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能力萃取技术提炼核心竞争力

每一次给自己盘点能力矩阵,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反思与收获

发现一: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能力不断增长,盲区的能力越来越少,所以,规避盲区不见得是最好的选择,可能在未来的某个重要时刻,他会成为你职业发展的绊脚石。

发现二:每次的自我评估,都会出现完全不一样的布局,这并不能说明你的能力有很大的变化,只是自我评估的心态变了,其实这不是一个能力水平的评估,而更像是一个自我能力认知的评估,用你认为自己擅长又喜欢的能力去工作,你的整个气场可能都是积极向上的,自然也会有好的工作心态。

发现三:擅长不擅长,你心里的比较群体不断发生着变化,如果跟一群明显比自己弱的人比,自然就会有很好的职场优越感,自我能力提升的动力可能就不足,但如果总是跟比自己高一个层级的人比,就会找到职业前进的动力,这就是要跟对导师,选好队伍的原因。如果说职场一定要选好人站好队,那么我愿意站在一支不断自我修炼的队伍里。

新内容

今天讲课,准备加入的新内容是能力的萃取。面对优势能力,我给学生的建议除了精进和外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把每一个能力词条变成成就故事,写进将来的简历里,这样一份指向优势能力的简历,一定能战胜列满不痛不痒荣誉的普通简历。

我们面临一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成就事件往往与工作经验无关,都是些日常生活的小事。

那么,怎么把成就事件与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相连呢?

古典老师研发的能力萃取模型,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用能力萃取技术提炼核心竞争力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简单通俗的介绍一下:

先说一个让你觉得自己牛哄哄的故事,最好添油加醋,充满悬疑和细节;

然后试着从这件事中提取一些核心能力关键词,越高端大气上档次越好;

然后再把这些关键词套用到另一个与求职相关的事件中,进行描述。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觉得活这么大,最让我觉得牛的事,就是去清华大学给老师们讲示范课了! 这事发挥了我哪些能力呢?设计课程的过程,我的学习能力和高感性能力帮了忙,准备课的过程,我做了个比较好看的PPT ,我良好的视觉化表达能力帮了忙,我讲课的过程,语言感染力和文字创造力又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这些能力,恰好是我现在的工作——课程教研室所需要的,所以我工作的很开心,很充实。

古典老师举了一个打篮球的例子,应该离学生们更近,尊重版权,我截图放在这里日后参考,就不一个个敲字了:

用能力萃取技术提炼核心竞争力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能力萃取技术提炼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