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类书籍的悲哀

         长期以来,读书(reading)一直同学习(studying)的概念相混淆,李小龙电影中的经典名言“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的原意本是受教育(education)少,却被讹传为了阅读量不足,成为新新人类大众调侃自己见识有限所思所想力度不够的自嘲方式,然而李小龙本人虽为一介武夫但痴迷哲学尤其中国古典哲学,将武学和传统文化精神融会贯通。如今的人们把大量时间用在了studying之上,课余和工作之余则荒废了reading,阅读偏向急和快,慢和缓则多半心有余力不足,需要细思慢品的纯文学尤其诗歌备受冷落,量产的网络小说和各种貌似有利于金钱及社会地位竞争能在名利场上速战速决的功利化实用书籍如日中天,再不然就是可以做为零食般调剂生活的碎片化知识如怪诞心理学趣味经济学做为候补,其营养不如正餐,充斥了不少干货添加剂,所述之真假是非亦模棱两可。

        诚然这并非愚不可及的现象,感官暴露在人的外部,其所需的享受自然也永远居首位,精气神的滋养则非一日之功,就如垃圾食品比清淡食品好吃,商业电影比艺术电影好看,流行歌曲比古典音乐好听,格斗游戏比益智游戏好玩,但可悲可笑的是有一类商业化的书籍却最爱把自身包装成学术权威般的经典,既要曲高和寡又想销路无阻。除了备受诟病的成功学(此门不知该归于教育还是经济等哪一大类的学科的开创可谓二十一世纪的一大亮点)外就是夸夸其谈的夫妻和亲子关系,仿佛自己阳春白雪得不食人间烟火。大家都是充斥着七情六欲的血肉之躯,敢情您完美得拉屎放屁无味,呼噜打嗝无声?这类货色跟很多充斥着公众平台和微信公号的令人啼笑皆非的玩意儿是一路,见识狭隘却自命不凡,逻辑混乱却自以为真理,读来只能让人哑然失笑。有些平台文章把宫崎骏的《再见萤火虫》解读成军国主义动画,把摇滚音乐一味地贴滥交和毒品的标签,给孩子传播约定俗成的偏见和固有成见,因为黑所以黑,那也可以认为一切非童话类的文学作品基本都是在宣扬悲观论调消极思想;可以说不得个精神病就不是诗人,不嫖个娼找个小三就不是文学家。还有的不知是何处得来的所谓经验,告诉大家孩子应该到五岁再穿羽绒服以防绒毛呛到呼吸道(东北人民吐槽:那我们的孩子冬天怎么活);宣称学霸的养成是十点以后做不完作业就不给做了养成不磨蹭的自律自觉习惯(凡夫俗子们想讲个笑话:高三的作业十点以前做完)。有一句来自某位知名作家的流毒甚广的话“读书用功不是因为要跟人比成绩,是因为希望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此话虽戳中了很多人的痛处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但本人仍不知其所表达何意,这世上有几人不是被迫谋生?就连轻易把兴趣当职业的后果都可能是在机械式的反复劳作中消磨掉对兴趣的热爱,有的厨师回家不做饭,运动员闲暇不看比赛。敢情最多的上班族每天都是揣着小孩上游乐园的喜悦感吃货上五星级饭店的征服感前往职场?还是宣扬蓝领和非名校生卑贱?只能遭受体力活的压迫,私企加班的折磨,不如国企事业单位里吃香喝辣和玩转500强乾坤的那些地道精英来的舒服有意义?

        最近有缘拜读了一本已经加印数次的难得的文采思想俱佳而非表里不一空洞常谈的育儿书,钦佩作者独到的见识和宽阔的胸襟,但遗憾的在于作者列举了一个自己爱莫能助的例子:一名两度考清华大学失败接着申请国外大学研究生也落败,托关系进了不错的工作单位却被名校毕业生领导最终不愿与人打交道整日蜷缩房间连窗帘都不愿开的抑郁女孩,作者在个人简介中提及自己品学兼优的女儿则是以超出清华录取线20分的成绩被录取,后又保送到香港名校深造,这样的鲜明对比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一种变相的炫耀和伤害,纵然是无意,但却赤裸裸地暴露受伤者已血肉模糊的伤口。

        人类通常很难在规矩和约束中得到安全感,却能从管束和限制中获得成就感,贪婪地俘获他人意志,希望他人心甘情愿沦陷于自己的掌控。要说那些名人明星富商的成功传记满足了粉丝的好奇心甚至是窥私癖,而各种励志的教育的书想必就百分之一的人照本宣科能有用,剩下的只能做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指出问题但又无法解决问题终归还是无济于事。而那一类动辄就以不知来源的西方人怎么看,外国某十流专家怎样说,发达国家如何做开头仿佛舶来品就是威严圣旨的作者似乎忘了洋人社会还有一套奖励机制:科学界应该是感受到了自己给世界奉献了太多笑谈,也照搬电影界的金酸莓奖弄了个搞笑诺贝尔奖,把诸如“雨水里含恐龙尿” “生日当天死亡风险高”之类的惊世骇俗研究成果公诸于并领先于更多同行,列位人文学科工作者不妨效仿,尤其专捡一本正经哗众取宠的言论表彰,既挽回了失落的话语权,又在掏空读者腰包的同时享受了学术泰斗般的聚光灯。名利双收,岂不美哉。

你可能感兴趣的:(经验类书籍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