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龙寻碑记

      在微信中相识高建龙,得知他是陈炉老乡,但从未见过面。从微信互往中还得知他兴趣爱好广泛,酷爱读书、篆刻、摄影,专研陈炉窑古瓷片,以家中书多、印多、瓷片多,别号为“三多居士”。另外他还热衷于对故乡文物的研究、发掘与保护,平常生活中他很留意那些有文化、历史价值的老古董。

      去年11月中旬的一天,他听人说陈炉镇北沟村村委会院外草坪有一残碑,遂兴起赶去查看,碑上文字尚清晰可见,原是清乾隆四十一年所刻的修理石桥碑记。

       返回途中,他瞥见一人家的菜园后墙跟下立一大石,近前细看,发现隐约有字迹,残碑高92厘米,宽75厘米,碑厚20厘米。将残碑一番清理后仔细辨认,仅见“住民从事陶业”,“教育基金不可他项动用”,“清凉寺地址创设第二高等小学校”,等只言片语。其余字迹因岁月侵蚀驳化,已经漫漶不清。次日,他便准备好拓印工具,请假专门去做拓片,从拓片上显现的字痕看,有“东南住民从事陶业,风尚简朴,人情质真,惟交通隔阂,文明难输”,“民国九年,今陕西陆军第一师师长胡公景翼亲莅本镇考察”,“於清凉寺地址创设第二高等小学校”,“教育基金”,“概从陶业筹措”等残言断语。

       从半截残碑上不完整的碑文看,此碑记载的事是民国九年(1920年)同官县第二高等小学校建校的经过。作为陈炉人,作为母校学子,不由他极想探寻碑文全貌。

       多少天来,此事萦绕于他脑海。他细细回想自己所知所见规格形制宽窄厚度与此半截碑相仿的碑石。

       他回想到了自己以前见过的陈炉镇宋家崖路边那块残碑,碑高约90厘米,碑头占去大半,文字不多,又辨识不清。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于2016年12月16日一大早,就约了本镇文化学者宋振杰先生一块去拓印。由于石碑翻扣在地,又和冻土相连,俩人好不容易翻了过来,铲去泥土,认真清洗,经拓印后,奇迹出现在了眼前,这块残碑竟然真和那块相距三里之遥的半截残碑原为一体!

       斗转星移,岁月如梭,陈炉建校碑断为两截,又不知何时何人何故将碑石分作两处,止此,两段记在陈炉镇民国时期教育史的珍贵碑文今日合璧,  从中得以窥知民国时期陈炉陶业助学重教之缘由,可喜可贺。

       高建龙回家后,怀着急切的心情,将两张拓片进行对接,并按原格式抄写辨认,缺损处按上下文意思进行衔接。至此,一篇完整的碑文便呈现眼前,碑头篆书“纪念”两个大字,碑文竖刻18行,行34字,正楷体,遒劲方正,全文共刻542字(碑文及残碑图片附后)。

       九十多年过去了,残碑重合,善莫大焉,有着对文保事业的热心和责任的有心人高建龙功不可没。

附碑文如下:

《创修同官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碑记》

蒲城崔逢霖撰文 咸阳李树劳书丹

       尝闻强国之道莫过于教育,而教育之发展,赖有永固之基金今,该根深叶茂,膏*光煜,理固然矣。陈炉镇居县衙东南,住民从事陶业,风尚简朴,人情质真,惟交通隔阂,文明难输,则建学校钥民智,乃急务也。民国九年,今陕西陆军第一师师长胡公景翼亲莅本镇,考察陶业,综其窑户,观其税额,慨然曰:“吾陕近年匪荒迭起,诸政莫举,教育尤属废弛,亟待以陶税充作学款,滋养国脉”。镇民不胜忻感,即公推许君炳章、穆君邵武等呈文师长处备案,旋经批准,永作教育基金,不可他项动用,於是穆君邵武、李君上林、靳君守信等乃於十一年二月九日,於清凉寺地址,创设第二高等小学校,嗣以穆君升学,公署遂委翟君守愚为校长,旋与本镇诸君商榷建修事宜,拟定八月上浣动工,七阅月,亓工竣,计教室八间、职教员室六间、学生宿舍十八间、礼堂三间、储藏室、传达室及火房共六间,此款除公署拨麦八石,钱**仟外,概从陶业筹措,计共费二千有奇。主事者前任知事谢公兰,现任知事胡公景翼,校长翟君守愚,暨本镇诸君,共襄此举,传曰莫为之前虽莫弗彰,莫为之后*盛,二高学校非胡公景翼之热诚,则学金无从出,非诸君之襄理,则规模莫能具,猗輿伟哉,千秋之功业,从此莘莘青年群继来学,无跋涉之劳,获陶铸之益,将见风化日盛,人才辈出,其功大哉,是不可不誌也,爰竖石镌其崔略。

经理 李上林 * *恩 靳守信 宋*瑞

督查 许炳章 关* * * * * 段起福

中华民国十二年岁次癸亥十二月朔日立

高建龙寻碑记_第1张图片


高建龙寻碑记_第2张图片


高建龙寻碑记_第3张图片


高建龙寻碑记_第4张图片


(资料、图片来源于高建龙微信)

2017年5月16日铜川漆水河畔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建龙寻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