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列巴:漂泊之处,远离故乡的坚持
喜欢上吃俄罗斯列巴,是在八九年前。
其时,我在伊犁生活已经有近十年了,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这种被回族同事老大姐反复提及,不断称赞的地方美食。
伊犁最有名的俄罗斯列巴店在阿合买提江街,一条以三区革命烈士姓名得名的著名街道,离单位曾经的办公地址两百多米。
近水楼台先得月,天天路过,自然会忍不住走进店里。
第一次见到俄罗斯列巴,就被深深吸引:形状象一个肥嘟嘟的大鲶鱼,表皮被烤成油亮的黄褐色,小面包幽香,大面包金黄,还有裹着厚厚杏酱的一种面包,掰开后有许多葡萄干的面包,一进小小的店门就食欲大增,加上俄罗斯族店主的幽默和深邃的面孔,仿佛生活一下子也欧化起来。
从那以后,隔一段时间,我就会去买一袋俄罗斯列巴,小面包“沙克”和黑面包给老人吃,糖分少,减少三高可能,还有一种最简单的大巴事全麦面包,这种脆皮面包热量最低,面包不甜,易于消化、吸收,拥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松软,易于消化,不会对胃肠造成损害,也适合老人吃。
而包着葡萄干和裹着杏酱的面包则是Q的最爱,早餐时再抹些黄油,那滋味就像在某个地中海小岛的五星级酒店里进食。
有人说,这种俄罗斯列巴里加入了白兰地酒,这些都是祖传秘方,不能透露,我没有核实过,但是尝一口,果真好像有酸味和酒香味的混合,这股奇特的味道似有似无,萦绕口中,回味悠长,是我的最爱。
俄罗斯列巴自然是俄罗斯族人做的。
伊犁和前苏联有很长的边界线,长期受到俄罗斯文化的影响,加上当年,没落的沙皇贵族们逃命时有一部分就跑到了伊犁,而他们的子孙就是现在的伊犁俄罗斯族人。
我和前同事J一起采访过伊犁的俄罗斯族文化,写过一篇《走进俄罗斯大院听故事》的特稿,还记得和那个修理手风琴并自办民间手风琴博物馆的亚历山大聊过天,和俄罗斯学校的校长尼古拉交流过议案,听在电影《鸦片战争》里饰演过角色的那个皮肤白白的俄罗斯大叔骄傲地说起他和自己的汉族媳妇的故事,还在俄罗斯大院里看过来自全国各地的机构拍摄的纪录片,在那片钉这东正教标志的墓地里见证来自澳大利亚的朋友祭奠祖先……听着河畔水磨的传说,喝着蜂蜜与大麦芽制作的风味饮品卡瓦斯,在复活节看他们碰鸡蛋。
这些曾经的皇室遗民们,在远离故土的地方,依然穿着西装,跳着欢快的舞蹈,拉着手风琴唱忧伤的《三套车》。
突然就会觉得,吃俄罗斯列巴,仿佛也是品嚼一段漂泊与无常、快乐与怀想的往事。
听说这家著名的俄罗斯列巴店从1958年开到现在,大约也是伊犁最有历史沧桑感的食品店了,现在的地址以前是一座东正教堂,后来里玛租下这里开列巴店,现已经快三十年了,是柳巴、里玛等四个俄罗斯族妇女经营的。
由于一直坚持用祖传的手艺制作传统、正宗的俄罗斯族面点,并只用啤酒花发酵,木柴烘烤,不用任何机器,也不用发酵粉,就是想保持民族传统食物的独特风味。
列巴味道好、制作工艺又特别,所以店里的生意一直都很好。很多顾客都是慕名而来,早晨做好的列巴顶多卖到下午六点就没了。更有甚者,一些顾客还专程从邻县赶来购买。
由于俄罗斯列巴和普通中国面包相比,口感较硬,符合新疆人喜食面食和高硬度食品的习惯,并以其独特的口味征服了越来越多的人,现在"列巴"已经代替油条、馒头成为一些伊犁家庭早餐桌上的主食。
每天,有许多忠实的“列巴粉”会准时在下午光临这家列巴店,店主从来都是不慌不忙、客客气气,与粉丝一样多的,就是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他们只要来到伊犁探寻传统文化,必然会来这个小店,而里玛也会不厌其烦地讲那些说过千百遍的故事,有关遥远的故乡,有关幸福的生活,有关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
一个小小的列巴店,承载的不仅仅是饮食文化了,更像是一本旁证伊犁故事的历史小书本。
据说,列巴最考究的吃法是切成片,用微波炉烘热后,抹上果酱,夹上奶酪,或者抹上黄油、鱼籽酱,夹上火腿、香肠片吃。也可以把列巴撕碎放到汤和牛奶里吃,容易消化。
这种奶酪和鱼籽酱以及红色灌香肠最地道的是来自中亚国家,以前不好购买,现在在霍尔果斯的“中亚商品销售区”和伊犁本地的一些超市都有销售,方便多了。
有一份公报显示,出疆运输量排名第三的“潜力股”轻工医药类产品类货物中,主要货种中面包排名第四,位居百货、饲料、棉布之后,去年输出17.51万吨,比新疆有名的味精输出量还大,出疆面包中占量最多的要数俄罗斯列巴,特别是乌鲁木齐、库尔勒、塔城和伊犁的列巴,几乎就是新疆“果仁面包”的代表。
电影《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中有一句经典台词“面包会有的”,我不知道是不是说的列巴,反正,我是觉得这种由这些高鼻梁、蓝眼珠、白皮肤的俄罗斯族人烘焙的食品,有特殊的年代感。
伊犁的很多老人总会用“刻骨铭心”来表达他们对俄罗斯的印象。而一直作为中俄文化、商贸交流枢纽的伊犁,俄罗斯文化已经不仅仅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生产,更延伸到了艺术与情感,美食与习惯。
人们的习惯会在时空的穿越和变迁里改变,但最难改变的恐怕就是饮食,四川人爱吃米饭,我见过一个“疆三代”,依然是一日两餐米饭,作为陕西子嗣的我,自然也固执地秉承着喜食面食的习惯,Q说,我一天三顿吃面也不烦,我觉得她说得对。
就像人生,一些东西会在时光的推移里消缺或者异化,而一些沉淀于骨子里的东西,则是积习难除,无法更改的,那也许是生命的底线,也是是自我恪守的原则,或者一道不合时宜的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