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恒久远,噱头永流传

真相恒久远,噱头永流传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明朝初年有土司名向大坤,割据一方,号为天子,称“向王天子”。朱元璋起兵讨伐,土司王向大坤被困于神堂湾,不甘屈服受降,同四十八名部将纵马跃入神堂湾,至死都在做着皇帝梦,死后,一直为张家界的旅游业做着贡献。

身为“反叛者”,“失败者”,乃至反叛者中的失败者,向大坤不仅没有蒙羞,反而死后一路开挂,生前的事情形成了脍炙人口的故事越传越玄乎,越传越失真。

终于,猪飞上了天,失败者变成了神。

想让人记住自己吗?把自己的故事包装成茶余饭后的谈资吧。一个又一个噱头,组成了我们认知的历史。于是,砍死白蛇的人成了天选之子;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成了年度流行语。

事件的主人公死了,噱头却永远活了下来。

有些时候,我们的关注点不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所期望发生的的发生过了没有,如果没有发生,好吧,那就编出来让他发生,然后口口相传,源远流长。明朝嘉靖年间出了个海青天,史料查证,其思想保守刻板不化,为官从政泥古死板而不顾实际。就是这样一个对保守思想搞全盘接受的顽固守旧派,在物质生活上到对自己近乎苛求,完美地契合了当时老百姓对于判别好官的幼稚的标准——不贪腐,因而成为了时代及后世的典型而被树立,高高站在了神坛上。说起海瑞的清廉,民间有这样一个段子,明朝官员薪俸很低,海瑞一家人常年吃青菜豆腐充饥。然而某年除夕,当时的海知县却去市场买了二斤肉,“海知县竟然吃肉了!”这在当时造成了区域性的轰动,因为知县大人平时是从不吃肉的。大众的关注点从“知县大人到底管不管事”转移到了“知县大人究竟吃不吃肉”,如此跑偏,可见当时大部分官员对老百姓盘剥的力度还是很凶猛的。一个读圣贤书的儒生,学到的不是为民做主,革除时弊,造福大众,而是片面地、极端地追求“存天理,灭人欲”,拼命和自己死磕,拼命地灭自己的欲,致使全家人都和自己一样食不果腹,以吃不起肉为荣。这样的标准拿到今天来讲肯定是因“不作为”,“乱作为”要挨处分的。与其如此守廉而无能,莫不如将木头人摆在公堂。宋明理学有其精华,有其糟粕,总体来讲精华是远远大于糟粕的,可我们的海青天却唯独不学好,反而将糟粕学习领会得十分深入,并发扬光大,终其一生和自己死磕吃不饱穿不暖,终其一生得到了百姓的爱戴和皇帝的信任。可以想见,流传后世的有关海青天的种种传说的可信度究竟有几分,那个活在戏台上的断案如神,刚正不阿的海青天究竟距离历史原型相差几何。

每个人都会死,但所制造的“现象级”噱头永垂不朽。

这个噱头或是自己制造,或是大众为满足精神需求假借某人名头制造的。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荆轲刺秦王事件的真相究竟怎样,甚至到底发生了没有都要打上一个问号。这个事件最早的记载见于《史记》,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重大案件竟然由百年之后的汉代学者作为官方正史写出来,这可靠吗?大家对这件事的真实性怎么就这么认可?千万别认真,认真你就输了。时间、地点、作案动机都是啥,甚至事件本身到底有没有这回事,都不重要,管他呢!反正我就知道战国末年,嬴政欲以武力压服六国,六国想要反抗,但没办法呀,谁叫人家秦国胳膊粗力气大,最终都逃不过一家一家被灭掉的下场。荆轲的刺杀行动刚好符合了广大吃瓜群众的义愤心理,因此,历史便将他包装成了一个慷慨重义,不畏强权的反抗者形象活在了六国百姓心中,流传到了司马迁耳中。至于历史上如此出名的刺杀事件背后所暴露出的种种疑点都已被选择性忽略,原因大概是不符合群众心理吧。

谋杀亲夫的潘金莲、残害忠良的潘仁美、抛妻弃子的陈世美,莫须有的罪名不只砸在岳飞一人头上,至少岳飞还平反了吧?因为以讹传讹,偏听偏信而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可简直是比窦娥还冤呢!以上三人的案子一直不得平冤昭雪,恐怕又是情感压倒了理智,拿这三个“典型坏蛋”做了上千年的文章,以后还将一直做下去呢!说他们仨是好人,老百姓能答应吗?经常在各类媒体上见到这样的话,历史终将还某某人清白云云,呵呵,套路。

历史是一个大染缸,需要什么颜色染什么颜色。有些人有些事,听听就好,别太较真。

你可能感兴趣的:(真相恒久远,噱头永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