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碑前,默哀之后,我想该改改义务兵役制了

纪念碑前,默哀之后,我想该改改义务兵役制了_第1张图片
先烈已去,后继有人?!……

9月30日,烈士纪念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向烈士敬献花篮。

我们,在纪念碑前、在一片片英烈的墓碑前,久久默哀。这些有名、无名的英雄,已经离去久远,甚至连一些墓碑上的名字也早已模糊不清。

对他们,更多的印记来自于一代接着一代人的述说,更深的印象更多是电视亦或是电影里的塑造。

他们的继承者,虽然在和平时期很少出现在战场,更多的是在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火灾事故的一线,但逆行的背影同样很美,负重前行的身影同样令人感动。

但今天,在纪念碑前,在默哀之后,我并没有太多的去想逝去的英雄,因为他们以生命的代价践行了使命,更多的却是种种无奈的感受,莫名的悲哀。

突然想起,一个烈士的妻子与小孩,带着骨灰盒在机场所遭受的羞辱。

突然想起,一个武警战士在认真履职时被一个不知算几流明星侮辱为“看门狗”,还被打了一巴掌。

突然想起,一个青年网上吐槽、怒骂空军夜训,飞机影响他睡觉了,还引来了大量跟帖。

突然想起,一阵子“军人优先”似乎还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大讨论,更可怜的是还有军人出来发帖解读“军人为什么优先”。

突然想起,这几年征兵的广告打的越来越好,宣传力度越来越大,两年义务兵的补助也越来越高,可是征兵却越来越难,而且是越到经济发达的地方越是征兵难。

一时之间,还有很多,就连战狼二里面有烈士骨灰未到,一家三代的哭泣与无助的镜头。

…… ……

这些,仅仅是一个个简单的例子,却让我在烈士墓前仅仅停留。

难道,这仅仅是对军人这个群体的问题吗?难道,当不当兵仅仅是个人的意愿问题吗?

对军人、对军队的态度,反应的是对国家责任的态度,是对历史担当的态度,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长治与久安。

曾有人建议,西部穷困地区应该多征兵,因为他们就业机会少,征兵是给他们提供出路的机会;东部发达地区可以少征甚至不征,多交税,多出军费就可以了。

这种貌似合理的建议背后,是一副卖国贼的嘴脸,是充满着险恶的用心。这种大张旗鼓、明目张胆的区域性逃兵役,将置区域和谐于何地,置国家安危于何地,置民族存亡于何地。

事非经过不知难。

不当兵,怎么理解军人;不体悟,怎么懂得国防。

所以,我觉得应该改改当前我国的义务兵役制了。

数量上,即使不能实现适龄青年全部服兵役,也要提高征兵的数量,提高各地区服兵役、服过兵役人员在人口中的比例。

年限上,最好能恢复三年义务兵制度,但要增加全程淘汰式退役,每年、甚至每半年都可以集中淘汰一批。而且,服兵役情况,淘汰情况要与个人征信挂钩,终身相伴,避免个人主动淘汰。

方式上,保持连续式、整顿式征招,越是完不成指标的地方,越来年年加大比例征;越是不想当兵的青年,越要招进来。尤其是思想混杂、经济发达的地区更要重点征招。

训练上,第一年军种组训,就练基础体能,把头脑杂乱、四肢简单的低头族转化成头脑不乱、四肢发达的体能者;第二年兵种组训,只练本兵种基本技能,方便模块组合:第三年,单位组训,满足具体任务需要。

所有这一切,坚持一条:全程大比例淘汰,即使不能培养成合格的军人,至少也能加强对军人、军队、国防的体验,至少也能野蛮其身体,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

纪念碑前,烈士墓边,默哀过后,我居然想着这样改变,多少有些杞人忧天,更有几分无奈的悲哀。

你可能感兴趣的:(纪念碑前,默哀之后,我想该改改义务兵役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