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TEDxUESTC新成员的信

新一届的TEDxUESTC的成员你们好,我叫刘思宇,TEDxUESTC的发起人之一。很难想象这已经是TEDx科大第五次举办分享会了,当初的一个小小想法变成了大家一起为之付出的一件事,这件事本身就足够让人激动。

作为观众,我全程看完了整场活动, 有一些想法想跟大家交流,以避免一些我们遇到过的“坑”再次被大家遇上。

内容:

毫无疑问,一场高质量的分享会,内容是最最重要的。内容的好坏,涉及到两个方面: 主题和嘉宾 。

这次的主题叫【走过】,说实话我觉得太宽泛了,看到的第一眼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会讲什么。把名字取的宽泛一点,的确可以省心很多,因为这样所有人都是我们的目标听众了,我们可以请的嘉宾也几乎没有限制。所以,TEDxUESTC第一届的分享会就叫【精神世界的先行者】,够宽泛吧,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一个坑。一场活动的主题,不该是为了轻松办一场活动而取的一个名字,而该是跟这个社区匹配最好的一个主题。举几个栗子,比如TEDxFutian的【我是深圳人】、TEDxBeijing的【非传统】、TEDxGDUFS的【life is art.艺术活】。同性恋主题可以用【 雌雄同体】,程序员群体可以用【DEBUG】。把视野聚焦,看似观众少了,嘉宾少了,但方向明确了其实做的事就很简单了,找到合适的人。活动也会因此变得有态度,有个性。

主题定了,嘉宾就大概有了方向。可以列一个目标嘉宾列表,在找他们沟通之前先做一些功课,看看他们和本次主题的匹配度。嘉宾来源,最主要的还是通过各自的人脉关系和互联网。A4可以提供很多艺术方面的嘉宾,施颖可以提供音乐方面的嘉宾,技术类的很多学长都可以推荐大牛,最重要的还是嘉宾的内容和主题的匹配度。这是第二个坑,决定最后的人选的时候,不要在乎这个人是名气是不是很大,是不是一开始就在联系对接而不忍拒绝。我的建议是,不要在跟嘉宾接触的一开始就不给自己留余地,这只是双方互相了解的开始,如果主题不匹配再好的内容也不要上。即使最后没有成为我们的嘉宾,还可以介绍给合适的TEDx组织。(顺便说下勾搭其他的TEDx并保持良好关系的必要性,除了互相借助经验,合适的物资,嘉宾也可以共用)。人选定了,就需要和嘉宾不断的对接,不断的磨合。介绍TEDx的演讲规则,帮助提炼演讲的内容,针对性的提高某一方面(比如演讲技巧)的效果。跟嘉宾的接触过程中,don‘t be shy,一切都是为了最充分最好的演讲效果。这也是体现专业度的地方,嘉宾会因为你的认真而更严肃对待这次的活动。这次育碧游戏设计师的内容非常棒,如果演讲技巧再好点,他的分享会很成功。

关于活动策划的一些技巧,已经有人做了很详细的整理,附件可以参考。

说说这次活动看到的内容方面的问题。1、走哇和Vzool的嘉宾广告成分太浓,抽奖环节基本失控。 打广告,或者赞助商担任嘉宾,都是TED官方的禁忌,这样首先会损坏这个品牌,也会让分享变得不纯碎。并不是说商业嘉宾不能请,但是演讲内容一定要分开,走哇的分享基本就是一个品牌介绍会。2,西财老师的分享,ppt基本没有用,但其实很多地方是需要合适的背景图片的。

活动流程:

一场活动,观众直接看到的会有两部分。演讲的内容和主办方的活动流程。流程包括签到,入场,主持,灯光&PPT的控制,奖品发放(可选),结尾致辞。有时间的话可以彩排一次,没有的话,要提前准备充分,提前进场过一遍,在相应的控制点位安排人手。 每个地方都很细很小,做的好了大家会觉得自然而然,但一旦出了一点差错却会被放大而给人感觉准备不充分。 唯一的建议就是预演,在脑子里预演,跟嘉宾预演,在现场流程预演。如果有嘉宾有中途的演出的情况,还要提前调音,是否要高脚凳,扩音器,话筒数量等等。

说说这次看到的活动流程方面的小问题:1、抽奖环节要提前设计好,这次基本把控场交给了嘉宾。对于抽奖这件事,我觉得如果环节没有准备好,嘉宾突然要求给奖品,那还不如直接拒绝,毕竟内容才是这个舞台上最重要的东西。2、主持妹纸很漂亮,自信,普通话也很好,不过自然一点,结尾点评灵活一些,舞台效果会更好。主持人相当于主办方的代言人,暖场,掌控节奏,丢包袱,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不过坦白讲,这是TEDxUESTC分享会上最稳定的主持人了。我也主持过一次,效果不堪入目。3、现场准备充分,比如keynote的ppt的展示,演讲的倒计时,嘉宾的PPT在600人报告厅屏幕宽度上的展示效果。每个细节都体现策展人的专业度,也都可能对嘉宾的演讲效果产生影响。4,没有嘉宾和策展人的大合照。其实这里还可以用自拍杆跟所有的观众自拍互动,会是很好的话题传播点,也会显得活动很high。这次没有一个nice ending。

宣传:

第三个坑,这一直是我们的短板。除了第二场100人的报告厅做的分享观众爆场,基本都是票发完了,但是人永远到不齐的尴尬场景。不要过于高估观众对于活动的热情,拿了票结果睡过了或者去自习去陪女票陪基友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如果600张票的限制,那就当成有700个观众来宣传。我的建议是,提前预热,尽早开始用展板,X展架。如果有关系,可以试试把之前的TEDxUESTC的分享视频在寝室楼下的闭路电视上播放,末尾再带上最新的活动预告。也要提前在公众平台(微博,微信)提前预热嘉宾的信息,这也需要充分挖掘嘉宾身上的话题点才能形成传播。采用活动倒计时也是个很不错的做法,线上可以从半个月开始倒计时。线下,可以用纯黑或者纯红的TED元素做倒计时的背景板,连续一周或者十天的视觉轰炸会让很多同学产生好奇,这到底是什么高大上的活动。

每一个点都会很繁琐,但真正做下来很有很大的收货。对接嘉宾,可以接触到很多演讲技巧和表达技巧,甚至还有机会跟嘉宾有个私交。场控,可以涉及到对很多细节的把控和整体布局能力。也许你不会觉得有太大的改变,但是这慢慢会是你能力提高体现的地方。

看不到的也想说说,后期处理:

后期的活动资料整理和review会形成第三次传播。各个嘉宾的现场照和视频,嘉宾会帮着传播,同学也会转发自己喜欢的演讲。给嘉宾的感谢信也是必须的环节之一,看似很小的细节,其实体现了主办方的综合素质。每个人都有时间成本的,嘉宾更是这样,能抽时间来为一场公益性的分享准备,排练,演讲,主办方应该表现出足够的谢意和敬意,也要坦诚自己的不足。

这里面也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货。我们的长期赞助商A4其实就是我们的第一次分享会的嘉宾,结束之后我们请嘉宾吃饭,聊天的时候A4馆长孙莉女士当场就给我们保证以后每次活动1000的无偿赞助。每一次的活动,之前合作过的嘉宾也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多的帮助。

最后,再聊聊情怀。

第一次的分享会上,我们有一段话:

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典型的理工科学校,学校以理工科专业见长却少了人文气息,学生的接触环境相对单一。TEDx以多元化的开放舞台与学生直接对话,嘉宾分享在各自领域的所感所想以及自己的精神感悟,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更多的关于生活本身,关于自身的深层次思考和发问,以此完成对自我的再认识。我们期待的是学生能以一种开放,自由的心态去接受新的观点,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的生活,最终成为另一束光照亮更多的人。

这很大程度上代表我们几个人最初的想法,为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这个小小的社区带来点什么。西西弗书店有一句slogan:参与构建本地精神生活。我们在做的也是这么一件事,因为我们的存在,为科大相对geek的环境中带入更丰富的元素和思考,分享值得分享的想法。

说改变世界太大,哪怕改变一丁点也会显得贪心,那从UESTC做起呢?我们都有这个潜力。

最后有一些网站和帖子也想介绍给大家, 我们一点也不孤单。

http://tedxyue.com/tud_v2/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457180

你可能感兴趣的:(给TEDxUESTC新成员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