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6月,我和身边的同龄人正在经历一场中考,考场就设在我们自己的学校里,当时妈妈来陪考,站在那群紧张的家长之中。
中考在我的记忆里显得很漫长,那时没有分科,除了主科目:语文、数学和英语外,无论是偏文的历史、政治、地理,还是偏理的物理、化学、生物,统统考了个遍。每当忐忑又谨慎地完成一科考试后,我总要长长地舒一口气,那些硬生生塞进脑袋里的知识,在考完的那一刻才允许从记忆里退场。
我大概把所有的力气都花在了中学时代的考试中了吧。直到现在,我都惊讶于自己当初的那股狠劲儿。
也许是受到凿壁借光、囊萤映雪之类刻苦读书的经典故事的影响,我很希望自己也可以做到那样。幼时脾气就偏执倔强,在沉默的外表下,是渴望得到关注和认可的。一方面,我理解爸爸妈妈抚养我和弟弟的不易,自己没有立场在他们看重的学习上懈怠敷衍;另一方面,我暗暗下决心,要用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
记忆中的场景是冬天,每天早晨5点爬起来,宿舍里其他人都还在熟睡,我悄悄开了门,端一个小板凳坐在门口,借着走廊的路灯灯光背历史或者政治。当时的记忆力奇好,一段四到五行的文字,默念两三遍,就可以背出来了。背诵这些也完全没有技巧可言,只要是有字的地方,统统背下来,包括了教科书上的小字内容。
晚上入睡前,会把当天记住的内容在心里过一遍,逐日累加。我记得很清楚,当时离中考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每天睡前默记一遍历史和政治的内容,从无遗漏,在考试前,我已经足足背了不下百遍。
在那段时期,自己真正意义上的体验了,滚瓜烂熟是什么感受,是那种拿到试卷后,甚至不用看全题目,眼光触碰到一两个关键词,答案就迫不及待地蹦出来了。是那种考完试后,尤觉得还没有把所有准备的内容倒干倒尽的遗憾感。
想起来,面对学习,我所用到的都是笨办法。当时数学、物理是自己的弱项,于是一口气每个科目买了四五本习题集来做。当你亲身体验过,同时去做四五本习题集,你会立即发现,大量的同类题型不断重复。如果做第一本时,感觉很多题型难度很大,做到第二本,相似的题型自己已经见怪不怪了。当做到第三本、第四本,基本上就是一个融会贯通、复习巩固的过程了。
物理中电学这部分的内容,自己就是这样从不会到轻松拿下。
写了这么多,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讲述“学霸是怎样练成的”。但我写这些完全没有任何价值导向,读书时那些努力的片段于看到这篇文章的你而言,说不上好或者不好,但于我而言,它是一段相当珍贵的经历。
那是我最心无旁骛的一段美好时光,可以塞着耳机,不论周围世界如何变化,我都可以心静如水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笔与纸之间。那种感觉很美妙,我甚至会觉得,当时的状态类似于现今练习冥想所希望达到的那个较好的状态。
那时与现在对比,我丢失的最宝贵的东西,应该是注意力和耐心吧。
中考我的成绩是全校第三,在欣喜中的自己,从未想到,这个成绩把我架到了一个对于当时的自己而言,其实很难驾驭的高度上。这个事实带给我诸多幻觉,让我走进后来必然会降临的种种落差心态中,也造成了高中时期的许多烦忧和痛苦。
写在最后:这篇主要是介绍了一个自己的初始情况,比较乏味,下一篇开始尝试让更多的人物进来,我打算写一个系列的回忆录,练习一下自己讲故事的能力。
同时,我一直觉得,记录会成为一个参照系,无论写得多遭,先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记录下来,呈现在当下,也许足够长的时间过去后,这些文字作为一个过去的参照系,说不定对将来的自己有所帮助。
诚实地面对过去,尽量客观的描述它,将释放力量。我在试图做的,其实是为自己的人生减负。希望自己可以完成一次放下过去的仪式,然后轻装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