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一个地方有一个古老的风俗,当一个人长到了到了15岁,父母便会给他一个本子,从此,只要他遇到什么开心快乐的事情,就自己的本子上记录下来。左边写上是什么样的快乐,右边写上这个快乐持续了多长时间。
当他离开人世的时候,人们就会把他所有快乐的时间加在一起,这个时间才真正是这个人的生命时间。然后在他的墓碑上刻的他的年龄便是这个他在世上所有快乐的起止时间。
可见快乐与否,很重要,这一生的时间,我们一直追求的,可不就是简单的快乐二字么?
我们每天都在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情或者人。开心的不开心的,快乐的不快乐的,时间久了,我们似乎都快要忘了什么才是最快乐的事情,越是成长,越是觉得难以得到简单的快乐。
快乐其实可以源于两种情况,一种是你自身觉得的快乐,这是一种源于人的本性的快乐,这是一种简单的快乐,可以是一篇读起来上口的文章,一顿可口的大餐,一次久别的重逢,一次畅快的交谈,一首美妙的音乐,再或者是美好的景色或者是人,都可以让你觉的快乐。
而快乐的另一种,就是用自己的力量,去促成一件事,完成一件事,看到解决了别人的难题,使得自己觉得快乐,这种快乐更具有一种使命感,更让人有一种归宿感。
曾经有个寓言故事,上帝带着他的门徒,来到一间屋子,屋子里的大锅里烹煮着一锅香气怡人的美味,但屋子里的每个人都愁眉不展,因为他们每个人的手里,只有一柄勺柄很长的汤匙,每个人都在为无法吃到美食而懊恼,而悲伤。
上帝来到另外的一个屋子里,同样的烹煮着一锅美食,每个人的手里依旧是一柄勺柄很长的汤匙,可是每个人的脸上是快乐的,愉悦的,满足的,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上帝和他的门徒看到的是相互扶持,他们在彼此相互喂食,勺柄虽长,但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只顾着自己吃,肯定是吃不到自己嘴里的,只有彼此喂食,才能都得到满足,都得到快乐,满屋子里没有了愁云惨淡,大家都是欢乐的。
恐怕这就是所谓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快乐是帮助人之后的满足,你付出了多少情感,多少努力,就会感觉到多少的快乐。
你所付出的努力的强度,就是你渴望得到的快乐的大小。
你所持有的一种本真的态度,和你所经历的种种,决定了你的快乐的时间长短。
快乐其实很简单,所谓的知足常乐,承认自己的不完美,乐于接受别人的建议,忠告,帮助,不强求,审时度势。
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始终不放弃对快乐的执着,相信生活的美好,相信一切自然会否极泰来。
用积极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情,热心助人,自然会得到尊重,自然会得到快乐。
快乐,只是一种情绪,怎么能将它量化呢,人是感性的人,但就像很多人说的,快乐也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沮丧着过一天,这一天就是灰暗的,开心的过一天,这一天就是阳光的。
自己的快乐无法与人讲述,很想用一把尺子将这些快乐量一量,用秤将这些快乐称一称,然而发自内心的快乐却无法估量。
有时候我们肯定还在想,倒不如孩童时候的快乐,无欲无求,要求的少了,反而快乐也就越容易得到。
快乐的算法,恐怕一百个人有一百种算法,可是,到底如何才能得到纯粹的快乐呢?放下仇恨、远离是非、简单生活、淡泊名利、常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方能笑口常开,心中有爱,快乐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