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相信的未必可信

  1. 在什么情况下我所相信的未必可信?
    • 专注可能会带来认知盲点,Danniel Simons 的大猩猩实验说明在人全神贯注的时候很容易忽略那些不在预期里的信号,即使这个不预期的信号其实非常反常。而且后续实验表明无意识视盲并不是可以轻易避免的。暂时没有想到很好的解决方法。
  • 在理解别人的话的时候,我们很可能会加上自己的假设,这个假设不一定真实,从而一方面可能会使我们误解别人,接收到的信息有误。比如曾经的那个「两中国留学生在洛杉矶被枪杀 死于宝马车内」这个新闻,尽管报道真实,但强调「宝马」会诱使人往「为富不仁」的假设上偏离。而看清楚这个诱导把戏的人又会有记者「其心可诛」的假设。解决方法是看观点是否有事实支撑,以及这些事实是否能有更合理的解释。
  1. 我有哪些常见的思维盲区?如何避免?

    • 「1. 反赌徒谬误」:连续出现了四次正面了,下一次一定还是正面,或者已经连续出现四次正面了,下一次应该是反面了吧。赌徒真的错了吗?
    • 思考:抛硬币是一个伯努利过程,对于每个实验要么是正面,要么是反面,且概率不变。常见的赌徒谬误会把它认为是一种 m 阶的马尔科夫过程,即这次硬币的正反面跟先前 m 次的相关,如果是个赌徒,那么这是一个思维误区,但并不绝对,如果是用来预测天气,这个思维并没有错,连续4天下雨,那么明天下雨的概率确实会比不下雨的概率大。
    • 提问:如何同时避免赌徒谬误又保持对可能性的开放心态?
    • 方案:也许可以使用贝叶斯模型,比如有人告诉我明天太阳会打西边出来,我也会保持一部分的信任,这部分的概率大概是,假如历史上观察到太阳不打西边出来的次数是 n,那么明天从西边出来的概率是 1/(n+1)。
    • 「2. 幻想错觉」:对中性外界信息作出额外解释或联系。

      • 思考:看到云觉得像条狗这个没什么问题,对生活也没什么影响,但推广到一般性的生活场景,对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都下意识地去找原因则很可能会有问题,因为一件事情除了那些我们可见的影响因素外,还有随机因素,以及我们没有看到的因素影响。着急地找一个解释事件发生的原因通常只是为了心理安慰,哦,这个事情我知道了,而这个匆忙找到的原因却未必是对的。
      • 提问:那么问题来了,一件事情发生了,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找个理由可能是错的,不找到原因则可能会焦虑害怕错过什么,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呢?
      • 方案:思考这件事情我不知道原因会对我有很大影响吗?如果答案是不会,那么忽略它,没必要思考原因。如果答案是会,那么设定一个 timer,在设定时间内找到在这个时间内能找到的事实证据最充分的答案。
    • 「3. 从众与叛逆」:从众是由安全心理考虑,跟随大多数人的选择来降低行为风险,叛逆则是出于害怕失去选择自由。

      • 思考:当我做出一个选择的时候,我真的能分辨出自己是出于独立思考,还是从众或者叛逆吗?扪心自问,并不一定能分得清,因为无论选择什么,大脑都会自动地给出很多理由,这些理由能让这个选择「看起来」是独立思考的结果。
      • 提问:那么在明知自己很可能不理性的情况下如何做出最优决策呢?
      • 方案:还是限时思考,根据事情的重要程度,对决策做限制时间的思考,可以应用 SWOT 分析法,列出「优势/劣势」 和 「机会/风险」 组合的四象限下的情况。在时间结束后仍然没有能做出决策的情况,说明对于这个事情的重要性来说这你所选择的方案并没有本质上的期望差异,这个时候你需要一个硬币,硬币的结果不重要,抛的时候内心会告诉你。最后,如果「不做决策」不是一个备选方案的话,很可能是最差的决策。同样的决策还可以解决「4. 沉默成本」和「5. 框架效应」
    • 「4. 沉没成本」:已经投入进去的东西不应该成为决策的依据。

      • 思考:人们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也有人说识时务者为俊杰,那么在已经有大量投入的情况下,该不该继续坚持呢?类似的格言还有比如说不忘初心,恪守最初的决定 VS 会打自己脸的才是商人。
      • 提问:是否继续坚持下去?
      • 方案:首先,是否坚持不应该看已经投入了多少,尽可能地摆脱这些投入对决策的影响,用 SWOT 分析法分析决策,回到「思维盲区 3」的解决方案。其次,无论是坚持还是放弃,是恪守还是打脸,核心在于对未来的预期,以及可见的机会成本。思考的重心放在我继续这么做需要放弃什么机会,以及我继续做未来的期望收益。
    • 「5. 框架效应」:对同一个问题通过不同方式的表达却导致了不同的决策。同一件事情,当以获利的方式提问,人们倾向于避免风险;但当以损失的方式提问,人们倾向于冒险。

    • 「6. 确认偏差」:人们只相信他们已经相信了的东西。

      • 方案:如果一个决策足够重要,那么限定时间,刻意去寻找对立方的事实证据。看能否说服自己。
    • 「7. 锚定效应」:思维被初始条件所限制,比如讨价还价的时候,先出价的人反而有优势,因为这个价格锚定了标准。

      • 方案:在讨价还价的时候意识到锚定效应存在即可,最好在一开始就把期望价格写在纸上,以及能接受的最高价格,后者最可能被锚定效应影响,一定不能让步。
    • 「8. 害怕错过」:害怕错过什么而希望把所有的信息都消化完全。

      • 思考:比如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希望把这个 zhihu 的答案看完,中间发散思维到了描述随机过程这个想法,于是跳去查随机过程的时候,发现有个离散随机过程列表,然后又遇到了一堆新的名词比如 DP随机过程,希望把它理解。但这样挖下去是没有底的,可不深挖又害怕理解不充分,漏掉点什么。
      • 提问:如何解决害怕信息遗漏的焦虑?
      • 方案:1)关掉浏览器,放下书本,好好体会一下自己一开始想要做什么,如果没有直接关系,那么放到 TODO list 里面去,看看将来有没有机会补上吧。 2)用提问的方式来看书,先设定一个 timer,比如十分钟时间,快速翻一遍书的目录和扫一下整本书,然后再设定一个 timer 比如二十分钟,合上书本,列出你想从书中得到回答的 5-10 个问题,然后翻开书,回答这些问题。回答的时候想到新的问题再加上去,书中没有答案或者不够完全的从书外部获取,最好设定个 timer,超时后回到 1)。
  2. 如何获得更可信的信息?

    1. 首先,分辨信息真假是有代价的。
    1. 按照信息重要程度去调查可信度。应用苏格拉底三过滤,如果一个消息符合下面三条,不用验证,直接忽略它。
      1)一个消息的源头都不确定是否是真实的。
      2)不是善意的。
      3)知道了也没有用。
    2. 如果确信要调查,按照信息本身的重要程度,调查其可信程度:
      1)查 zhihu,新闻媒体报道,果壳 等,关注其反面信息,按证据强度分辨。
      2)查 google news,wiki 等外媒,注意关注消息的反面信息,按证据强度分辨,有确切人名,地名,学校名增加可信度,有论文引用增加可信度。
      3)查 google scholar 看相关论文研究 review 或 abstract。
      4)看信息正反双方的研究数据,统计方法,实验方法是否有问题。

参考

  1. 得到每日音频20161008:新说|你相信的未必可信
  2. 知乎问题「人常见的思维误区有哪些?」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所相信的未必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