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北京来(小说连载三十)

第三十章

沈姜有个心结,就是下一步怎么往下走。现在已经是个机会,机会难得。眼下人人都知道,创业创业,其实创得就是人。还有一种说法,叫创业就怕一个人。而且公司内部都是自己家人也不妥。
他先后想过无数办法,譬如和老同学合伙,譬如叫年龄正当,也是毕业于名校计算机软件专业,且正在单打独斗创业的侄子合伙。甚至,他曾一度想的非常好,为尽快铺开项目业务,干脆同步在具有资源的长三角,设立一公司,大胆打破常规,硬着头皮上,有条件上没条件也上。于是,他已经在去年委托苏州一财务中介公司,花了四五千块钱,注册了一家网络公司,作为配合北京公司的分公司。嗨想到这里,沈姜感慨万分,现在注册太简单了,而要想撤销公司,简直太难了。他心里还有一个难言之隐,就是他不仅仅在苏州注册了新公司,而且在北方的另一个城市,之前已经有个公司,都那么空置着。这么多年,光出不进了。他有点不服,但实际上暴露了他对创业和企业管理的隔膜。也就是说,他在做企业上其实一点也不擅长。可他偏偏想在这上面做成。他终于悟出了一点,这点也是唯一能救他和企业的出路,即寻找合伙人。
这两天他在等冯未未的回话。等冯未未的什么回话?其实连他自己都觉着仅仅是一种没事找点事。他真的挺茫然,不知该如何往下走,关键是没有了往前走的支撑,就是钱。
来鹤和冯未未基本上都属于才气内敛的书生。虽然他们也都在社会上打拼多年。他们看中的沈姜,也许也是以为,不仅沈姜的项目还算有前景,而且,可能资金,起码的启动资金有,因为看上去,沈姜起码有四十多岁了。中年人多年积累,一定有些积蓄的,否则,拿什么去创业。
实际上也是如此。
沈姜已经是多次创业了,他悟到这点的时候,似乎有点迟了,但他相信自己没有止步。甚至他为了不让自己太落伍,最后将项目定位在移动互联网。但还是慢了。
眼前的北京,已经是冬寒渐现的季节。窗外那片茂密得野生野草,活脱脱变戏法一样,把整整一夏天,像织纺在一大张绿色毯子上的草地写生,再也不会褪色,或者移走了。没想到,寒意说来就来了。窗外,不知道什么时候,裸露出的一块一块泛黄的硬土,和矮下去一大截的黄绿色野草为主,黄土和黄绿色草默默相对无语。
他出神地观察了一遍周围,忧郁的眼神里,刮过几片槐树叶,就像从画面上刮下来。
他拉开前后推拉的窗户,想着给冯未未发微信。手停在空中,舒展开又合拢着手掌,一张一合张张合合的样子,像跃跃欲试郁郁寡欢的掉队的大雁———不知道该去追赶队伍,还是安于现状。他终于把几次编排修改的文字发出,微信上的白纸黑字,瞬间变为绿纸黑子,这片包围着字的绿草地,飞出去了。他给冯未未发了微信。


我从北京来(小说连载三十)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从北京来(小说连载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