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如何估值

没有详细看报道和链接,我从方法论上简单讲一下评估过程

对一般公司的估值,国际上主要分为三类,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
简单来说,市场法就是对比市场上类似的公司和交易,然后根据一定的比率折合到要评估的公司,得出目标公司的估值。
收益法,就是根据对模板公司的预期收益进行估值,主要是通过财务手段进行预测,主观性大。
成本法,就是计算资产负债表中的成本,局限性很大,因为无形资产、商誉等很难评估。

在国际上,市场法应用最多,因为快速、相对客观,但是它对市场环境要求较高,要求资本能够自由流通且有较多的可比案例。国内资本环境在这两方面都较欠缺,因此以市场法作为最终评估值依据的不到十分之一。
成本法应用最少,基本上只在破产清算的时候使用,因为基本上没有什么商誉可言了。在国内比较奇葩,21世纪以来,国有资产重大重组很多,基于国资委的要求,对本身没有什么盈利能力的企业力推成本法评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至于收益法,则是建立在对目标公司的营收预期上的,如果一个公司营收预期很差,用收益法进行评估估值会很差劲。

背景知识介绍到这里。
=========================
对不同行业的评估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指标,在同一个评估方法中其实也会掺杂对其他方法的使用。比如对矿产企业的评估,可能要采取企业价值/矿产储量的比率来进行对比分析;对银行的评估,因为其固定资产很少,则要采取其他办法。

具体到互联网行业上,因为目前涉及融资的互联网企业很多都无法实现盈利或者是微利运营,采取成本法评估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采取市场法里的可比公司法,比如有一家新门户网站,做的很好要融资,可比对象是新浪网,他们可能会采取企业价值/PV的这样一个比率,来计算出目标企业的企业价值,当然这里面还涉及控制权溢价、非流通性折扣(因为该企业未上市)等计算。
同样,如果是社交网络公司,就可以对比企业价值/活跃用户数这样的比率。比如国内某职业社交网络公司要融资,对比对象是linkedin,就可以根据上述比率计算出企业价值,然后根据不同国别、市场环境等给予一定的折扣等,可以得出该企业的估值。

不同的互联网公司的估值也是不同的,比如说小米的40亿美元估值,应该是根据营收状况和市盈率进行的测算,因为它是卖硬件的,有良好的现金流。

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受影响的因素,主要有行业地位、核心团队、资本市场情况等,营收其实并不是唯一主宰估值的因素。其实不必对国外互联网公司太过崇拜,facebook上市前估值1000多亿美金,但是它的营收其实还比不上腾讯。亚马逊在国外是神一般的存在,估值也是超千亿的,但是利润、订单量来看也就那么回事。即便如此,市场对他们的追捧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他们的市场地位、技术水准、基础建设等都是无可替代的。

评估值对IPO的影响应该在定价方面,至于市场反应得看行情、故事如何、承销商等综合情况。

互联网公司的估值没那么虚无缥缈,投资者不是傻子,如果没有可信的估值分析,投资机构不会轻易放钱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互联网公司如何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