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6月末,属于我们的夏天。当学士帽被抛向天空的时候,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毕业来临,离别正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里悄无声息的上演着。
拉杆箱轮子在地上拖拽的声音充斥在校园里,拥抱夹杂着泪花。再见了母校,再见了大学,再见了老师,再见了舍友。往事一幕幕,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已经悄悄的长大了,在那么多的不经意之中。
成长也许就在那次一鼓作气的上台表演,也许就在那次战战兢兢的演讲比赛,也许在那次华丽丽的演出背后的练习,在那次有节奏的歌唱声中。
也许在那次牵手之后你的两眼碧波,也许是那次喝酒之后的失声痛哭,我们在长大,不知不觉。
当时的我们总觉得毕业遥遥无期,没有目的的挥霍着自己的青春。那么肆无忌惮,却勇敢。
也许是那一声钟响,敲醒了我们狂欢的身影。也许是那声离别,触动了我们的泪腺。
离别是沉默的,是悄无声息的,有些人,你以为还会相见,很多年之后,才发现那一别竟是最后一面。
小时候幻想重逢的热烈,幻想离别的轰轰烈烈。经历了才知道只剩下静默把我们包围。
毕业之后,我走在毕业大军的队伍里,和大家一样,想找一份工作来养活自己。同届的同学,有的找到了工作,有的考上了研究生,有的选择继续考公务员,而有的也许和我一样在家待业。
由于妈妈脚受伤,毕业之后我在家照顾了她两个月,在这两个月里面,准备简历,上网找教程,修改简历。成了我做的最多的事情。
我纠结于自己未来要从事的职业,我知道这很重要,一个选择会决定你未来的发展方向,于是我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我在知乎上求助,在各类问答里寻找和我遇到一样问题的人。在求职平台发问,收集各类如何确定职业目标的课程。
我学习动画,我喜欢一切与美有关的事物,喜欢美好的设计给人带来的愉悦。于是我在平面设计和二维动画师这两个职位上纠结苦想。我问别人,有人说,"动画发展前景好,工资也高。""有人说平面设计更加简单,适合女孩子。"且不去探讨这些说法的对错,只论结果。
我问了那么多人,却忘记问自己。
我把问题再次抛给我自己,因为能解决它们的也只有自己。看了如何确定职业规划的课程后,我按照上面的写出来,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最想做的是什么?
花了两个多月,然后我决定走平面设计方向,我开始修改自己的简历,按照各类应届生简历如何修改,简历如何抓人眼球等文章教程修改,投递了几次,却像落入深海的石头,无声无息。
我有些受到打击,总想着是不是我的简历哪里不对,哪里还得再改改。后来想想,不是我哪里要改,而是我没法改,因为很平淡,没有亮点。
曾经以为,花费百分之五十的努力,完成大学课程,拿到奖学金。哎呦,好像还不错,每科都在80分左右,就可以拿奖学金,所以我不需要很努力呀。
曾经嘲笑那些"不务正业"的人,那些"挂科"的人。其实他们才是那些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至少比我更早知道自己是谁?要做什么?他们知道自己的擅长,花费时间在上面,成为了"精于此道"的人。而我,被残酷的浪潮拍打成了一个不起眼的尘沙,淹没于此。
曾经在中学的时候,老师总和我们讲起一个短板理论,一个木桶,装的水位取决于它最短的木板。
也许那样的理论适合于当下的应试教育,因为我们的教育需要"全能的拿分选手",所以我们不能放弃自己的短板,可是有谁生来可以全能呢?那时的我们,没有人告诉我们,需要打磨的是你,属于你的闪光点,属于你的不同。
而毕业后,现实却狠狠的告诉我们,你的价值,是因为你可以做到别人不能做到的事情。
找工作之后我们才会听到一万小时理论。而那些校园里的"全优选手"现在又在哪里呢?
我们迷茫,我们害怕,我们被拒绝,我们没有退路。所有的求职助手,都在教你如何把你的简历包装的闪闪发光,所有的人事都告诉你,他们很忙,对于简历只花几秒钟时间。
我们被挑选着,在屏幕之外,听起来那么残忍,却时刻在发生。
有这样一个视频,采访者放了五份简历在招聘者面前,不同以往的是,这些简历的名字被盖住了,这些简历所有者共同的特点是25岁左右的年轻求职者。五份简历,五个HR,看了这后对这些简历都不满意,都说如果在平常这样的简历不会被自己选中,第一份换工作太频繁且工作时间短,第二份工作太杂,都是杂工,没有专业性。第三份,资质平平刚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这五份简历无一例外都入不了HR的眼。当测验者撕去求职者的名字,所有HR震惊中带着些许尴尬,第一份换工作频繁的是导演李安,第二份是某公司高层,第三份是其中一个HR的女儿。诸如此类,他们所认识的人,如今"成功"的人。
最后的视频采访里面,他们说自己对年轻人要求太苛刻了,说自己25岁的简历也不漂亮,说以后要多给年轻人机会。但是我们并不是他们所熟悉的人,一份简历就像你简短缩写,然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被排除的那部分,不是吗?看完之后也不知做何感想。说他们苛刻?评论他们善变?还是批评他们是关系户?
我们都是被规则所束缚着,没有谁能说谁的不是,不是吗?
在简历石沉大海之后,在家的我开始有时间思考,思考我喜欢什么?我离不开什么?
文字和绘画,我离不开,也在那个时候我遇见了,开始表达自己,记录自己。
同时我开始了画画,以前我也画画,小的时候我最喜欢画画,期待发下来的评过分的画画本,偷偷撇到比别人分数高时心里热开花的故作淡定,憧憬被老师夸赞时心里的小鹿乱撞。
有人说,兴趣并不是你喜欢就能够坚持下去的,我们需要鼓励和被需要,才能激励我们继续把这个兴趣延续下去。听起来有一定道理。
我们的初心是喜欢,但是我们也需要别人的鼓励和评价才能让我们走的更远。如果一个人埋头苦干,结果一无所获,时间长了他会想要放弃,这时倘若有人推他一把,给他一个鼓励,都可以成为他的动力。
因为我们毕竟不是一台永动机,不是吗?
我开始画画,一开始我只是临摹,在网上下载好图片,然后打开sai,把图片放下最下面的图层,开始描线,然后找明暗关系。一边画人物,一边练习基础的素描知识,光影一直是我的弱点,我追求过度自然的光影效果,因为光影的存在,画面才会变的立体。一开始我十分追求过度自然的光影效果,后来才知道,其实光影的表现手法很丰富也更加自由。
这是第一幅,原图来源于淘宝图片,图中为淘宝模特,我选择了不同角度和比例的模特作为练习素材,当时看还觉得很好看,现在就觉得哈哈,好粗糙,不过这是一个开端。后来我继续利用模特练习,画完人物之后,开始加入其他元素,远看还不错,但是经不起细看。
练了几副之后,我觉得自己不应该描线,这样下去会成为没有参考就无法下笔的人,依赖于描线而无法自己创作。
所以学习绘画的人,不要再像我之前那样,从描写开始,你可以选择临摹,但是要另起空白,画错了大不了,擦了重画,而且画错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或许成为了不一样的风格,不一样的作品,也是很好的,最重要的就是克服自己不敢动笔,不敢去画的一种心理。
于是我开始不再把图片叠在底层描绘。开始了半参考半想象的绘画过程。想到的画面和人物的动作,因为对人体结构的不熟悉,所以无法马上凭空绘画,我在网上找到需要的相似的动作,然后把结构画下来,再做修改,加入其他的画面素材,融合背景,慢慢开始摸索。结构真的很重要,就像没有好的基础的建筑就会不稳固,学习结构就是绘画的基础。
现在看来,这些画面有很多不足,但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很满足,很开心,因为可以表达自我,虽然和想象中的样子还是有很多差距的。
我开始尝试把人物融合其他元素来表达。尝试不同的笔刷和手法。加入日绘打卡群,虽然我还是没有找到工作,甚至我有时候开始忘记要找工作,但是无法经济独立又让我担心,在这样的状态之下,也就到了今天。
也许你会觉得我要说我得到了一份工作,或者赚到了一笔钱,现在还没有,但是没有关系。
因为我去思考了,我正在尝试着,虽然中途好多次,好多天都有情绪低落的时候,羡慕别人拥有工作,觉得自己好像根本也没有什么改变,觉得自己好像还是那样,觉得自己好没用,看到那么多画画厉害的人,又觉得自己画的太烂了。诸如此类,但不都过去了,虽然我知道这些情绪他们依旧会回来,也许每个月,那么几次。
得到了什么?我开始看清自己,开始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开始在努力,而不是一直在想,在害怕。开始做了,也许就是进步了。
很感谢有这样一个平台,有的时候我觉得文字也许都要变成网络垃圾了,我们写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别人根本没工夫看,也没人会理你,很多时候,都不敢写了,但是看到还有同样坚持画画的伙伴,还有那些同样坚持写东西的伙伴。记录自己,记录成长而已,如果有人看到,很开心,也希望他继续加油,没人看到,就对自己说,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