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与六祖惠能一样的智慧

李小龙与六祖惠能一样的智慧_第1张图片

对于眼下的武林纷争,

你觉得如果李小龙在世,他会怎么做?

看完文章,欢迎在公众号回复你的想法。

如果李小龙在,可能功夫将没有派别之分。

说这句话,不是说李小龙的功夫有多厉害,

而是李小龙对于功夫的理念,

或许能够让功夫没有派别之分。

在说李小龙之前,先说一个佛家的故事。

惠能与神秀作偈竞选当弘忍的接班人,

结果惠能的偈子更胜一筹,

于是弘忍将衣钵传予惠能,说:“

初祖西来,无人相信,这才以此为信物。

现在立足已稳,不可再传。

衣钵本是争端,传衣命若悬丝。

此处不可久留,快走快走。”

衣钵代表着门派的根源,

也代表着正宗的身份和地位。

但也是争端的根源。

于是师徒二人连夜来到江边。

上船后,惠能说:“和尚请坐,弟子摇橹。”

弘忍不肯,他说:“本该我来度你。”

这是一语双关。佛家讲慈航普度,

度人是为师的职责所在。

所以渡惠能过江,就是度惠能到彼岸。

惠能听后却说:“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意思是:我不明白的时候,感谢老师度我。

现在我明白了,当然自己度自己。

为什么要先讲这个故事?

因为惠能所说的,

也是李小龙想说的。

李小龙把自己创立的功夫叫“截拳道”。

所谓“截拳道”,

这个名称的由来是李小龙在研究西洋剑术后,

认为“阻击”(stop-hit,意即“防守-反击”)是

西洋剑术中最精湛的技巧。

一次成功的“阻击”,意味着对手进攻你时,

你不仅仅要防御对手的攻击,

而且还要在截住对方剑招的同时顺势反击,

防守与反击同步,一气呵成,

这样你的搏击“效率”将大大提高。

于是,他把他所创立的技击方法称做“截拳道”,

“截”意味着拦截、阻击。

“拳”意味着进攻、攻击。

“道”意味方法和哲学。

合起来的意思就是“阻击对手来拳之法”

或“截击对手来拳之道”。

为什么李小龙崇尚这种由守转攻的攻击之道?

这与他所悟到的功夫哲学理念有关。

应该很多人听过那句“Be water,my friend.”

李小龙认为无论做人还是功夫,都应该像水一样,

适应不同的容器。

这看起来符合道家的思想,

因为道家说“上善若水”,

水总是往低处流而把高处给别人,

这叫“善利万物而不争”,

而且“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家认为这是最好的状态,也是最能持久的状态。

因水总往低处走,不与谁去争夺高处,

所以没有争夺,就没有伤害,这样才能持久存在。

这理念可以说是弱者生存之道。

那么强者呢?看看兵家怎么说?

兵家源于道家,所以也崇尚水。

孙子说:“兵形象水。”

水“避高而趋下”,

所以用兵就要“避实而击虚”。

水“因地而制流”,

所以用兵就要“因敌而致胜”。

也就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水看起来根据阻碍它的物体而绕行,

实则是寻找阻碍物阻碍不到的地方去通过。

所以,李小龙认为,做人要像水,

无论遇到什么阻碍都能柔软地流动,

以适应各种环境而为生命找到出路。

功夫也应该像水,不应该与对手硬碰硬,

而是要学会因势利导、顺势去控制它。

要做到控制对手,

就要让自己身心抛开一切对抗的想法,

因为一旦有对抗或者化解的想法,

所有的注意力就都落在了对手的某个招式之上,

而看不到漏洞之所在。

所以功夫之所在,在于看破对手、控制对手,

对手猜不到你要做什么,

而你所做的是根据对手的动作快速的反应,

简单直接进行攻击或化解对手的进攻并进行攻击。

也正因如此,李小龙所创的“截拳道”,

其实并不只是功夫招式的修炼,

而是一种将功夫融入本能的修炼。

其宗旨和核心是“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

所以“截拳道”没有拳法,只是名称。

因此李小龙说:“一旦有人妄说截拳道是什么或什么,

或是与这个那个又有所不同,

那么,不妨就让截拳道这三个字永远消灭吧!

消除掉虚有的名称,只让它的实质存在吧!

截拳道只是名称罢了!”

李小龙一生学过多种功夫,

除了众所周知的太极和咏春,

他还学过洪拳、白鹤拳、谭腿、少林拳、戳脚等拳种。

他每学一种拳法都是以空杯的心态去学习,

然后再融汇贯通成自己的功夫。

而学“截拳道”也是如此,

其目的不是学李小龙的拳脚,

而是练成属于自己的拳技。

好了,回到一开始我们说的,

惠能的那句:“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为什么说这是“截拳道”的理念?

李小龙曾经说过另外一段话:

“截拳道等于是“一只指向月球的手指”,

但是你千万不要以为手指就是月球,

更不要过于注视那手指反而忽略了太空上的美景。

那只手指的作用只是引指“光明”。

至于你将来能获得多少“太空知识”

那就全靠你自己努力去领悟了。”

明白了吗?

李小龙之所以创立截拳道,

制定了一套完整、系统的训练课程,供弟子们训练之用。

其目的就是让未悟道的人拥有练习的方法,

而通过这些方法的练习,

练习的人要逐步自己去领悟武学的哲理,

最终自己领悟的才是能让自己持续进步的武学之道。

而此时,谁是正宗的“截拳道”传人重要吗?

衣钵对于习武之人不再重要的时候,

门派之别还会存在吗?

事实上,李小龙的“截拳道”已被称为“原始截拳道”。

这意味着如今很多“截拳道”练习者已经

从李小龙所设计的训练课程里,

延伸甚至创造出理念相承,但拳法不同的“截拳道”,

甚至是不是叫“截拳道”这个名字,

除了品牌效应以外,其他都已经不再重要。

可惜,李小龙年仅32岁就去世了。

1979年美国洛杉矶市将《死亡游戏》的开映日,

即7月8日定为李小龙日。

其实李小龙短暂的生命之所以伟大,

并不在于他的功夫多厉害,

也不在于他的电影拍得多成功,多有影响力。

而是他对于武学的理解,

已经超越了胜负、门派、招式等这些

一般习武之人所在意的东西。

如果他还在世,

或许中国功夫没有眼下的闹剧纷争,

甚至能让武学承担起本应承担的

引导人类思考生命与自然关系的责任。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小龙与六祖惠能一样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