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打卡day52】弱小的民企

内容:《激荡三十年下》2006

2006年,是资本的盛宴,是外资收获的年份,也是国有资产大幅盈利的年份,却是民营企业萧瑟的一年。

这一年,中国资源行业的企业,中石化等大型国有企业纷纷上市,同时因为收益能力良好赢得众多跨国资本的青睐,使得这些公司纷纷投资,购买这些公司的大量股票,事实证明跨国资本的选择没有错,这些上市的中国大公司在随后给跨国资本带来了按亿计算的利润,市值也在,而且这些公司并不满足与投资能源行业,在接下来的银行上市的狂潮中,他们纷纷大笔投资四大银行,而年终这些刚刚上市的银行市值也证明了跨国资本的选择没有错。

除了通过投资获利,跨国资本还亲自到中国赚取金钱,他们或是与中国企业合资办厂,或者是通过收购民营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与本土品牌角逐,抢占中国这一巨大市场。

不过,如果是在平时,跨国企业要想收购民营企业达到进入中国市场的目标往往比较困难,但在2006年,却易如反掌,甚至有许多民营企业家着急着出售手中的企业。

当时,在许多中国企业家的会议上,听得最多的是“最近又有谁打算卖企业了?”而不是其他语言,这是当时的企业家所能选择的唯一出路。

事实上,民营企业的地位一直非常弱势,但独立观察民营企业的发展,却又可以发现他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从60年代初,民营经济被视为资本主义经济,遭到疯狂打压,到78年改革开放慢慢抬头,到92年的允许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再到2002年的国退民进,可以看见民营企业是越来越好的,那为何说2006年,许多企业家都在卖企业呢?

其实并非所有企业家都在出售企业,这种频繁地出售企业,只发生在以资源型企业为上游企业的下游企业,他们迫于国内形势,不得不出售幸苦打拼起来的企业。

这些下游企业,往往要依靠上游企业提供的原来生产出售,但这些掌控这些资源的上游企业往往是国企,垄断了整个行业,对原料的价格也就可以坐地起价,这就增加了下游企业生产成本,即使国家发文明确限制,也起不到降低价格的作用。

面对上游企业的漫天要价,下游企业不得不将产品以更高的价格售出,这就导致了经营愈加困难。或许有人会说,为什么下游企业不自己去开发资源呢?因为政策不允许,这些企业得不到相关许可证,只能采取购买的形式。开采不到,买又太贵,这就导致企业经营困难,不得不选择出售这一条道路,但为了偏偏卖给跨国资本呢?因为相比国企,跨国资本的收购价格往往比较高,而且也能为公司带来更高水平的管理经验以及相关的生产技术,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而漫天要价,也是这些垄断性企业一个重要的利润来源。

你可能感兴趣的:(【共读打卡day52】弱小的民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