取时跳过指定数量的数据记录
skip
范例:
db.students.find().limit(2).skip(2)
当然,还可以添加 find 的查找条件的参数,以便进行更精确的查找。
有了这个功能,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分页查询了。
排序sort
mongodb的sort方法可以按照指定的字段进行升序或降序。
升序为1,降序为-1
语法:
db.collectionName.find().sort({KEY:1|-1})
范例,查询students按照年龄升序排列:
db.students.find().sort({age:1})
修改(update)
命令:
db.collectionName.update(selector, newValue, upserts, multipleUpdate)
参数详解:
-
selector
:是个检索选择器,明确查询条件的 -
newValue
:要更新的内容,包含两种基本情况,即有没有$set、$inc、$push这些参数:
情况一、无参数,则newValue替换掉原先selector的内容;
情况二、有参数,则$set是对指定field进行更新newValue;$inc要求指定field为数值,加上newValue值;$push要求指定field为数组,为数组加入newValue项。 -
upserts
:是个逻辑值参数,默认为false,即根据selector查询,查到了document,那就执行更新;没查到就啥也不做。那设置为true,意思就很明显了,如果没查到就Create一个新document存放selector和newValue。 -
multipleUpdate
:也是个逻辑值参数,默认为false,即根据selector查询,查到了documents,那就执行更新第一条document;设置为true的话,就把所有查到的document都更新
案例,将tom的年龄修改为19岁:
db.students.update({name:"tom"},{$set:{age:19}})
删除(remove)
命令:
db.collection.remove(,)
参数说明:
-
query
:(可选)删除的文档的条件。若该参数为空,则删除该集合的所有文档。 -
justOne
:(可选)如果设为 true 或 1,则只删除一个文档。
若是删除整个集合建议用
drop
方法。db.collectionName.drop()
案例,删除姓名为bob的学生:
db.students.remove({name:"bob"})
完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