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寻找安详》,品国学智慧

最早是通过《'弟子规' 到底说什么》一书而认识郭文斌老师的。《弟子规》的读本讲记我自认看过不少,其中不乏大家之作,而郭文斌老师的注本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两个字——平静。所谓的艺术就是能给人带来平静或者温暖,这就是我对艺术的判断。因缘际会,时隔多年后翻开了郭文斌老师的另一部成名之作《寻找安详》,月光般的皎洁与平静,环绕在朴实真诚的文字周围,透过青花瓷般的书面,润入了我的心灵,这是多美妙的感觉。《寻找安详》一书之所以有驱热除燥的魅力,究其原因在郭文斌老师深厚的国学体悟,通熟易懂的言语却发挥了深奥的国学智慧。

首先说《寻找安详》的书名。儒家《大学》一书开宗明义写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六祖慧能大师说过:“何其自性本自清净, 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 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老子《道德经》有云:“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一个“静”,不仅仅是因为心静智能生,更是因为“静”是众生“本我”所在。“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安”则是“静”与“得”的枢纽,因静而安,因安而有所获。这正应了《金刚经》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静而不住于烦恼(人的私欲,简称人欲),心不住于烦恼而能安住于真如(或言天理),安住于真如的心所折射出的世间种种才是这世间的真相。西方科学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中华智慧认为事相上确实如此,就如同《易经》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但是“动”中有不动的本质,这不动的本质正是历代大德所追求证悟的。

为什么又是“寻找”安详呢?《华严经》有云:”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证得。”大家都具有佛一般安详的心灵,但是由于众生“一念不觉生无明”,无明(妄想执著)覆盖了我们的真如本性,所以我们的“安详”的心灵无法起到作用。佛法中常说“迷失了本性”,而不叫“丧失了本性”,就是因为“安详”的心是我们本有的,不会丢失。但是如今我们忘记“安详”放在哪里了,处处都被烦恼所遮蔽,所以我们要“破迷开悟”,要“明明德(使我们本有的明德再次明亮)”,所以才是“寻找”安详。简简单单四个字的书名就已经透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所在。

《寻找安详》一书中,反复提到一个关键的字眼,或者说是找到安详的法门——“回到现场”。什么是“回到现场”?“回到现场”就是安住当下,制心一处。有人问佛门高僧修行的秘诀,高僧说:“我是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你们是吃饭想着睡觉,睡觉又想着吃饭”,这不就是“回到现场”么?回到现场,安住于当下,便是制心于当下,念念都安住于当下,没有烦恼、没有杂念,就是《楞严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进而能“不假方便,得三摩地”,三摩地就是“安详”。

  解释了书名,解释了关键点“回到现场”,书中余下的脉络便清晰可见了。引子后的第一章“走进安详”是让我们通过 “给”、 “守”、 “勤”、 “静”、 “信”获得安详。我认为“给”就是“布施”,“守”就是“持戒忍耐”,“勤”就是“精进”,“静”就是“禅定”,“信”则是“道元功德母”,而最后的安详就是“般若”。这与佛家六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不谋而合;其后第二章是让我们在生活中享受安详,安详就在我们心中,只是我们没有发现,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第三章是让我们向孔子学安详,儒家所说的“克己复礼”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不迁怒、不贰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等道理,让我们回归本我,安贫乐道,获得“安详”;第四章是让我们在大年的民风民俗中,领悟先人制定种种习俗、礼节的原因,体会其中的感恩自然、感恩先人、感恩一切、和合诚敬等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回归心的“安详”;第五章作者是让我们从文学中体会“安详”。作家应该本着“一历耳根,永为道种”的觉悟去传播正法。以道家“无为”(不妄为,顺应自然为“无为”)的随缘布道,以帮助众生破迷开悟为使命,以“天下大同”为目的,最后止于至善(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最后一章作者以较大篇幅教我们如何以“孝、敬、惜”为原则,从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体会到“安详”这一常识。

读完郭文斌老师的《寻找安详》,一句话突然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人有善愿天必佑之。《寻找安详》以通俗易懂又沁人肺腑的字句洗礼当代人烦躁的情绪,不失为当代回归仁慈宁静的一味良药。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寻找安详》,品国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