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一下随身带的小物品,有没有自己的小创意,哪怕小小的DIY,是不是觉得更好用,看着也更舒服愉快了呢?平时出行,看看周围的环境,是不是也有很多地方不尽如人意,想过如果这样那样改正就更方便了呢?如果你爱动手,爱动脑,其实也具备了创新的意识。创新不仅仅是专业创意设计的人才具有,创新不仅能给公司带来效益,还能够成为有趣的生活方式。而今天,我要介绍的就是这本世界顶级设计咨询公司IDEO公司汤姆·凯利写的一本书《决定未来的10种人》。副标题是:推动企业创新的10类关键角色。来看看你到底属于角色里的哪一种或哪几种?
先简单介绍下IDEO公司,其前身是斯坦福教授戴维·凯利和一群学生在1978年组建的设计公司,前身是工作室性质,后来兼并扩大,更名为IDEO公司。当时他们都无法介绍自己的工作,想想看啊,职业分类里都没有这样的分类,坐飞机和邻座介绍自己,往往对方都很迷惑,你们到底是干什么的啊。建筑设计?可见当时的工业设计是多么新兴初始。戴维·凯利和乔布斯一样年龄,都是1955年出生,一战成名的案例就是帮助乔帮主设计了1982年的第一只鼠标,轰动全球。当然了,IDEO公司今天已经远远不是工业设计公司了,其业务范围涵盖服务,流程咨询,用户体验,企业文化创新等业务,2009年奥巴马政府派人去硅谷考察,点名去的三家公司苹果,FACEBOOK,还有IDEO。IDEO发展至今,其业务覆盖全球,在中国也有自己的分公司,设在上海。这么一家傲视全球的公司,其雇员也只有700名左右。而IDEO也成为设计咨询公司,不仅仅是设计交出方案,而且要一起共同解决问题,我想这也是设计的初衷吧。
这让我想起我的一位朋友,我2002年认识他,当时他很苦恼,因为所学工业设计专业无法顺利找到工作,只好到装潢公司做一名装修设计师,而这不是他喜欢的,后来不知道他怎么样了。因为工业设计当时确实职业很新,行业重视程度不够,这个有机会看看洛可可创始人贾伟早年的创业史就知道了。区别在于贾伟终于拼出来了,也成为了全球知名的设计公司,大家应该知道他创意设计的55度杯吧,后来被山寨抄袭的都不知道原创是谁了。而我的那位朋友可能还是职海沉浮,选择了简单的事情先做起来而离梦想渐行渐远。回首往事,坚持和韧劲真是比什么都重要。
决定未来的是哪十种人呢?
首先作者开宗明义,这十种创新角色,不一定指的是十个人这样的角色安排,可能一人身兼数职,也不是企业按照角色来安排特定职位,有些人可能是会计,看起来可能跟创新没什么关系,可能也是这十种人中的一种,比如合作者,嫁接员,或者导演。作者所说的10种创新角色,希望带来不一样的视角,从而带来更多的创新机遇。通过这本书,对创新的理解也会加深些认识,创新不一定是特定人群所做的事情,也不是我们想象的天马行空,而是有章可循,一群人的团结努力,智慧凝结,缺少了任何一种要素深度思考,都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这十种人,分为三类,
学习型角色:人类学家、实验师、嫁接员;
组织型角色:跨栏高手、合作者、导演;
建设性角色:用户体验设计师、布景师、关怀者、讲故事的人。
人类学家:需要深厚的社会学背景,一般都拥有认知心理学、语言学或人类学等学科的高等学位,然而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类人永远保持初学者的心态,永远保持惊喜之心,善于利用自己的知觉,这类人特点就是每次和你见面都像是初次见面,充满好奇,他们大脑总是装着问题清单和妙想笔记,能够突破思维定势,从垃圾中淘金。这也正是丹尼尔平克在《全新思维》中提及的。他们善于提问,而且问具体的问题;他们善于观察,发现真正的问题所在,他们阅历广泛,知识庞杂,喜欢尝试各种可能,寻求各种帮助,甚至为了某一个实质性问题不眠不休,甚至飞到人类初始地去寻找答案。比如为了找到适合老人和孩子的厨具设计,可以连续几个月拍摄观察同吃同住,最终发掘出更多的设计改进亮点。为了医院的流程改造,可以扮演病人住进医院,发现真正的问题。创新设计最忌讳的就是经验主义,泛泛考察,然后办公室出结论,这些都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这让我想起张小龙当年主持微信程序研发过程,为了一个细节,到底要不要摇一摇功能设计,带领团队一起阅读关于女性的经典著作;摇一摇的声音设计也是一样有着太多的因素考量。做人类学家,就是要大量阅读,新观念,新设计,新思路冲击洗刷大脑,否则怎么突破思维定势呢?
实验师:就是能够把抽象的想法具体化的一群人。正如爱迪生早年所言:我并没有失败,我只是成功地发现前一万种方法行不通。现场体验,拿出基本模型,快速响应,这是他们的拿手好戏。这类人的信条是:把人生当做一场实验,就会开始构建起一个不断学习的框架。想想看,你周围是不是也有喜欢动手的人?我的一位长辈就是动手能力很强的人啊,自学修轿车,早年桑塔纳流行时,他甚至能够闭眼拆装,听一下声音就知道问题所在。当然这种具体动手可以延伸,在他的生活中也有各种小创造小发明。要不是因为搬家,年龄大了,估计他的操作台会一直留着。
嫁接员:这类人思维缜密,能够迅速发现联系。保持孩童般的观察事物的能力,善于逆向学习,跨学科跨部门的创造,嫁接员从某种程度上综合了人类学家、实验师等角色的特点,是个很独特的角色。比如硅谷最新的医疗科技产品:防摔倒皮带。就是结合了轿车工业的防撞气囊设计,当老人要摔倒时,皮带自动弹出气囊,保护老人头部。这里面就涵盖了很多不同种类的科学设计,而能够完美地重新组合形成新产品,要归功于这类嫁接员。嫁接员的群体就是多文化多地域,经常展示交流、头脑风暴,项目多元化,逆向学习的一类人。
跨栏高手:这类人不知疲倦、乐在其中地解决问题。不惧风险,深谙人情世故,打破常规,不受体制束缚,危急时刻保持冷静,力挽狂澜。这帮人是最灵活也是最富于野心和想象力的人,在他们身上有着不达目标誓不罢休,1%可能性和99%可能性都一样的,反正要拼死搞定的想法。看看这样的描述就觉得稀缺了吧,这种决心和勇气非常人所想。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不就是这样的疯狂计划吗?我们身边有多少科技文明,比如法拉利跑车,其本人不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吗?华为公司的“胜则举杯相亲,败则拼死相救”不就是这样的团队配合吗?团队里一定少不了这样的人,否则成就有限,无法脱离自己的舒适区。
合作者:这类人积极主动,打破部门和机构的限制,为了共同目标努力,处于团队核心位置,力挽狂澜,激励人心。IDEO对合作者的新标准是:项目取得成功地标志就是我们的合作方在自己的公司里得到提拔。这句话虽然没有刷新我的三观,但是我早年跟公司其他同事包括上司说起时,他们都觉得匪夷所思,各扫门前雪,各有各的利益诉求。博弈的双方当然要力求双赢,否则意义何在?合作者能够很好地团结机构内部持怀疑态度的人。耐心倾听反对的声音,并设法把反对者争取过来。这类人我认为是中流砥柱,属于情商历练很高的一群人,有他们在,拧成一股绳,没有他们,各自为战,以邻为壑。想想滴滴出行的柳青难道不是这样的角色吗?在她任上的半年里,滴滴快的合并,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兼并UBER中国。
用户体验设计师:根据实地调研及时调整战略,打破常规,击败对手,脱颖而出。这大概跟时下流行的粉丝经济有些匹配。最好的体验一定是真实不做作的。优秀的体验设计师会通过自己设计的产品、服务、办公空间、活动来赢得客户的信赖。目的是为了让你从雷同的商品和服务中拯救出来,调动你的触觉、味觉、听觉、嗅觉等多种器官,形成独特感受。你也可以通过一些小设计让自己重新体验一下过往的体验,看看有什么变化。比如,家里的家具重新移下位置,会怎样?喜欢在沙发上躺着,重新买一个沙发,换上喜欢的沙发套会怎么样?IDEO公司重新体验医院就诊心情,通过一些小小的改善让患者焦虑心情大大减弱。我去全聚德烤鸭,可以在师傅的帮助下自己用刀来切鸭子,感觉也很不错啊。
导演:这类人五个特征:1,将中心舞台留给他人;2,不断寻找新的项目;3,喜欢接受挑战;4,设定高远目标‘;5,善于随机应变。想想看,做导演是不是要统筹安排,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调度思考,合理配置,经常性地资金场地限制,人员不到位,尤其是历经几年,辗转几地拍摄,花费数亿,数千人吃喝拉撒,数万人调度的场景,想想都是系统工程的大脑要思考的。同理,这里用了导演这个词语来喻指那群能够激发团队,组织团队,让团队凝聚取来去发现战略性机会,大胆进行创新实验的一群人。比如乔布斯帮主,比如皮克斯的创始人艾德卡特姆,虽然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导演,指挥着团队作战,但可以想象吗?如果不是因为艾德卡特姆的坚持,乔布斯可能早就将皮克斯卖给迪士尼了。我们知道乔教主的传奇,还应该知道他无心插柳的皮克斯之所以如此发扬光大,是因为同样牛叉的教主级人物艾德·卡特姆的存在。这里推荐他的书《创新公司:皮克斯的启示》。导演担负着生产更好的产品,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改变人们行为和态度的责任。
布景师:是给团队打造良好的舞台和环境,提振士气,招徕人才,提高工作质量的一群人。现在工作环境越来越重要了,要有着畅所欲言的交谈会客环境,要有着能够舒适的家一样的氛围,随意轻松又能聚焦收敛的思考专注场所。布景师不仅仅是特指一群人,自己也可以成为自己的布景师,美化下自己的办公环境,让自己的电脑,手边物品,桌椅,墙壁装饰等都可以让自己心情闪亮,容光焕发。可以想象吗?以前一家来拜访我的乙方员工跟我很骄傲地说起他们中庭有张又大又舒服的沙发,他们可喜欢坐在那里头脑风暴,对着电视屏幕打打游戏了。嗯!边说边比划,我可以想见那种少男少女开心欢闹的场面,嗯!收入少点,也可以接受,毕竟开心啊!多么志同道合,团结友爱啊!
关怀者:真心帮助客户的意识,努力成为客户的保驾护航者和导师。这类其实也正是我们绝大多数公司缺少的人群,或者说人群中也比较少有的。因为这类人对于细节的把控,来自于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一定也是在心理学方面有造诣的人,无论怎样都可以和别人产生沟通连接,让别人信任到他们,不仅仅让别人产生依靠,还能够进一步指导对方的下一步行为。可见,多少稀缺。每个公司都一定需要这群人,我的理解是这类人后天不一定培养得出来,否则就会因为专业化而职业化的倾向,会让人产生隔膜,犹如和未来机器人交流,虽然面面俱全,却很难信托。这类角色未来一定不会被人工智能替代,这个重要的环节一定要交给自己的公司来做,不能外包。有没有这类人在,你进入一个场合会大相径庭的感受。同样的一家餐厅,会如沐春风,比如星巴克,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能轻松放松吗?比如其他咖啡厅,你又感受如何?
讲故事的人:在媒介即信息的时代,讲故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会讲正确的故事和真实的故事们学问,优秀的公司应该讲述真实的公司,那样会有更高的品质和更深刻的内涵。让员工和客户形成共情。要讲好一个故事在于倾听,并耐心地把听过的故事写下来,寻求更深层次的意义和内涵。讲故事的方式除了口头说以外,还有书面文字,包括杂志,报告文件中,还可以用在视频中。讲故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信息,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带客户参观公司,就是故事之旅,每次路线不同,故事也不会重复。
建立一个创新团队,作者认为,原则是追求灵活,长远打算,永不言弃,精神力量,重视教练。我想对照这五点,也可以自己去感受下你所在的团队氛围,以及要去的团队是否也有这些柔道精神,如果有,恭喜你,好好干吧,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是一定的。最后也顺便推荐以下IDEO公司其他的几本书:蒂姆·布朗的《IDEO:设计改变一切》《创新的艺术》《创新自信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