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也不会发微信?

听说你也不会发微信?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金正昆老师在礼仪讲座里说,“有些事你可以不这样做,但你不能不知道。”

和生活习惯,风俗,民族和宗教不同的人接触,要了解对方的忌讳。比如满族不吃狗肉,朝鲜族忌讳敲门。

“你可以不讨人喜欢,但别给他人带来麻烦,惹人讨厌。”

我上大学才知道,碰杯时杯口要尽量比对方低,尤其是和长辈碰杯。每次回忆起以前把杯子举得高高的,杯底撅起来磕着人家的杯口,就有一股暖流袭满全身。真好,又省了几贴暖宝宝。

西服选带几个扣子的,领带长度怎么控制,正式场合吃饭坐什么位置,和多个人见面时握手的顺序这些事还蛮重要的。社会高效协作,仰赖于每个人对规则的重视。

更重要的是,按合理的礼仪行事,让对方感受到尊重,你才更可能被对方尊重。

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里讲,为什么那些赚钱很多,多到钱本身对于他来讲已经失去意义的人还在努力奋进?为什么事业有大进展,感情顺利的人会感叹“一无所有”?

因为渴望被尊重,被认可。

前天,我问一个学生为什么连续三天没发作业给我。她的刘海只有额头的一半,忽闪着大眼睛看了我一眼,然后低下头说,我第一天发了,你没回复,我很受伤......

我开始意识到,焦虑这种时代病,也是来源于人对尊重和认可的匮乏感


“你真漂亮!”这种话,你听几次会觉得烦?

十几年前上课写纸条,下课写信,上学前班时就学书信格式。记得一次期末考试,作文是给校长写一封信。我写到落款处,想写“您的学生 傻狍子”。但那时候还不知道“学生”和“同学”有什么区别,因为老师会叫把我们说成“同学们”。犹豫了好几分钟,终于写下“您的同学 傻狍子”

现在上课下课发微信,上班下班发微信,却很少想到应该注意点什么,让对方更方便,感到被尊重,至少不给对方带来麻烦。

讲真,在一段正常进行的友好温馨的微信对话里,有人用“呵呵”来回应你,你心里会不会哐啷一声,或是感到雨天大霹雳?

你的眼前开始出现大小不一,颜色各异,字体迥别的弹幕:我怎么了?我做了什么错事?你在逗我吗?真的吗?不是玩笑吧?我失忆了吗?这是你刚学的幽默吗?......

1.

 “在吗”

除非我刚吃饱,否则看到这两个字,是不会回的。

有事说事,对方看见了自然会回,当时没看见之后总有看见的时候。如果着急,需要立刻告知对方或商量,直接打电话就好了,电话没接,就证明真的“不在”。

这个世界已经焦虑成这样了,很多人不活成陀螺就自卑得要命。最好不要怀着热切的期望,期望无论你何时发的信息对方都能秒回。

即便能秒回,也不要用“在吗”来挑衅了。

再挑衅我就只好回“不在。”

请你一次说个够

初中的时候,同桌爸妈给买了个小灵通。刚带到学校,另一个同学就借走了。还回来的时候发件箱有一百条信息,关键是他的发件箱只能保存一百个信息。让他生气的是,那些信息每条都只有几个字。

我探头看了看,有 “烦人。”  、 “行” 、 “五点吧?” “我就知道。”

那个年代,一毛钱一条信息,五毛钱能买一袋话梅,一块钱能买一个冰激凌。

我看着那些几个字的信息都揪心,那时候我每天中午骑十五分钟自行车去网吧给好朋友QQ留言,每次都写满对话框才发出去。

之前在发文章,有一篇阅读量不少,很多人发私信要求转载。

“在吗?”

“恩恩”

“我看了你写的《我所亲历的穷学生思维》,感觉还不错。”

“谢谢”

“能转载吗?”

“您要转载到公众号,微博,还是什么平台?”

“公众号?”

“您运营的公众号是?”

“我目前做了好几个,都是和校园服务有关的。”

......

看到这我已经开始拼修为了。

每次我看到提示,都要屏幕解锁,点进去,回复后锁屏接着干活,再解锁,再锁屏.......两分钟一个回合。

修为战胜了粗口,我接着回复。

“您要转载到哪个公众号?”

“XXX”

考虑过对方时间的人通常是这样一条信息:“您好!我是美美,刚看到您的文章《XXX》,很适合我正在运营的平台XXX(微信号:xyz123),希望能授权转载,会标明出处及作者,谢谢!”

我直接回复“没问题,谢谢!”

一分钟就结束了。

95后,00后的娃娃们普遍喜欢信息轰炸,一句一条,一句一句,一条一条。

“老师

这题太难了

第五题

第十七套TPO

第三个Lecture”

“狍子姐

summer school是啥

好吗

假期有两个小伙伴

要去

我也想去

但我托福分还没够

我去summer school

回来刷托福

还来得及吗?”

每看完一行,我都以为他说完了,点开开始回复,又看到下一行,再准备回复,又来一行。

把一个问题打成一首诗的样子,真是有文艺天性。

我的电话在桌子上嗡嗡嗡嗡嗡嗡震得像拿大锉磨汽车轮胎。


2. 

谨慎发语音

有天下班红雷给公司领导回微信,看他要按语音,我赶紧说,给领导发信息别用语音。

他天真地说:“他给我发的就是语音呀!”

我又想起那次领导午休时说,“红雷,帮我带份盒饭回来不?”

他头也没抬地说:“那你得等啊!”

其实我们只要稍微为对方考虑一些就能意识到:文字信息发出来更准确,识别起来更快,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除了叙旧闲聊以外的事,写出来明显比说出来要简练。这一点每个人都有经验,书面语言思考时间比较充分,可以修改,表达更准确。

对于看的人来说,母语,日常交流语言,一眼扫过去就知道什么意思了。而且在课上,会上,桌上,地铁上,电影院里,随时都可以看。

语音信息就没这么随意,正在耳边听的时候一不小心晃了下手,声音一下变外放了,一个房间里的人,一个车厢里的人,都转过头来看你。

在特别嘈杂的地方,调到最大声还得反复听才能听清楚。

有时候两个人脑洞大了,思维跳跃了,如果是文字信息,就回去再理一下,很快。

语音信息就麻烦了,重新听一遍没准又得十来分钟。

夜深人静和闺蜜gay蜜基友闲扯,就不用考虑太多。

若是要紧的事,有重要细节的事,需要稍微思考一下再回复的事情,都尽量用文字吧!

你说发文字没有语气冷冰冰?

有傅园慧的表情包你怕啥?实在不行一句“么么哒” 还能下表情雨呢。

还有人特别喜欢在群里发语音。

五个、十个人的群也就罢了,三四百人的群,也要发语音,你的讲话是有多动听,多重要呀!


3. 

发视频先征求同意

一个朋友喜欢直接发视频过来,下午和晚上时候居多。既然发了,我就接通,而实际上她并没有什么事要说,叙旧其实叙的三四天就叙差不多了。

谈未来和梦想这种事说一两次也就可以了,毕竟未来不是靠口头畅想就能变好的,得日复一日地累积能量才行。

很多次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唠着,有一次实在没话说,她提出,视频开着,两个人各自该干嘛干嘛。

放在现在,我应该会说,一个人也可以很热闹,况且,孤独真的是馈赠,要珍惜。

那时我蒙蒙地说:好啊。

后来她白天也会发视频过来,吓得我一激灵。

有的时候用电脑登陆微信,鼠标一划,点到了视频上,脑子轰一声,赶紧关了给对方道歉。

人和人在时间安排上的差异越来越大,有的人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有的人早上四点就起床了,有人周一到周五上班,有人上两天班,休息一天。

想发视频前,起码先确认一下对方是否方便接。


4.

修改群聊昵称

之前一个同事提醒我,每次在学生和家长群里看到学生@傻狍子,都觉得怪怪的,不太符合老师的形象。

我一想,确实是,就把微信群的昵称挨个改了一遍。一方面确实是比较严肃正式的沟通,用本名更合适,另一方面,群成员比较多,有一部分不熟悉的人的时候,显示自己的名字,这样对方也比较容易辨认。

像什么“贝多芬的忧伤”、“默念微凉”、“醉看红尘这场梦”、“任这空虚沸腾“ 得花很多时间去匹配名字和人那。

还有人喜欢换头像,换昵称,如果没有备注,如果群里没有群昵称,应付起来不是件容易事。

一个人的价值在时间中体现,尊重一个人,首先尊重他的时间。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自由的狍子  (ID:freepaozi)转载请私信联系白名单授权。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说你也不会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