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总将整个商业行为过程划分成两个阶段:创造价值与传递价值。创造价值是组织内部结构与产品积蓄势能的阶段;传递价值则是营销与渠道的优化阶段。
对应生物界的“物竟——天择”的进化逻辑,企业的发展则遵循着“创新——选择”的进化逻辑。
基于环境的不断改变,企业就像生物个体一样,一边保持着原有的基因繁衍传承,另一边又会不断的发生基因突变。这些“创新”的突变各式各样,没有规律。而最终决定企业是否最后胜出的,可能则是企业内部选择与市场外部选择的共同结果。
对应渠道、营销、产品与组织的创新,润总提炼了四大趋势红利:流量红利、社交红利、创新红利和全脑红利。
流量红利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流量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从丝绸之路到火车线路到港口城市,哪里有流量,哪里就有商业机会。而互联网时代,如何寻找到更多的流量,如何以更低的单价获得更多的流量,成为一家公司能够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那么,当下企业可以运用哪些方法获得流量红利呢?
一为社群经济,利用“泛中心化”的社群,获得流量。书中举了“虫妈邻里团”的例子,虫妈邻里团,通过运用”社区+社群“的模式。建立起关系稳固的微信群,每个微信群的成员住在相邻的小区,住所聚集;都希望能买到更加新鲜的水果,目的与兴趣相同。于是,这个社群,虽然早期积累客户速度缓慢,但形成规模之后则会形成稳定、有效、粘性高的流量。
二为口碑经济,口碑经济来源于用户与员工对于产品的背书。口碑经济的起点,可以是产品的用户,好的产品会让人忍不住宣传,因为用户不认为是在帮你打广告,而是帮助他们的朋友获得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可以是员工,员工内部价,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让除了销售的另外员工也成为产品的宣传者。也可以是网红和IP,时尚博主卖服装,罗振宇推荐的书籍,咪蒙推荐的各色产品,效果也许远远好过一些传统媒体的广告的投放。
三为单客经济,重复购买时最大的流量红利。让老客户重复购买的流量成本显著低于获取新的流量成本。于是如何与老客户产生连接,并实现重复购买,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关于流量红利的第三个问题。
如何将流量红利的三个方法进行场景的应用,我们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1、去哪里找我的目标客户社群,获得第一次流量红利?
2、如何利用口碑,宣传产品,获得第二次的流量红利?
3、如何加强与客户的连接,获得更多的重复购买——第三次流量红利?
社交红利
吴晓波在2015年的传统企业千人转型大课上说,互联网,让品牌出现“返祖“现象。
最早,人们靠口口相传,在乡镇城市经营着各自的品牌,随着交通带来的销售范围的扩展,企业品牌变得重要,人们根据看到的广告,了解的品牌,支付更高的价格给到”品牌“,购买信任成本。而互联网时代,让”口口相传“重新变得可实现。于是社交红利给品牌和营销赋予了新的能量。 既往的营销,是产品生产出来以后,卖出产品以前。
而现在的营销,从产品发布环节,宣传、售卖、再到售后。变成了全流程营销。那么,如何更好的运用社交红利?
一、 引爆圈层。如何在特点的社群、圈层中获得爆炸式传播。书中提到分享可分为理性分享欲望和感性分享欲望。理性分享来自于对自己和他人“有用“,感性分享则来源于”表达“的欲望。微信最近两次让我印象深刻的引爆式传播:一次是网易的课程,通过分享,可以获得返利。一次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那张”那年乱世如麻,愿你们来世拥有锦绣年华。“前者是”有用“的理性分享,后者则为”表达“的感性分享。 想要用户传播,我们需要帮助用户去算他们的投入产出比,让用户“忍不住想要发朋友圈“。
二、 零距交互,将传播沉淀为用户。创作出精彩的文案,通过微信、微博、抖音获得良好的“传播“,但传播并不是企业的最终目的,通过传播,将用户最终沉淀到公众号、微信群照中,变为潜在或直接的用户,才是企业希望获得的目的。
三、 新媒发掘,不断发现新的社交红利。可口可乐的瓶盖广告与PAPI酱的迅速走红。新媒的运用,可以乘上媒体自身迅速发展的快车,获得新的社交红利。
对于社交红利的三个运用方法,我们也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
1、 我的文案能让用户有分享的欲望吗?
2、 如何更好的将传播引流获得的关注,沉淀为用户?
3、 有什么新的社交红利出现吗?我可以如何运用?
创新红利
创新是商业的本质吗?不。定价权才是商业的核心,甚至垄断都不是目的,企业只是希望通过垄断获得定价权。而创新,则是创造出别人无法取代的产品,最终获得定价权。
书中将创新根据流程分为了:基础技术创新、工程技术创新、用户中心型创新(从功能到体验,从体验到个性)、流程效率创新。先有了电,从电到电灯,从钨丝灯到护眼灯,将护眼灯的层级销售到厂家直销。创新在不同的阶段散发着自己的能量。
工程技术方面,华为是典型的工程技术创新型公司。上万名研发人员,2015年投入90万美元用于研发,自己研发芯片,使得他的手机能做出芯片级的能源优化,而别的手机则只能做操作系统的能源优化。好的产品,是最重要的竞争力。
用户中心的创新:
1、 改变心态:从用户的痛点出发。
2、 从功能进化到体验。衣服开始只满足保暖,后来,我们希望有更好的质量。
3、 满足个性化需求。如何体现自己的风格。
4、 产品场景化+用户交互。不同的场合,我们需要的衣服是不一样的,商务场合需要正式,休闲时光则重视舒适,场景化的运用开始变得有效。
流程效率:提高性价比竞争力。对于流程效率的各种运用,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反向定制“,必要商城的各种代工厂产品定制、红领西服的西装定制、找钢网的钢材反向定制。 明确自身究竟是创作价值与传递价值,如果是传递价值,如何更高效的进行传递,更大范围的覆盖。如果是创造价值,如何做更优质的前端,做好自己的内容?
针对创新红利,或者说产品本身的打磨,我们可以问自己这些问题:
1、 我将如何再工程技术方面(底层逻辑)上打磨我的核心竞争力?
2、 我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满足用户需求后,如何提高客户的体验?如何将体验提升到个性化?我的产品有哪些应用场景?
3、 我可以通过那些方式提高流程效率,减少库存?
全脑红利
创新对于企业而言很重要,企业也需要”养儿防老“,延续自己的基因。
润总说,70%的创新来源于延续性创新,即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因为保持着自己的主要竞争优势,延续性创新活下来的可能性更大。
20%的创新来源于平台型创新,通过平台打造创新集群,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10%来源于颠覆式创新,因为颠覆,所以企业可能会丧失赖以生存的能力,没有发芽就已经死掉了。
三种创新,分别可以运用怎样的方法呢?
延续创新:文化+竞赛+培训。创建鼓励创新的文化,允许不同,允许犯错,开展竞赛与培训,然后持之以恒。
平台创新:创建平台,通过小组或是小微企业的方式孵化。成就百花齐放的平台效应。
颠覆式创新:没有人能掐死自己,所以,试图通过颠覆进行创新,需要设立专门的部门、子公司或是与其他行业巨头一起成立子公司。
四大趋势红利,给了企业发展寻求新的红利机会。作为企业的员工,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去思考,作为个人品牌的主人,我们可以把自己看作一家企业去经营。
首先是全脑红利,我们可以发展什么样的个人品牌?延续创新:在现有能力基础上,做什么样的创新能让我们获得更多的机会?做好手头的工作当然非常重要,当下的工作是我们的主营业务。但如果判断主营业务可以持续的时间不够长,我们就应该抓住当下,主营业务稳定的中青年时期,尝试试错机会,你准备好试一试了吗?
第二点是创新红利。确定自己想要发展的方向以后,我们要如何打磨自己的产品?我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能满足用户的痛点吗?已经被满足的客户需求,我能让用户的体验更好吗?体验已经被发掘的领域,我能做到个性化吗?我的产品可以运用于哪些场景?我能通过什么方式提供更优质且更低价的产品与服务吗?
第三点是流量红利。我可以依托哪些社群,如何获得更好的传播?可以找到哪些IP或代言人为我代言吗?怎么做才能让用户重复购买呢?
第四点即社交红利,怎么做能让用户忍不住发朋友圈?流量传播后,如何让他们沉淀为用户?有什么新的社交红利可以充分运用吗?
1835年,达尔文在加拉帕格斯群岛发现,同一种雀在不同的岛上进化成了不同的样子,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这种雀被称为进化雀。这个世界无论是过去、现在抑或将来,依旧将重演”物竞天择“的进化逻辑,分享来自刘润老师的《趋势红利》,也是希望你我都能看到并抓住一些红利的尾巴,在自我进化的路上走得更高效,成为那只达尔文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