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与群体和个体独立一点想法

这是很早之前的一点读书笔记,今日整理。

《乌合之众》与群体和个体独立一点想法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乌合之众》全书三卷,被当作一部大众心理研究的典范,其中不免深奥艰涩。时间不短,忙碌非常,因为自身原因,时隔许久,仍然未读完全书,仅将第一卷泛泛扫过。

虽为心理学研究,却在阅读时体会到孔子所说的研读《诗经》时的切磋琢磨之妙。

然而初阅读,就在字句中体会到一种群体的悲哀。

作者研究群体心理也许到了出神入化程度,可自己在阅读中总会将其与鲁迅先生的口诛笔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联系起来,每有叹惋与无奈。

仅希望身在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能保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会沦为被牵线的木偶。

分享阅读的简单想法,初接触,只能就其中简单几处发表议论。


“群体中的个体已经不再是他们自己,而是成了不再受自己意志控制的提线木偶。”
“在群体中,随着人数的增加而不断累积的是愚蠢而非智慧。”
“就算很多人说法一致,也无法认定他们的说法就是正确的,因为如果相信了他们的描述,那些现象就不能用骗术来解释。”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三人成虎”。

成语出自《战国策》,传闻集市上有一个人说街上有老虎,这时没有人相信;第二个人说街上有老虎,听者便会对这件事怀疑;第三个人来说街上出现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还有一个成语与此相似,叫“众口铄金”。

——

庞勒认为,集体观察最容易出错,群体的观点如果趋于一致,那么这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这些群体的观点只是群体中的幻觉想象。

因而不难得出,为何神话即使无比怪诞无理,依然广为流传。除了群体极端轻信外,人们还运用想象力对事件进行了歪曲。群体并不能意识到自己的想象与现实的差别,他们总能将自己的幻觉与现实联系起来。其实群体所流传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经过群体中的每个个体加工改造之后的结果。由于互相之间的传染作用,群体中所有个体在扭曲某个事件时,会形成相同性质的歪曲结果,而且他们还表现出同样的易受暗示传染倾向。


读至第二章,似乎终于可以理解为何在第一章中作者说群体的智力水平总是不如孤立的个体。

因为在群体中的个体不仅丧失其独立性,甚至会丧失有意识人格,转而被无意识人格取代。在无意识人格主导情况下,个体的思想与情感当然容易受暗示和传染作用而形成固定导向。所以作者进一步推出的“在暗示或传染的作用下,想要把暗示观念马上转化为行动。”这就解释了群体的行动力会远大于个体的行动力,不仅因为群体人多势众,更深层的原因也许是每个个体都受到暗示指引,变成一种“不再受自己意志控制的提线木偶”,在共同目标指引下具有所向披靡的强大力量。

对于群体而言,只要受到一定暗示,但“由于能够影响群体的刺激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些刺激因素总是对群体有着无法抗拒的吸引力,于是群体就显得极为多变。”

作者认为,这种力量,如果运用得当,无疑会创造巨大积极影响,比如在一个党派指引下,因某一个目标的行动。但如果不幸被阴谋指引,结局可怕甚至无异于德国党卫军对犹太人的大屠杀,甚至日本侵略者对东亚的血腥屠杀。其实作恶的群体本性有待被定性,但因受了某个或积极或消极的暗示,便会产生全然不同的结果。

因此庞勒说,“人一旦成为有组织的群体中的一员,就在文明程度上降了好几个等级。”


读至此处的我忽然意识到也许某些早被制定并奉为圭臬的规章,也许存在很多不合理,但因为面向被执行的群体,因此习以为常,不觉突兀无理。

我想鲁迅先生在当时的中国振臂疾呼却收获反应缺缺,某些程度上正因为这样的群体心理。因而只有可悲的沦为看客而不自知。

有时自己尚不明确阅读的意义。

如果是观世界,观人生,读心理,也许更大程度上只是把阅读粗糙物化。更多时候,要在阅读中保持思考的能力。

不要因为身位群体,便丧失个体的独立。精神,身体都有。


也许读完全书,我仍不能总结出自己除了作者所要证明的心理学理论外还会获得什么,但是,读书,本就是一件收获。

你可能感兴趣的:(《乌合之众》与群体和个体独立一点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