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八零(连载)——咖啡

我的第一杯咖啡,是初中的时候,雀巢3+1的速溶咖啡。

那时候为了中考,睡眠是不足的,每天在一堆考题里缠绵悱恻,想自拔都不能自拔,因为只有这样,那个用红笔打下的分数才够体面。每天回家一包3+1的速溶咖啡就是必备品,为了能让我在晚上11点前不至于沉入题海之中。速溶咖啡,服务的是大众,口感上就是甜,但那股香气还是很逼人的。

到了高中,依然喝着速溶,雀巢喝腻了换麦斯威尔,为了能让自己亢奋的时间更久些,从回家喝咖啡,到吃完晚饭后大约七八点喝一杯。有阵子,小心脏不太乖,不敢多喝咖啡,随之而来的瞌睡虫,总是不肯离开我。我也只能在晚饭后打个小盹儿,以替代咖啡给我带来的醒脑效果。

大学,可能是我喝咖啡喝得最少的时候,少了升学的压力,咖啡似乎变得似有似无。偶尔去一次星巴克,觉得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对于学生来说,星巴克的调性似乎有些高端了。但偶尔吮吸一口拿铁的味道,还是很让人向往的。这时的咖啡对于我来说,更像是犒赏自己的礼物,没有了速溶咖啡得过分甜腻,拿铁里咖啡与牛奶和奶泡的交汇,似乎更接近我喜欢的味道。

毕业之后,工作至今,每天不断的就是咖啡,难以割舍的也是咖啡。比起曾经当做“兴奋剂”来延缓睡眠到来的饮品,此时的咖啡与我而言更像是位朋友。最近口感若是不喜太腻的,就喝拿铁,觉得需要有点“幸福”的味道,那就喝摩卡,我不爱奶油,所以有的时候会麻烦让店员帮我去了奶油。工资渐长后,星巴克好似变成了常去的店。

真正让我爱上咖啡的,是两次旅行带来的感受。三年前去的意大利,几乎天天早上一杯咖啡,有酒店提供的免费咖啡,也有路边随便走入的咖啡店。记忆中没法略去的,是在威尼斯的一家咖啡馆,一杯espresso、一个羊角面包,坐在露天的位置享受着春日的阳光播洒在我的全身和我的早餐上。入口的expresso苦涩,却没有恼人的酸味,深度烘焙出来的豆子经过磨碎、碾压、蒸汽的洗礼变得香气袭人,即便入口有些苦但也是一杯好得可以和当时好天气相得益彰的美味。一小杯espresso带来的不止是赶走了接下来旅途奔波的疲劳,还有一天如沐春光的好心情。

去年年底,和朋友任性地走了一遭首尔,临行前有个来自友人的分享:韩国的咖啡随便哪家,真的是随便哪家都很好喝!我们起初并不当真,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在首尔精挑细选咖啡店,直到归途前,不知道该选哪家,因为真的每家都很好喝。不论是美式还是拿铁,一天喝上两三杯,早已经不是为了提神醒脑了,仅仅是不想错过“每家”的好味道。

有人曾问我,为什么你总是喝美式,没什么变化。我的理解是,美式适合自斟自饮,就好像我坐在咖啡馆沿街边的座位,我就会不自觉地点上美式,因为此刻的心是独处的、平静的,工作时我也多半是以每天的美式开始,因为要忙活着生计,这是条独行的道路。但和朋友一起,在周末的下午约个下午茶,我就会点上喜欢的咖啡,也许是拿铁,也许是摩卡,就好像朋友之间会有交集,如同espresso和牛奶、巧克力酱、奶泡的不同配比,这是一曲合奏,让你觉得轻松、自在。

因为咖啡,我真的结实了不少朋友,同事间一起下楼买个咖啡,久而久之不仅和同事混熟了,还和咖啡店的老板混熟了。你来我往间,大家有着彼此的爱好,有着共同的真诚,一拍即合后哪怕不常见面,依然能保持着最初的那份感动。就好像至今我还是贪恋那一杯昨日清晨阳光下的espresso和一个羊角面包,约一只贪嘴的鸽子和我一起闲散度过一天的早晨,这是一丝自由的气息,也是一段与自己共处的短暂休憩。

一杯咖啡 一段独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记忆八零(连载)——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