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安门探访:胡同里的老北京人,他们的生活状态如何?

文/by   唯蓝

胡同民居

今天在地安门区域走访回来后,我心情真的非常沉重,沉甸甸的。可能也跟我有点累了也有关系。我耳边仿佛还回想着大妈的声音,铿锵,有观点,也充满了对生活的无奈。

看到老城区内一些老北京居民的生活状态,我忍不住心酸,尽管在多年前我就知道老城里有些本地居民过的并不好,不过今天直接活生生的面对他们,感受他们情绪的喷发,还是忍不住难过。

如今这片胡同里留下的都是些什么人呢?外地人,做买卖的,租房的,反而是北京本地人很少很少。一个大妈说了,她们一个院里十四户,只有五户是北京人,其余都是外地人。另外一个院里一共八户,四户是外地人。看来外地人已经占了大部分。我问外地人都是做什么的?大妈说卖葱的,卖菜的,开店的,各种做买卖的,也有单位上班的。胡同里留下的北京人年轻的很少了,小孩子也少,老人比较多,最近走访了几次,这说法跟我们的印象是相符的。

另外一位大妈从小就在这附近长大,后来嫁人嫁到这片胡同,和娘家都离的都不远。也有些老北京是跟着单位分房搬迁过来的。地安门附近区域很多平房是公房,他们这些老人也都是有工作退休下来的。

一个大妈家里五口人,目前住着二十二平米的房子。有的房子十几平米,住四口人。胡同里的平房面积都不大,一般最大也就十几个平米二十平米的样子。一个十平米的房子租出去月租是一千块钱。这价格比五环还便宜。

很多本地居民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孩子长大了要结婚,往哪住?房子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一位大妈的儿媳妇娶进来全家人就住一起,中间拉个帘。媳妇倒是挺好,不嫌弃,但是老人心里过不去,觉得对不住孩子,共处一个空间内,什么都不方便,说的俗一点,连放个屁彼此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面临这个问题的居民,是很希望拆迁的,因为挣钱少,无法承受目前北京的高房价,拆迁是改善他们住房条件的一个机会。但是一方面拆迁条件每年都不一样,总是变,另外一方面最近几年拆迁的补偿条件越来越不如从前好,很多居民无法接受这样的补偿条件。

当然,如果不存在这些现实问题的居民,他们并不愿意离开这里。城中心的生活便利性极高,比如这个片区,附近有鼓楼中医院,积水潭医院,还有一个大医院,平日里遛弯健身离公园也非常近,都是几步路就到的事。

现状就是,能买的起房子的家庭,都已经在别处买楼,搬走了。买不起的,就只能留在这里。

大概七年前,也就是2010年的样子,老城区居民就不允许烧煤供暖了,全部靠用电采暖,冬天开电暖器。我问他们冷不冷。大妈说用电供暖很费钱,自己退休了收入不高,孩子收入也不高,还买不起房子呢,到处都用钱,得省着。为省电钱冬天很少开电暖器,如果觉得冷了就钻被窝里睡觉。

另外一个大妈说她们家电暖器老开着,一点不冷,每个供暖季要八千块钱电钱。我算了算,我家是市政供暖的,非常暖和,按90平米,一平米三十的采暖费,一年需要花2700元,确实和用电比起来便宜的多。并且用电采暖估计再暖和也无法达到楼房供暖的效果,如果要达到接近楼房的效果,体感上感觉舒适了,真是造价不菲。社区会给每户报销一部分,也就是一千多块钱,如果开足马力烧电暖器,这个补贴确实远远不够。很显然,她家的经济条件好一些,也不存在孩子没房住的情况,所以她没有离开这里的愿望。她也是土生土长老北京,三十年前迁来这个地片。

言语间我能感受到大妈们的无奈,焦虑。

地安门探访:胡同里的老北京人,他们的生活状态如何?_第1张图片
开心的外国游客
离开的时候,在胡同口遇到一个特别大的老外旅游团,看他们兴致盎然的在胡同里等着,一会嘀铃铃来了一队人力三轮车,他们依次上车。先坐上车的老外兴奋的咧着嘴笑个不停,和其他同伴们比个手势就美美的出发游览游去了。我看的有趣。除了外国人,还有中国人,一个下午的时间经过这里的游客很多。我深感到此地的旅游资源太丰富了。

我忽然灵机一动有一个想法,赶忙折回去找刚才聊天的大妈们,好心的告诉她们:如果想解决钱的问题,挣游客的钱是个好主意。

一个大妈说不行啊,人家干那些不要北京人,人家觉得北京人懒。她理解成去做人力三轮车夫这个工作。

此时我非常实在而诚恳的点头:好像确实如此哈。

我说大妈,咱们可以想点办法,自己挣游客的钱,不用参加到那些有组织的公司里。

大妈什么也没说。也不知道有没有听进去我说的话。


在我看来,积极的想方设法寻求解决途径,是一个改变现状的好办法。大妈现在缺钱,应该努力想法子利用身边的资源去挣钱,改变现状。

依婷跟我说:在欧洲旅游,老城区住的也是比较穷的人。经济条件允许的都已经搬走了。

这也许是个现象。那些胡同生活不能满足需求的家庭里,有能力的家庭会搬走,没有能力的家庭只能守着旧土,眼巴巴的企盼着改变。如果没有改变发生的话,他们只能继续在此生活和等待下去。

胡同幽深

斑驳

你可能感兴趣的:(地安门探访:胡同里的老北京人,他们的生活状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