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秘密2—当我们冥想时我们在做什么?

在上篇《读书笔记:冥想背后的哲学理念》中,我们知道心理学家理查德·班德勒借鉴佛教的哲学思想,提出了一种帮助人们进行心理疾病治疗和帮助人们实现自我转变的方法—冥想。此篇我们继续讨论冥想这一神奇的方法,看看当我们冥想时我们到底是在做什么?或者说我们通过冥想改变了什么?为什么它能让我们摆脱诸多负面情绪的困扰,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用高中哲学课上学过的矛盾的对立统一理论来解释痛苦和快乐,那么痛苦源于我们主观期望和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对立,而快乐则源于我们主观期望和客观现实的矛盾统一。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来改变某种客观现实,使其与我们主观期望实现统一,我们获得快乐。但是,当出现主客观矛盾对立且客观不能被改变时,要么我们忍受痛苦,要么我们改变主观期望消解痛苦。改变的方法就是接受,接受并承认客观的不可改变以及主观对客观的无能,降低主观对客观的期望,实现主客观的统一,其实质就是主观意识向客观现实的消极妥协和放弃。

一般语境下,当我们说接受时,接受的对象是客观现实;而在冥想语境下的接纳,其对象则是主观情绪、感受和想法。冥想的过程分为两个动作:觉察和接纳。当我们冥想时,我们首先通过觉察将主观情绪、感受和想法客观化,实现其和主观意识的分离,然后接纳它们;接纳即是承认主观情绪、感受和想法的客观性、不可改变性以及主观意识对其的无能,放弃对其作出改变的努力和期望,实现主客观的统一,从而让我们得以摆脱各种恶性情绪的困扰,获得一种内心的平静。

将主观感受客观化并向其做出妥协(承认其不可改变性和主观意识的无能)以降低主观期望值,换种说法不就是佛教中放弃对主观感受的追求的思想吗?进一步的我们可以通过主观对客观的彻底放弃,来打破主观和客观的二元对立,追求一种纯粹的主观意识层面的存在,这不就是佛教中常说的无和空的状态吗?没有任何的俗事凡务困扰、没有任何的情绪欲望干扰,是一种绝对平静的存在,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最初的存在。

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佛教会有禁欲思想?就是因为这种终极存在的状态极难达到,我们又极容易受到各种的欲望的诱惑产生各种私心杂念,所以佛教才会禁欲,通过禁欲来帮助我们达到终极状态—成佛。所以佛教的核心思想不是看破红尘后的消极避世,而是一种对终极快乐的积极追求。

通过对客观现实的消极妥协,去积极追求主观上的终极快乐,世事之妙莫过于此。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如果想获得幸福和快乐,需要怎么做?首先就是要学会分辨,分辨哪些是我们能够改变的,哪些是我们无力改变的。然后及早地放下执念,向那些不能改变的事实缴枪投降,以求幸福快乐。但世事无常,变化多端,我们又怎能学会分辨呢?到头来还是迷茫于世事,困厄于虚空。

所以我说了那么多,却等于什么都没说。

你可能感兴趣的:(快乐的秘密2—当我们冥想时我们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