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你就是最好的

2016年5月25日,杨绛先生去世了。

说实话,起先我并不十分了解她和他。只记得高中语文课上,老师用“伉俪情深”形容他们。不知是出于跟风还是好奇的心理,或许都有,当天下单买了他们的书回来拜读。

利用一周的时间读完了杨绛的《洗澡》和它的续集《洗澡之后》,还有读了一小部分的钱钟书的《围城》。最先打动我的是这样一幕,《洗澡》这本书的扉页上赫然写着“书名题写钱钟书”,而《围城》这本书的扉页同样写着“书名题写杨绛”。即使是百年之后,也能让阅读的人莫名地窝心和感动,这场恩爱秀得让人钦羡,我想这就是秀恩爱的最高境界了吧。

图片发自App

我眼中的你就是最好的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杨绛在《洗澡之后》的前言中说《洗澡》这本书本没有主角,描写的本就是一群接受思想改造的知识分子,但书中刻画的姚宓和许彦成深受读者喜爱,便被当成了主角,改变了原书的性质,为防止后来人曲解作者本意添上烂尾之作,倒不如自己写个皆大欢喜的续集,这才有了《洗澡之后》。




有人说,书中的姚宓是寄托了杨绛对在政治运动中饱受折磨而死的妹妹杨宓的哀思,而许彦成的人设则有一半是钱钟书的影子。

其实,我倒觉得许姚更像是写他们自己。

“最初他们不甚相熟的时候,他们的眼神会在人丛中忽然相遇。”

许和姚在北京“文学研究社”的成立大会上相遇,“忽然她眼睛一亮,好像和谁打了一个无线电。”

杨绛和钱钟书相遇在清华园,她觉得他“蔚然而深秀”;他形容她的清新脱俗是“颉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

许和钱都是博学的才子,同样的不善言辞;姚和杨都是出身书香门第,温婉内秀,知书达理;又都恰好在文学上有共同的爱好;恋爱时,也都常常选择书信抒发情意,等待回信的焦灼难耐,翻看书信时的怦然心动;姚之于许,正如杨之于钱,他们之间的爱情,融合了心有灵犀的默契和坚守,无需多言;他们把初见时的美好呵护至长眠;只不过许起先是真的结了婚,和追求他的“标准美人”杜丽琳。

最懂钱钟书《围城》的杨绛说:“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多年前,杨绛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从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钱说:“我和他一样。”

杨说:“我也一样。”

可见,钱杨夫妇实在享受着他们在小小围城中的点点滴滴,不曾想过出逃。

其实,我幻想过的最美好的婚姻就是多年以后你的不后悔。只不过向来缘浅。



说实话,我不喜欢后来《洗澡之后》的结局。

《洗澡》的最后是,许彦成夫妇搬家,姚宓灯下送别的场景。想到一别之后再不相见,暗自落泪,无语凝噎的凄婉远比皆大欢喜更加深入人心,这种发乎情,止乎礼的纯粹感情才会得以升华,也会让人由衷钦佩,对这种克制的爱肃然起敬。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先生最开始就没有写“有情人终成眷属”这种结局的原因。

读完续集,我倒是更偏爱杜丽琳了,她简单直率,爱许就跟他求婚,对许的要求只有一个,永远真诚,永远说实话。明明是被辜负的那个,对外却还一直维护着许,但许却不领情,以至于到最后连对她的亏欠都丧失了,竟然被姚说是“肤浅”的人。真是为她愤恨,好在先生给了她一个共患难的叶丹,希望她从此能快快乐乐地生活下去。这也算是个完满的结局吧。

虽然大家对《洗澡》和《围城》的评价褒贬不一,也有人说杨绛的《洗澡》比起钱钟书的《围城》差远了,但在钱的眼中,她就是“最才的女,最贤的妻”。

余华笔下的福贵,用他的一生诠释“活着”的力量;杨绛先生亦如福贵那般,她说:“1997年早春阿媛去世。1998年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现在,只剩下我一个。”她还说:“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岁月终归顺遂了这位饱含风霜的老人的心愿,让她和心心念念的爱女、丈夫团聚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眼中的你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