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信小程序的非技术性笔记

昨晚听了阿禅《抓住微信开发的红利》的知乎live,今天参加了首届阿拉丁小程序创新论坛,听了一些嘉宾从技术、产品、投资三方面对微信小程序的讨论。以下是一些笔记。

技术方面

  • 微信小程序的开发本质上与React Native类似,其本身并非什么特别高深的技术;
  • 一般由前端工程师来开发,需重新学习微信小程序开发规范(一般两至三天可看完文档);
  • 微信已经是一个生态类的应用,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及时间主入口,换个角度看微信,其其实是一个大的浏览器,用户的大部分需求都可以看做是基于网页的需求;
  • 微信小程序的加入使得开发的门槛降低(微信为我们做好的不同机型的兼容性适配,开发不用再考虑兼容性问题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了);
  • 小程序

产品方面

  • 最适合做工具类和O2O的产品(用户粘度低,用完即走,小,使用低频);

    • 一些小众产品(摄影,医药,艺术类);
    • 低频刚需(比如家用电器的遥控器);
    • 基于微信的使用场景进行定制的小程序(如扫描点菜,突然想到景点可以做一个旅游指导的小程序);
    • 开放websocket,可开发二次社交应用;
    • O2O,促进线下交易的小程序;
    • 不适合开发的应用:
      • 内容类(分享较难,目前不提供分享到朋友圈的接口);
      • 游戏类直播类(腾讯不会审批通过此类应用);
  • 微信限制过分营销

  • 下个月初可能会开始公测;

阿禅的分享

  • 小程序的限制

    • 不可关注,不能分享到朋友圈(可以分享给个人);
    • 小程序在语言层面还不太完善,很难做出H5那般的绚丽效果;
    • 1M以内
    • 弱互动能力,与小程序有过互动的用户,七天内可向其发送模板消息;
    • 对体验要求特别高的程序不适合小程序
    • 不适合交互性特别强的产品
    • 目前只能以公司身份注册才能使用
  • 小程序的优势

    • 可离线运行;
    • 10M缓存空间;
    • 同一平台,多处可用,无须担心兼容性;
    • 即用即走(用户的优势,商家的劣势)
  • 小程序的入口(目前)

    • 搜索
    • 发现
    • 扫描
  • 微信的野心

    • copy苹果构建自己的生态
    • 一个完整的生态包括以下几方面
      • 统一的入口(微信);
      • 独立的开发语言;
      • 统一的规范(运营规范,UI规范);
      • 共赢
  • 如何抓住小程序红利

    • copy app store中那么非常火但是简单的程序;
    • 微信开发将会成为一个新的岗位;
    • 补缺口:腾讯生态中缺少的东西;
      • 电商;
      • 进一步抢夺用户时间的应用
      • 2B应用;
  • 小程序的开发难度

    • 后端开发几乎一致;
    • 前端改变较大(一套不成熟的框架);
    • 开发周期短(7天,三前端,三后端,两设计做出了一套还算复杂的应用(未给出截图,下月如果公测可看到));
    • 设计局限较大。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微信小程序的非技术性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