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正经的斜杠青年

做一个正经的斜杠青年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最近有一个词很是风靡,叫做斜杠青年,百度是这样解释斜杠青年的:斜杠青年源于Slash这个单词,出自《纽约时报》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通常在介绍自己时会有好几重身份,这之间便用斜杠分开,比如作家/教授/自媒体人。

例子中每一个头衔都显得很正经,但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的身份却跨度很大,大到让人觉得他干得不正经或者不可能。比如说田亮,曾经的运动员、跳水冠军,到现在的演员、歌手,虽然田亮的身份跨接经历无从得知,但细想其中必定深藏着挣扎与心酸。更不必想那些同时有几重身份的人,是如何在多个维度间自由跨接的。

更为重要的,是家人会质疑你:为啥弄这弄那?有精力把工作搞好呗,真是不务正业!

其实用我的亲身经历来讲,多重身份,真的不是一个那么容易实现的事儿,你需要付出超出别人几倍的努力才能获得这个称谓。

1、2010年我毕业去了发电企业,我的本职工作是一名运行员,这个工作待遇中等偏上,后期就是熟练工,工作不累,有一点就是要接受倒班,休息时间稍多一些,当时不太满意,但骑驴找马一直是我的原则。

2、先是混沌地过了两年,之后认识了我现在的老公,当时意识到自己再这样下去会荒废青春,我老公对于一切我想要学习的东西都会表示支持,于是在2013年初,我自己学习了制作手工皂、润唇膏、护肤水、纯露、润肤乳、洗发液等等的东西,并同时开了网店。说实话第一年生意差极了,我都没想再干下去,但真正的转机发生在两年后,这期间不知道我靠什么一直坚持下去,大概就是兴趣吧。我经常夜里两点下了班之后去看我做的皂有没有成型,一个下午腰酸背痛地去观察各种配比后的效果。

后来有一天,我的库存全部售空,而且是一个人买的,接着第二个、第三个。我也不知道那段时间发生了什么,好多人都会从我这里拿货卖给更多人,虽然每次都不多,都是几百几千块钱,但我忽然又找回了信心。

必须说产品在一段时间内卖的非常好。但后来因为一些液体较多的产品我不愿加防腐剂和需要冰箱保存的问题,有些顾客嫌麻烦没有妥善保管,夏天温度高时很容易变质,对于负面的评价我选择了尽量解释,顺其自然。有很多没有耐心了解我产品的人,他们离开了。

但现在依然会有一些人,主动来问我:你最近又做新东西了没?或者你那里还有没有某一样产品?这样我就会觉得很欣慰。只要你喜欢,我就想把它做得更好。


2、13年9月份我参加了注册电气工程师的考试,第一年基础通过后,就潜心准备专业部分。考这个证是我当初大学就有的梦想,后来虽然我做了运行员,与电气设计毫无关系,但没关系,我一直有这样的梦,于是买了一箱子书,在那个酷热难耐的夏天,在没有一个导师指导的书桌前,我一页页、一本本地翻阅。不知道多少次,前路依旧迷茫的挣扎中,我想放弃了,但总是在那个关头,我多坚持了一次。后来那个难熬的夏天,后来真的让我熬过了。其实我只是比放弃多坚持了一下,把困难又多解决掉一个而已。这件事不仅让我获得了更多机会,也让我相信,那些看似无法逾越的鸿沟,最终会被汗水填平。到那时,我们扬着帆就能到达彼岸。

4、大学时我读的是理工科,毕业后我做的是运行员,考场上我是一名注册电气工程师。但当我想再深入学习时,我内心的呼声是MBA。有导师会问我:你大学时学的是工科,为什么研究生选择了管理?因为我喜欢管理学并对商业运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为我希望自己的知识有更多的维度和跨越,又有谁说过跨越不是一件好事呢?

所以虽然前期我一直在准备电气工程师的考试,也有同事告诉我辛苦复习两年没考过的结局,但我在时间紧急的情况下依然考了全校前五名的好成绩。

并不是想强调自己多厉害,而是我真的一直在努力奔跑。你问我,你想去哪里,我并不知晓,但我知道我要去的就是一个个前方。有人会问我,你做这个是为了什么?有什么好处呢?其实我也不清楚它会产生怎样的即时效应,我也不懂它会给我的仕途带来什么,但我就是想向前走呀,没关系,你觉得不值得休息就好,我多做一些也不会觉得累,仅此而已。

做一个正经的斜杠青年吧,或许我不知道学了某一项技能后能否立即变现,甚至不知道会不会有用,但当下次妈妈说你不务正业时,请保持严肃,告诉她:妈妈,我一直在做正经事,在做我现在喜欢的事,你难道不喜欢我变得更专注更努力吗?我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看剧打怪和偷菜上,但我只是想,用自己的勤奋,不断前行,去看到更多的可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一个正经的斜杠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