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点管理学或者心理学的人都听过罗森塔尔效应,也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当我们怀着对某件事情非常强烈期望的时候,我们所期望的事物就会出现。这句话听起来太像那句——当你真心渴望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你完成。
也许在某个清醒的清晨、刚睡醒的午后,某一个瞬间,某个年纪,你会突然问,我为什么会出现在世界上?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这么努力为什么?我为什么现在是这个样子,不是另一个样子?我是如何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等等一系列哲学范畴,又有很多人觉得神经质的问题,可是偏生某个时刻你就是会这么想或者这么问自己。
在这些问题里,也许可以说,现在的你是被期待出来的,或者说现在的你是被“虚构”的你。
从发展心理学来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岁以前是人生脚本的第一次谱写,会建立第一次的亲密关系,依恋关系、也会产生第一次的分离焦虑。
而人生脚本的第二次续写、第三次续写都是在第一次所谱写的人生脚本基础上的续写。第一次谱写的人生脚本在人格形成到稳定来说,仿佛是建筑的根基。
第一次人生脚本的谱写取决于抚养者的影响,或者说抚养者的“虚构”。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有的想法,有的行为,会被父母或者抚养者一次又一次强化,比如只有学习好,长大才有出息,比如你这样就不是个乖孩子、好学生了。
在一遍又一遍的正负强化里,我们变成了个父母眼中的乖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叔叔阿姨口中的别人家孩子。
罗森塔尔效应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管理领域,老师喜欢的学生是老师期待的好学生,父母喜欢的孩子是父母期待的好孩子,好员工是上司期待的好员工。
反之,亦然。我们就这样被老师、家长在期待里“虚构”出来。
说到期望理论,就不得不提起心理暗示的作用,这个早已被普及的心理学概念,所谓心理暗示,度娘给的一种解释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相对于其他的解释,似乎这种解释更合心意一些。
电视剧《新闺蜜时代》里韩文静对周小北说“他(成晓峰)喜欢什么样的我就变成什么样的”,爱情里努力去迎合期望的那个人,渐渐被自己“虚构”成她在那段感情里的样子。心理暗示同时也告诉我们心力不可思议。
受暗示性是个体心理的特性之一,说到暗示,潜意识便不得不被提起,而潜意识的作用总是发挥于无形之处。
在弗洛伊德的分区观点中,潜意识——一种与理性相对立的本能隐藏于冰山之下,占据人类意识95%,你可以想象潜意识的力量是何等巨大,譬如那些莫名的遗忘、那些稀奇古怪的梦、那些没有拒绝却没有做到的事情、那些口误、那些笔误等等。
你把自己想象的、虚构的那个样子,以及今天或者以后变成的那个样子,无不体现出潜意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每一个人在别人眼中都是一个被“虚构”了的人,一个被期望的孩子、爸爸或者妈妈、丈夫或者妻子、老师、领导、职员等等。所以你活成了现在的样子,不是别的样子。
就拿好孩子来说,妈妈说你听话就是好孩子,然后你听话了,在你心里,听妈妈的话就会是好孩子,会被喜欢,于是你按照所有妈妈所说好孩子的标准要求自己,然后付诸行动。
好孩子是妈妈的期望、或者也是你的期望,这种好孩子的期望变成你的潜意识、同时对你产生心理暗示,发挥它不可思议的作用。然后“好孩子”就这样被“虚构”出来,好职员、好妈妈、好老师同理,坏孩子、差学生、落后分子同理。
当你有了自己的想法,当你步入社会,当你不再是个孩子,当你成家立业,在某一天、某个人、某件事会让你意识到,完全活在别人的“虚构”里太累了。
因为你满足不了所有人的期望,或者说永远也满足不了,或多或少也会有些不情愿,你会想要一个真实的自己,而不是身边的家人、朋友、领导同事“虚构”出来的自己。
然后,你会想“虚构”一个最真实的自己,客观看待意见建议、看待身边人的“虚构”,自己做决定,做自己想做的工作,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包括那个你自己也喜欢的期待的自己,然后收获的将会是一个不一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