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读书笔记: 你要虚名还是要实利?

图片发自App

昨天留下的问题是:请你假想自己是一位高富帅的国君,有好几名爱慕你的美女一起来投奔你,你该怎么做才对呢?

在《国语》里边,这个问题有标准答案。

西周恭王的时候,在今天的河南境内有一个很小的诸侯国密国,国君是密康公。密康公有一次陪周恭王外出旅游,意外有了艳遇,三位美女一起来投奔他。密康公当然来者不拒,但他的母亲深明大义,给儿子认真分析了一番利害得失,大意是说,密康公只是一个小人物,何德何能承受这么大的艳福呢?正确的做法,就是把三位美女一起献给周恭王,否则……

否则到底会怎样,这位母亲的原话很有分量,叫做

“小丑备物终必亡”。

这是《国语》中一句言简意赅、铿锵有力的座右铭。

所谓“小丑”,意思和今天不同。“丑”,繁体字的写法是笔画很多的“醜”。统称“小人物们”。“小醜备物”,就是说小人物享受的好东西太多了,而结局就是“终必亡”,一定会倒大霉的。

但密康公色欲熏心,听不进母亲的良言相劝,结果一年之后,周恭王灭掉了密国。


在《国语》中,虚名比实利重要。

晋文公执行“尊王攘夷”策略,替周襄王夺回了王位。要论功劳,再没有比这更大的了,所以周襄王拿出很多土地赏赐给晋文公。晋文公貌似一点都不贪心,回答周襄王说:“土地我就不要了,我只希望将来我的坟墓里边能挖一条地道。

在那时丧葬规格,同样各有各的本分,埋葬天子才用地道。

所以晋文公真正想要的,是一部分天子的礼仪。

如果周襄王同意了这个请求,能省下大片的土地,没有任何实际利益上的损失。

大概是我们现在每一个人的想法。

但在贵族社会,虚名远比实利重要。

周襄王不能容忍晋文公有实力,又有虚名这种事情发生。于是长篇大论后拒绝了晋文公。

在周襄王的理由里,有一句话叫“改玉改行(xíng)”,特别能表现讲规矩的重要。

那时,只要是有点身份的男人,全身从上到下都有好多玉石挂件。

“充耳不闻”这个成语,“充耳”其实就是一种玉石挂件,是冠冕两边垂到耳朵上的装饰品。

如果别人对你说话,你的“充耳”没听见,那你的耳朵肯定也没听见。


今日熊问:

今天我们把玉石挂件仅仅当成装饰品,但在周朝人那里,它们有着很实际的功用。到底有什么用呢?

袋鼠答:

即然玉石在那时,因身份高低的不同而佩挂不同。

改玉改行,配带的玉,要随着自已的身份改变才合礼数。

所以得出,那时的玉石,就相当于现在装逼的利器。

约等于现在的,兰博基尼,爱玛仕,LV类。

用现在的话来讲,玉石应该是那时身份的一种标签吧。

如何优雅的用标签来装逼呢,

既要装得不显山露水,又要装的荡气回肠人神共愤。

这是个大学问。

先装下,

改天再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国语》读书笔记: 你要虚名还是要实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