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永远无法阻挡对温暖的向往。

看网综《奇葩大会》的时候,音乐人丁太升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一些歌手,他们以飙高音和洒狗血为美,完全不顾音乐的美感。”在他眼里,中国的主流媒体宣扬的一些音乐观念及审美意识是有问题的。

但其实,主流媒体推给我们的不只有高音歌手,还有娓娓道来的音乐诗人李健。或许可以说,是一大部分人对自己喜欢的音乐的坚持,让主流媒体看到了不同音乐形式的可能性。


李健,永远无法阻挡对温暖的向往。_第1张图片

因为李健的归来,我又拾起弃了已久的《歌手》。

重返《歌手》舞台,李健说“歌唱跟文学一样都是叙述的艺术,作品是第一位的,不能以破坏作品的意境为代价来展示自己的嗓音,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前提,要保全作品。”

他直言对《歌手》舞台的理解:“我觉得在这里,不仅仅是比华彩比华丽,很多时候真正较量的是叙述。叙事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难,因为你要选定一个自己的语气腔调,你的音色如何让人幸福,它有时候更耐人寻味。”

从始至终,他都以一种圆融而温暖的方式,拒绝与这个世界妥协,不刻意迎合,亦不被裹挟。主流媒体的桎梏不会一朝消失,但即使戴着镣铐,他也是自由身。

这个时代,不乏诗,也不乏歌,屈指可数的,是“诗歌”。有人说,李健的音乐是“诗歌合一”。

“我的很多歌曲看似情歌,其实并不是。”他说“如果只写情歌、只唱情歌就违反成长规律,在当下有更需要诉说的主题。”

从“中学时代”的懵懂,到“异乡人”的酸涩,到“风吹麦浪”的纯美,到“故乡山川”的厚重……他描述爱情,体悟生活,也歌颂自然,赞颂生命。

能把诗唱成歌,必是要有一副好嗓子的。

在我听来,李健嗓音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有一种“叙述”的力量。这叙述却不是平铺直叙,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清越激荡,也有“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清雅温润。仿佛是从瀑布到小溪的落差,但奇怪的是,你却听不到这其中的突兀。

犹记得大学时,宿舍的一个姑娘爱听《中学时代》 ,我爱听《异乡人》。很长一段时间,我脑子里翻覆着两句歌词“谁能懂永远,谁能懂自己。”和“不知不觉把他乡当做了故乡。”

后来,他在《歌手》的舞台上再唱《异乡人》,添了新词,旧曲新唱,依然动听,唏嘘的是,这旋律再回不到当年的手机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健,永远无法阻挡对温暖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