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遇而安

        本文参加#我的故城,我的故事#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所谓七年之痒,就是一年新鲜,二年熟悉,三年乏味,四年思考,五年计划,六年蠢动,七年行动。                                                      ――朱德庸

        我已经有七年没有再见过他了。都说有七年之痒,而我在将要完结的第七年里,已然没有了任何念想,连回到他身边的勇气,都没有了。前面六年,被思念折磨的岁月,就这么被时间碾碎成灰,走了。

        刚离开他的时候,哭的死去活来,之后郁郁寡欢。每每有人提起,我都会极度兴奋的跟对方讲起完美的他是有多好,像个话唠一样,直到对方不耐烦。然后又一个人坐在凳子上发呆,思绪散落在有他的记忆里,等到回醒过来,书已经是满页的“随”字。有时候也会突然跟父上发火,但最后都会在看到满了的烟灰缸时沉默。

        那时可能也是因为离开他没多久吧,因为到第二年的时候,那种一想他就想流泪的那种心思就已经没有了。在父上大人谈起的时候自己也能很平静的插上两句话,再不是对着父亲吼“为什么要我走,让我离开他”这样子。就好像他,已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了。

        随后两年,他出现在我生活的次数越来越少,他的痕迹,在我的生活里越来越淡。最后面,他竟仿若从未在我的记忆里出现过一般。

        直到第五年,我有了极大的自由的权利。一直积压在心底最深处的对他的思念,就像是休眠的火山突然苏醒,变成了准备喷发的活火山那样的恐怖。我开始疯狂的联系很久没有联系的朋友们,一是联系感情,但更多的却是,迫切的想问问他的近况。我觉得那时候的我,明明心里有一头准备噬人野兽,脖子上却拴着锁链一样。

        那是什么,让我的蠢蠢欲动的野兽,突然安静下来了呢?是朋友的天各一方?还是他已经变了?

        当电话里,朋友谈起他的变化,我内心的野兽就已经安静到像是没有了呼吸。其实,我早已知晓,早在我第一个离开他的时候,就注定了朋友们也会离开他,他也会改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我对自己这样说。只是内心留着个念想,自欺欺人罢了。

        他,一直都生活的很好。与朋友间陆陆续续的聊天里,我知道了很多事。朋友们早已搬家,从租借的小屋到高楼里去,那时十分钟路程便可以相见,现在可能得要一小时车程;那条我们经常聚会的小巷子早已经没有了多少人居住,不过墙角的垃圾堆还在;小时候的居住地依旧可以从小窗户里看见小学的附属幼儿园,就像是我站在那里可以听见奶奶喊我回家;小时候眼中的那个“庞然大物”,中百超市,那时候我经常在那里跑来跑去,现在,早已经拆了,变成了一个不知名的买衣服的地方;还有城市里那些边边角角的拆迁、刷新、重建……这里面我的小学,我的初中,我经常吃的那家拉面店酸辣粉馆以及我走的每个街道等等。很多东西,要么改变,要么,就永远的消失了。连那些我熟悉的人,也早已走失于人海,无缘相见。

        其实,他从未停止过他的改变,只不过当时的我,生活在里面。现在,我脱离了他,再次看他,就不敢与他相认了。

        我从不否认我对他的爱与执念。不过我爱的是那时的他,还是执着那时在他怀里的自己,我也说不清,只是现在这些也已无关紧要了。

        我现在离他很近,近到闲暇时就想着,买上一张火车票,安静的坐上2个小时38分钟,就可以飞奔到他的怀抱。但是,我不敢。怯懦的和胆小鬼一样。

        我觉得,在我人生里,我最美好的时光就已经安放在了他那里,那些被我遗忘的美好,只要我从新回到他身边,就可以捡起来,再次回到那段幸福得发腻的时光里。但是,不必了。就这样吧,随遇而安。

      “随”遇而安。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遇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