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记:并不是打广告也不是安利,今天恰好在写成长会2018的问卷,随手po了上来。我不向我的任何读者推荐这个社群,但我可以说的是,帮助我头一回矫正三观的,是Scalers无疑了。
至于有吃瓜群众点进来了?那说明我标题党的还比较成功xD
1.你为什么要选择成长会2018?
16年4月第一次加入成长会,是19个年头里自己独立做的最大一笔消费/投资,但是余下的七个多月里自己的执行力度可以说是非常的差,除了听力做到了持续行动,其他基本上都凉了。最终在年末涨价的时候没能正确的处理好信息,加之对自己的失望,没有选择续费17年的会员,当时在跟S退费的时候说的是“等我行动力强了,我再回来玩。”
17年自己的认知水平有了比较大的提升,但马上今年就要过去了,扪心自问相比16年,的确,是有了一些突破,但在“持续行动”这四个字上面,自己仍然不能给自己及格分。
当初做决定的时候首个出发点是自己的造血能力不够强,还是需要看一看其他优秀的小伙伴是怎么做的,而这里不同于其他一些平台上部分人群的浮夸和形式化(虽然近来观察到的情况比原先要好),所以选择回到组织里来,跟更多的持续行动者相遇。
2.你怎么知道Scalers的,有什么故事可以讲?如果没有的话(我相信以后会有的),就讲一个你最满意的成长故事。
认识s源于他的《大学生上课为什么要好好听讲》,不能说颠覆了三观,但完全可以说是刷新了认知,那篇文章写的可谓是入木三分鞭辟入里。之后又发现他在口译方面的成就和研究,在社群外利用笔译小组的训练材料练了一段时间后决定加入成长会。但我之后就开始不停的犯错误——并不是看了s的文字,加入了几个小组,就能实现自己的成长的;成长帖不看不写(先前不按时按量,之后就没有下文了),笔译小组不按规定打卡——感觉自己做了就行了,没有开帖子按标准来,最终行动量下降,自己也被清退了出去;唯一有所收获的是听力方面,保持了比较好的训练量,虽然最终没有选择小组上的升级,但自己的能力的确获得了提升。
其实回忆自己的2016是比较痛苦的一件事情,因为它让我不得不面对那个“间歇性凌云壮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的自己,但可能本来,面对错误并吸取教训就是成长不可省去的一部分。所以只能痛定思痛。
描述一下我在成长会2016的状态可能就是“眼高手低”,觉得自己有些事情能独立做好,不愿意走小组的形式,然而实践证明远非如此,当时就反复问自己,“如果能做好,为什么又选择来这里呢?”最后在这种心态错位中,把自己的成长不了了之了。
17年在成长会外的变化/自我成长的实现,算是要感谢运动这个事项,起源是单纯对当时肥硕油腻自己的满腔不满,最后跌跌撞撞坚持了下来,不经意间培养出了持续行动的能力,并把它发展到了写作和早起上。
但17年出现的问题在于对主要矛盾的认知不明确,导致了自己迷失了生活的重心,大半年都没有好好学专业课。
同时还在减脂遭遇瓶颈期的时候养出了暴饮暴食的坏毛病,虽然现在已经极大的改善了这个问题,但“持续行动”这个事项,最终在我的17年停留在了二阶——五点半起床超过100天,千字日更只连续完成了58天。而且这两项记录在随后的时间里,并没有能够被刷新或者打平,我退回了一阶的境界反反复复。
有满意的故事吗,可以说有,也可以说也没有:有,是因为在正常人眼里这的确算是一个励志故事;没有,是因为我并没有持续的把饮食和身材控制好,进而无端的浪费掉了很多时间。
还有一个就是自己因为写了一篇关于《穷查理宝典》的读书分享,被北京的一个读书会邀请去了当分享嘉宾自己内心里不是特别认可这件事是因为被发掘的基础是自己当的是知识的二传手(文中的主要观点源于《逻辑思维》),它并非源于我的思考所得,所以心里其实有一种“自己不能完全配得上那张讲台”的感觉,(虽然去了以后,其他嘉宾的发言使得这个观点有所改观但它并不能抹去我并非全部原创的事实)。
小结一下:每次回答成长会的问题时,内心里总是会比较痛苦,会对过往和现状不满,但这次不同以往的是,这次没有对现状的不满。
李笑来老师说:>“现状是过往的积累。”
虽然自己这一年的状态有起有伏,但站在当下的这个时点,我觉得自己正在努力地,在这条名为成长的路上前行。
希望能够在前路看见同更多优秀的持续行动者相遇。
(不知道会不会因为跑了“一个 最 满意”的题,而被s记住xD)
3.你想在成长会2018年收获什么 (让我看看你的预期是不是合理……)
1.全新的更高级的“造血系统”
自己在,公号后台和朋友圈里,都有被贴过“正能量”“励志”
诸如此类的标签,也很荣幸的成为了一部分人的榜样/目标;但我内心里深知的是我就算是优秀,就算是励志,也只是在某一个时间段完成了,这个时段还不够长,自己的能量,还不够强。
有一位前辈对我的公号评价是“这里是你的精神部落,你的关注者都是你的粉丝,所以你无论在哪个方面,健身也好英语也罢;都要做到前列。”
所以如果外界有对我积极正面的评价和期待,那我希望自己能够配得上这些赞美。
顺着这一点说,并不是在乎自己在外界的形象是怎样的,那属于“表现型人格”,是自己新年里需要极力避免的,而是一种自我要求,我希望自己能够拥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吸引到志趣相同的小伙伴一起前行,像S这样。
2.扎实的翻译能力
憧憬艳羡向往做白日梦有什么用,扎扎实实的在群里练。希望两年过后通过积累下的足够的训练量,自己也能成为游走在口译世界的财务从业者。
3.保持对S观点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6年的时候算是比较崇拜Scalers,都不愿意share出去要悄咪咪的藏起来的那种,以至于很多成长会的分享课都只顾照单全收,听完了既不思考也不行动。是为学而不思则罔了。
18年,力求“想到知道,且做到。”
如上,未来诚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