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自然农法的神奇四个月回顾

作者:何以兴农

   首先声明,都是大自然的功劳。自然万物都会将自己更快调整到最自然的状态…全息自然农法正是利用了这个变化的规律而把一切复杂问题简单化…

相关数据:50余亩、4个月、3个人、20万(截止当时的总投资)、1片黄土地变成仙境!   

地址:上海长兴岛 

农苑春季生产总结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9c7b8d301016y8e.html?vt=4   

一片黄土地成为仙境的全部过程(五天一张图)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9c7b8d30101giqa.html?vt=4

第一项:建水系,重中之重的“独立可控的清洁水源”

图片发自App

这原本是一片比较老化且衰退较重的柑桔园,为了节约成本,我们要求挖机 分两边取土,并必须一次性到位,即挖出的泥土能扔多远是多远、能开挖多宽就是多宽,深度也最大化。开挖线路也全由挖机师傅自由掌握,原则是尽量保留更健壮的柑桔树。沿岸预留了几个没有完全挖开的排水道,切断外部污染源的流入,水位及排放由人工挖沟掌握。   一切都这么简单化,算是完成了水利工程的建设。水渠全长780米,分布在紧紧相邻的两片柑桔园中,全园特意挖出来三个孤岛及一个半岛,为方便隔离养殖及驯化母本使用。  

第二项:水有了,种植计划开始落地

图片发自App

很快,地下水渗入,装满了水渠,水很清澈,看起来非常舒服。我们则奔赴各地展开猎种工作,各种随缘可采集到的果树苗木、蔬菜、牧草等等种子,只要遇到就只管购入。总面积55亩,预计采集到120个品种,每个品种大致按照基地总面积所分配到单品种植面积的三到五倍购买。也就是说,计划在正常密度上加大了三到五倍。   各种果树最先引入,随即开始就高地而定植,三十余个果木品种各自平均分配到55亩780米两条渠道边的高岭周边。

第三项:种草(蔬菜、牧草优先)-全覆盖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猎种到最后的结果是遇到了150多个品种,加上牧草种子未纳入面积指标的分配,且按55亩种植面积的两倍购入,全部混拌均匀后,开始静等雨天优先撒播(以草制草即全园加大密度先行满覆盖种植牧草)。

图片发自App

第四项:田间管理步道——播种过程中农人们自由踩踏出来的步道,无疑的最人性化的设计。  

图片发自App

栽树、播种、适当整地等等农事活动中,自由踩踏出来的步道再稍加平整,就成了图中的这个样子,左右是弯弯曲曲,上下起起伏伏,前后来来回回,别有风趣,人见人爱。连老板都说:这小路做得真漂亮,都可以收门票啦... ...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第五项:生机静静生长... ... 各种瓜、菜提前育苗近万株并渐次移栽;螃蟹、小鱼、莲荷等等各种水生物引入,有条不紊。 找寻蝌蚪到是显得有点忙碌,也引入了不少,指望它们守护农园呢。 不大的55亩农园,在水、路、渠岭及四周高大防护林的自由分割下,构成了一幅不知道有多大、不知道有多深的“洞天福地”,春天的绿色一天胜比一天,情趣农园的景致就越来越迷人。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第六项:相宜共荣开始呈现 各种植物、水生物共同给力,绿色覆盖了大地,高、中、矮自然错落且生长相对旺盛。养殖计划开始纳入,新一轮的四处猎种工作纳入日程安排。

图片发自App

第七项:都来了,就这么神奇! 周围的鸟、青蛙为什么全落户园区了?是早熟草籽(粮食)的吸引、还是活跃的螃蟹(鸟儿的美食)的诱惑、还是对洁净水源的热爱...暂时不得而知。 蛙、鸟极其背后的蛇、再其背后的刺猬... 这个农园很快活了起来。 一次半夜醒来,从驻地到办公室去上网,出了房门就听见蛙声一片,起起落落,但仔细听来,声音且全部来自我们的农园,深感稀奇。白天,见满园是各种不同的大群小鸟,而且还都是当人走近的时候才会惊飞,常常吓人一跳,其壮观场面令人不敢相信。为此特意到农园周围看过多次,从未发现如此壮观的场景。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第八项:只要是个人,都会感动,还都乐了... ... 农园情趣及景致显现,各种植物尽情怒放,人气便热闹了起来,这花那花也开始竞相争艳。先先后后出产的黄瓜、空心菜、茄子、辣椒、生菜等等,很快让吃客们产生了依赖,时常见到有外人翻越农园四周的围网到咱地里找食,撞上了,就一个劲的只管惊呼“好吃、好吃”,反而弄得我们自己先不好意思起来。   

图片发自App

第九项:集体“草上飞”起来   初期还有点令人感到失望的西瓜、甜瓜、黄瓜、冬瓜、南瓜、苦瓜... ...等等,似乎后期统一了步伐并后发制人,应该是前期土壤相对贫瘠、加上作物根系还未发达起来,导致生长十分缓慢,心想肯定会被杂草盖住或者掩埋,未曾想到,它们集体发力,从杂草及牧草丛中腾飞而出,令人喜不自禁。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第十项:“满园瓜果香、遍地牛羊欢” 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诗酒田园”啦! 置身农园中,空气似乎都是甜的,特别是常有好友造访,边走边聊,别有一番风情。与好友林下对酒,还真别有一番风味,黄瓜蘸酱直接下酒,是真的舒服。馋得小鸟在四周不服气的叽叽喳喳歌唱不休,十分有趣... ... 有图有真相,要么是植物种群的规模不足昆虫们繁育后代,要么是高密度的蛙鸟显得太不安全,总之,所谓害虫都不知道哪里去了,农夫们也为之一个劲的高呼“稀奇、稀奇”。 零星的小危害自然是有,但还真没有遇到灭绝性的危害,而且遭遇危害的作物,是农夫为了自留种而稍有大片集中种植的几类作物。 最大的收获是证实了产量并不会比常规种植低,反而更高,只不过很多植物得靠养殖来转化。 最大的发现是,大大的冬瓜、南瓜以及小小的甜瓜等,既然都特爱爬树,本来满树的桔子,桔树已经累得够呛了,再挂上7、8个大大的冬瓜,弄得我们都有些不好意思呢。 辛苦啦!感谢大伙,为我们成全了这片园子、这片仙境。老板的庭院楼阁及其农副产品深加工计划,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


从建园的第一天开始就知道这些数据很重要,所以,预先固定了18个照相点并定期拍照归档……  下面的这套方案还有3大缺憾:   

1.种子的采集有点“不计成本”的过量;   

2.混播的“浓度”太大,弄得每次采摘都得跑遍全园还遗漏不少,人工成本耗费大(当时是每个品种平均分配到全园而加大了采摘的难度);   

3.步道的宽度不够孩子妈妈(2人)并排行走,客户体验的感受显得有些不足。   

之后,我们的每个品种都固定在“可以记得住”的多个地方,并分别与高矮不同的品种搭配在一起,效果是一样的好。   

种子的利用也采取了事先育苗再移栽的方式,并把最先成熟的苗菜种子(苋菜、苜蓿、生菜、空心菜等等廉价种子)适当加大密度的混播以作为“以草制草”的覆盖物,抢先抢占土地空间预防杂草的猖獗……    

农苑春季生产总结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9c7b8d301016y8e.html?vt=4   

一片黄土地成为仙境的全部过程(五天一张图)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49c7b8d30101giqa.html?vt=4

附:2017.03.28希望下列两截屏能多大家实践全息自然农法有所启发。

很多人共同的疑问就是“这么好的园子为什么没有持续下去”...

唯一的解释就是当有些人“拥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之后,各路诱惑便纷沓而至,投资、政策补贴乃至各路专家们的非议和质疑等等,好多好多“诱惑乃至干扰和破坏的力量”很难让人们“初心不变”,这也是我们长期以来的最大风险所在,刚好让我们的生命沐浴着各种不同方式的反复洗涤...

还因为“这一切都来得太快太快,而当初,我们所有的一切也都还没有准备好...”

特别提醒:   

所有的刻意努力都只会适得其反(易经)...   

凡是若身心不在(不是真心的爱护水土及环境)或者只是过于纯粹的商业目的,自然万物是不会如此显灵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全息自然农法的神奇四个月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