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律不齐的中西医理论

最近有许多小伙伴问我,说在医院体检,查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不齐”,是不是心脏出了问题?是不是得了什么心脏病?

今天,我就从中西医的角度来跟大家讲讲,什么是“窦性心律不齐”,以及“窦性心律不齐”的解决方法。

窦性心律不齐的中西医理论_第1张图片

一、窦性心律不齐的西医理论

我们先从西医的角度来讲吧,毕竟西医比较直观,好理解。我们的心脏需要一个叫“窦房结”的组织发出指令刺激跳动,而由这个窦房结发出指令刺激的心脏跳动规律就叫“窦性心律”,“窦性心律不齐”就是这个窦房结发出的指令不规律,时而快时而慢。

“窦性心律不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呼吸性”,一种是“非呼吸性”,“呼吸性”,顾名思义,就是跟呼吸有关,呼气时减慢,吸气时加快,屏气时心律转为规律,这种“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一般发生在幼儿和青年人中,中年人较少出现。

“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与呼吸无关,如与心室收缩排血有关的(室相性)窦性心律不齐以及窦房结内游走性心律不齐等,这种心律不齐则需对原发病进行对症治疗。而产生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的人群一般为患有心脏疾病的老年人。

如果你是一个处于花样年纪的年轻人,被有查出“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情况下是没有临床意义的。如果有其他异常,则需进一步检查;如果没有,则无需担心,它是一种生理现象而已。

这个时候,有小伙伴不乐意了,说我还感觉到心痛、心慌、恶心、呕吐、失眠、多梦、窒息……

窦性心律不齐的中西医理论_第2张图片

停!打住!你是不是想说,你生气之后、熬夜之后,就会出现类似上面的症状,而心电图同时也查出了“窦性心律不齐”,所以你应该是有心脏方面的问题?

上面都说了,作为年轻人的你,“窦性心律不齐”不具有临床意义,你说的这些症状其实跟你的情绪是有关系的,你只要放松心情就可以缓解。如果你实在是想认认真真地治,建议你必要时候可以找心理医生聊聊,缓解情绪压力之后,症状自然就会消失了。

二、窦性心律不齐的中医理论

好了,说完直观的西医,我们说说中医眼中的“窦性心律不齐”。

我们知道,中医其实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它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其内容丰富而博大精深,非专致无以窥其一二。

在中医眼中,世间万物可分阴阳,而阴阳中又可分阴阳,故有阴中之阳,阳中之阴;阴中之至阴,阳中之至阳。而万物亦是分为五行,相生相克,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万物维持在一个阴阳平衡、五行平衡之时,一切都是在一个最平衡、最自然、最和谐的状态。而当其中有一个事物打破了这种和谐,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反应和后果,就像“多米诺骨牌”,引起整个局面的混乱和坍塌。

窦性心律不齐的中西医理论_第3张图片

我们来说说“窦性心律不齐”,当你没有任何症状时,从中医的角度来讲,你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当你有出现心慌、失眠、多梦、胸痛等症状时,从中医的角度上看,可在“胸痹”、“心悸”、“失眠”等范畴,究其根本,多数是心肝脾的脏腑功能的病变。如,肝气郁结、肝脾不和、心脾两虚、肝郁脾虚、气滞血瘀等。

而中医认为,肝主情志,怒伤肝,情绪的变化和肝的关系最为密切,常年情绪不稳定或者情志不舒之人,容易肝气郁结;气滞易化火,则会脾气暴躁、胁肋胀痛;肝气横逆犯胃,则会出现恶心呕吐,口泛酸水。木乘脾土,则肝郁脾虚,则出现嗜睡、多梦;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肝气郁结,则心血瘀阻,则会出现心慌、心悸、失眠等症状。

但这并不是说你就是这种病证,具体需要中医经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才能得出最终的结论。

三、在没有去看医生的时候,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

窦性心律不齐的中西医理论_第4张图片

随着家用心电图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都能在家随时随地自查心电图,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更好的呵护心脏健康。

那么,在家测出窦性心律不齐,在没有看医生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其实,在上面的分析中,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的角度,“窦性心律不齐”跟情绪的关系比较密切,当然也会包括其他如:过度劳累、熬夜、过饮浓茶或咖啡等因素。

我们在生活中,尽量避免以上因素,及时纠正,即可缓解。平时应做到不熬夜、饮食有度、心情放松,适度锻炼身体。不要紧张,不要害怕,不要盲目找偏方治疗。如果还是不放心,可以咨询医生,让医生为你解答。

更多心脏健康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健康好朋友,每天为你提供最实用的心脏健康知识。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出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窦性心律不齐的中西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