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漠的战场

图文/幸福

冷漠的战场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同等珍贵的生命意义,付出与得到的价值,支撑着人的生存信念,在冷漠的战场上,胜者却不知自己赢得了什么。影片《拯救大兵瑞恩》,讲述了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的故事,八名士兵组成的小分队冒险挺进敌占区,救援508团6连伞兵瑞恩的生命。

影片以搜救二等伞兵詹姆斯·法兰西斯·瑞恩的前后过程而展开,在片中却没有多少他的戏份,而是将宾州第二突击队米勒上尉作为主线,他带领士兵拯救瑞恩。影片发散式的剧情设计,变换不定的主角与快速切换的镜头,在战场上连对手的模样也没有出现。

片中的二等兵瑞恩家有四个兄弟,其中三个在战争中先后阵亡。美军将领乔治·马歇尔这样给士兵介绍大兵瑞恩,派出特别小分队奔赴前线进行救援,以能使他们母子家人能够团圆。米勒上尉奉命执行任务,带着八名士兵进入前方,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一个士兵,当分队战士倒下去时,米勒对此次任务的合理性产生了疑惑:为寻找一个生死不明的人,而让八个士兵去冒生命危险,这样值不值得?

战斗间歇,士兵们在营地休息,漫漫长夜难以入睡,他们想起各自在家的情景。影片在战斗中士兵感悟人生,回忆家和亲人在一起的日子。生命在失去时,人们才意识到它的珍贵。

身赴炮火连天的战场,每个战士不论出处,同样身负使命,执行作战任务。受伤者弥留之际,他们嘴里喊着:“妈妈,我想回家……”直到呼吸渐弱,生命的光彩黯淡。

这似乎是二战题材影片的常见的两个主题,一是士兵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在执行任务临机决断;一是追求和平的目标,使军人肩负神圣职责。影片对战争进行的反思,便是用战争去消灭战争,从艺术的角度来思考,平衡战争与和平二者之间的关系,影片在寻求能有完满的支撑点。

比如在类似的影片中,俘获战俘是放生,还是就地处决,面对内心道义和良心的掂量,士兵心里处于纠结的状态。没人能说得清战争的目的,自己肩负着去完成的使命,究竟是为了活着,还是为了死去。或者根本就没有答案,或者也不会有输赢之分。既然命运的安排如此,士兵似乎已无后退的余地。无论战争的正义与否,在战场徘徊于生与死的临界点,每个人具有的求生欲望,来自本能的对死亡的恐惧,战胜了恶劣的生存环境。内心的疑惑也来不及思考。仿佛自然界中的生存法则,丛林战表现出本能的求生欲望。

战争既是一种毁灭,同时也是一种重生。没有胜负之分,让人感觉受伤的是战争。满目瓦砾散落的废墟上,两军冷兵器的对决,只有嗜血与冷酷,飞溅的枪弹,硝烟弥漫的场面,极尽暴力美学的渲染,已看不出正义何在。

对于战争的反思,在影片中表现的人生价值观,不难看出电影与实际的落差,对不对称,电影经过了艺术的美化,给观众是视觉效果。在《拯救大兵瑞恩》里,赴死救援不惜付出生命的人,去搭救生死未卜的人,到底哪个更有意义,是影片留给观众的思考。对生命的尊重,赋予影片的亮点,战争题材加上剧情,于我便觉得有了故事。导演表现的荣誉感,同时让无辜的人丧生,悲喜之间的看点表现的反战思想,给电影增添了些许柔和的光彩。

北美影片迎合观众的手段,对原人文生态的悲世悯人,不难看出那种价值观,自然而然流露的优越。但影片摆脱生硬的说教,对人心的深描,是值得肯定的。

沿着摆设的悬念铺排与推演,跟随剧中人物的命运走势,揣度剧情可能出现的逆转,这种期待贯穿整部片子,有了看下去的耐心。有时观众不由地进入剧情,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影子,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像回忆过去,思考未来的命运将会如何。

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是刻画人心灵魂的高手。铺垫在影片中一贯埋设的伏笔,是影片敞开的思路,并非单调狭窄的线条。如米勒上尉接到救援令后,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长官,我对这事儿有点看法”,即使救人本身无可挑剔,但他还是道出自己的想法,而且即便如此,他和士兵还是带着“为什么要让我们八个人去救一个人呢?”的疑惑而上路,冒着生命危险挺进敌占区执行命令。

斯皮尔伯格的影片《辛德勒名单》,通过一个孩子在狱中的生长环境这样一个很小的切口,侧面表现残酷战争对生命的摧残,并同时彰显人道主义情怀。在对比鲜明的剧情中,观众在身临其境中,不由自主站在正义的立场。身为犹太裔导演,斯皮尔伯格对二战的理解,有着更透彻的领悟。在《拯救大兵瑞恩》中,他通过犹太士兵与德军俘虏,童话般的影子若隐若现。

在生死争夺的激战,尸横遍野的战场,无可收拾的残局,是战争给心灵造成的创伤。影片以纪实性手法,描写1944年6月6日,英美联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从西部直取德军总部柏林,演绎二战结束时的历史片段。救援大兵瑞恩的任务,救出了瑞恩回家,而包括米勒上尉,卒于1944年6月13日,特派小分队作战中有6名队员阵亡。

每个生命同样珍贵,正如米勒和士兵的认识那样,不尽相同的价值标准,使生命冷漠地变成机器,没有输赢的战场,一时之勇却成了无谓的牺牲品,胜利是悲是喜;为营救生命而献身,付出高昂的代价,战争是输是赢,影片都没有给出最终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冷漠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