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rowd》

文/大古

精英之群?乌合之众?

标题源于最近看的勒庞的心理学著作,国内出版社一般译为《乌合之众》,读起来的确挺枯燥的,有人说这是作者大段不着边际的意淫组成的奇特读本,但也有人把它视为心理学经典读本。主要的内容甚至可以简单的用一句话概括——“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低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

虽然思想比较极端,但这本书带给我的收获还是不小的。大学的高等教育其实也是在把一个人尽量驯服的集体化,说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大学相当于一个养猪场,饲养员们希望用四年的时间把我们养的白白胖胖然后输出进入社会供消费与被消费。然而像我这种长的黑的就属于基因突变的野猪,受不了集体化的圈养,写的文章也显得格格不入,大家都喜欢弘扬真善美可偏偏我在揭露假恶丑,或许是因为我本性就是假恶丑的缘故吧。如果哪天野猪实在太闹腾的话,说不定会上演一场杀野猪敬白猪的戏码……

元旦过后就已经把考研复习列入计划中了,寒假的任务是大致把高等数学复习一遍。今年考研的人数首次突破200万,而且以后人数会更多,那么考研是不是一种群体性的盲从呢?

我们既然在本科阶段就已经那么厌倦了考试,报告,实验……为什么还要选择考研为自己增加学习上的负担呢?当了二十几年的学生,难道真的不累吗?许多考研党的目的或许很明确或许很模糊。我个人选择考研地目的无非就是想在年轻的时候多折腾自己,在自己最有精力的十年(二十岁到三十岁)多提升自己。或许是因为出生在一个不富不贫的普通家庭中,父母为我扛起了太多生活中涉及到金钱的困扰,这让我对挣钱并没有太多的痴想。父辈依旧简朴封建的认为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一辈子体力劳动的输出使他们特别地惧怕自己的孩子重复着自己的老路——抬头见白马,低头见黄土,汗滴禾下土,心中好痛苦。他们选择无条件地支持着我成年之后所有的自我抉择。我一直认为血脉延承的终极目标是我辈过的比父辈好,儿辈过的比我辈好,长江后浪终将会把前浪拍在沙滩上的,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哪有什么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谬论,我们所能达到的高度就已经在潜移默化的决定了儿辈起点的高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最没出息的父母才会这样做,笨鸟自己飞不高,就在窝里下了个蛋,孵出来逼着它飞。也幸好父母对我的教育一直处于半放养状态,不然他们对我的教育越多,越是在为我封装天花板,毕竟人生所有的一切都是面向未来的,而不是为了去拥抱过去。确切的说我已经和某些同龄人相差的两代素质教育,他们父辈的父辈或许就已经是大学生了,而我至今大学还未毕业……

鸡窝真的能飞出金凤凰嘛?

会不会是看走眼了?

你确定飞出来的不是野鸡?

这会是在校期间最后的一篇文章了,过几天就要回家了,肯定又会有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在村子中间,能遇到各种时尚的女生(本来想改为女性,但毕竟彼此相差没几岁,所以还是暂且称她们为女生吧),她们的妆容和穿着与村子的落后形成了天壤的对比,染着五颜六色的头发,戴着杂牌高仿的墨镜,指间叠夹着细长的女士烟,手里拿着苹果iphone6 plus甚至iphone7,指甲被点缀的色彩斑斓,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歪头看着牌在考虑是否要叫地主……

在社交时代的圈子中,跟不上大家的谈资是很扫兴的事,谁能抵御一个兴高采烈谈天说地的群体的诱惑呢?但如果这一切只是郎的诱惑呢?与其去加入,去逃避,去批评还不如去尊重她们的存在,在这个需要为知识买单的时代里他们已经是快被淘汰的一群人,虽然他们可能刚成年,刚二十几岁,刚青春年少但他们确实也已经快退休了。当看到群体的可恨时,也同样看到了群体中个体的可怜。这一群寻求安全感、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人,加入同一个圈子彼此抱团取暖,压抑着自己的本性,装出一副能融于社会的样子,来逃避对本身孤独的可怕。

你以为只有落后的农村才有这种现象嘛?即使在大学,这样的圈子依旧以某种别的方式存在着。测控卓越班是从三个自然班中选取出来的,但即使在这样三十几人的群体依旧有着彼此的圈子,像我这样不要脸的人也并非是和每个人都说过话的,毕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也怕我这颗老鼠屎坏了他们那锅香喷喷的白米粥……

有的人只需要付出那么一点点个性,就能收获圈子中所向往的安全感、归属感和认同感。只要放弃一点点自我,就能得到所有其他人的认同和理解;彼此不需要聪明,不需要承担,不需要选择,不需要思考,只需要简单粗暴的跟随,表现出你的狂热,就能收获认同。但这样彼此的大学生活是不是就过成了彼此的影子呢?就像无形之中每个人的大学经历是在被Ctrl+C和Ctrl+V一样……

到底是众愚成智?还是众智成愚呢?人类有着自我欺骗的无限能力,他能够头头是道地把罪恶说成美德,为了犯罪而否定美德。打着爱国的口号,他们打砸抢烧日系车,与其抵制日货、美货,都不如抵制蠢货。就像学校男生宿舍楼EF之间特有的热水瓶节一样,参与的人是不会去反思他们做的是否合理,他们只会等待下一次发泄的机会……

我很庆幸我没同化别人,别人也没把我轻易的同化,大家都趋之若鹜的事情不一定很好,大家都嗤之以鼻的东西不一定很坏,现在所有在空间朋友圈被集体性转发集体性刷屏的信息我都会保持些许怀疑的态度,前一段时间关于嵌入式培训的招生通知,所有的人似乎都在转发,大一届的学长学姐,同届的男生女生,小一届的学弟学妹,其实每次刷屏的也就那么一些人。到底是什么驱使着他们?月薪过万不是梦的目标?同学代理的委托?我这个人比较奇怪的是我不会太多的去关注月薪是否过万,我比较感兴趣自己单位时间能创造多少价值。我月薪八千,每天工作八小时,你月薪一万,每天工作十小时,你月薪过万的确是比我高,可其实彼此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是相等的。何况我每年可以有720个小时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当然这里把一切都太理想化了,但我想表达的是你应该最大化的看重自己的单位价值,而并非时间迭加后的累积价值。S嵌教育,W嵌教育,Y嵌教育等等的培训机构让你月薪过万不是梦,而且前辈学长学姐10W+的offer,这一切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诱惑力的确不小,但我始终认为在通货膨胀日益严重的今天,月薪过万会成为以后的一种常态,过万之后呢?工资的增长会不会赶上通货膨胀的速度?

既然只需要培训几个月就能简单的月薪过万?那为什么只集中选择大学生呢?培训门槛很高?但招生简章上却说零门槛入门带你月薪过万不是梦。特别是某些以身作法的人宣传着自己以前学习不好,自从加入XX嵌教育毕业后找到了好工作之类的吧啦吧啦一堆励志的文字。人的记忆是断点式的,只会记录那些关键点,在回忆时,再把这些断点提取出来整合加工,这种模糊记忆虽然省力,却不靠谱。特别是当某个个体事例中贯穿着‘加入XX嵌’‘月薪过万’等这样的洗脑式结点时,当这个群体的某个人产生了错误的拼装,并且这种错误对大家都有益时,这种错误就会迅速被全体成员接受,并校正自己原本的记忆……

这是一个喜欢屌丝逆袭上位和英雄东山再起的时代,在媒体和段子手的包装下,这成了一个快意恩仇,喜闻乐见的励志故事。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大多是同一个套路:一个落魄地像狗一样的开头,一段咬牙奋斗的经历,一个大快人心的结局。人的天性就喜欢把目光瞄向成功者,但听太多的成功故事容易给人一种虚幻的自信,仿佛自己努力奋斗,就能成为另一个成功者。而那些失败者的案例,早已淹没在成功者的光环之下,无人关心,无从表达,这就是“幸存者偏差”。我们看到的信息是被筛选过的,现实世界远比想象的残酷。我想知道的是那些加入XX嵌教育没找到工作的人是怎么办的?那些大学毕业没找到工作的人又是怎么办的?别光宣扬成功者,成功者的成功并不是只因为你的助力,记得去关心一下失败者,因为他可能是因为你的宣传而走错了路……

米兰·昆德拉 《玩笑》一书中有这样的文字——“受到乌托邦声音的诱惑,他们拼命的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砰然关上时,他们却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这样的时刻使我感到,历史是喜欢开怀大笑的。”所以,别轻易相信同龄人的规劝,大家彼此走过的路,吃过的饭,见过的人,读过的书都差不多,谁也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至于远处有什么谁也不知道。包括我的文字也不要相信,因为我所写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假的……

人在尝试虚伪地融入集体之前,首先要学会坦诚地和自己相处,而我却连我是谁都还不知道呢?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The Crowd》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The Crow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