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教练能否成为中国男篮的救命草?

早在一个多月前,媒体就报道了下一任中国男篮主帅将从三名外籍教练中进行选择(戈尔、佐罗斯、斯帕希亚)。最近又看到报道说,如果姚明成功当选新一届篮协主席,马布里将很可能成为新一届的中国男篮主帅。

先不去讨论这些消息的可靠性,回看中国男篮历届主帅中,确实有几位外籍教练担任了这一职务,也取得过奥运会男篮第八名的成绩,当然奥运会第八名已经是我们国家男子篮球队在奥运会这个舞台上取得的最佳战绩了。这个成绩除了哈里斯、尤纳斯拿到过,国内的教练只有宫指导一人率领男篮打进了前八。

中国篮协对于主教练这一职务看的还是挺重的,也往往乐意把一些问题的根源归咎于此。除了钱澄海老爷爷与宫指导担任过两届奥运会男篮的主教练,其他主帅都只担任过一届就一去不复返了。无论外籍教练还是本土教练,从宏观角度看这并不是影响中国男篮竞技水平的主要因素。

外籍教练能否成为中国男篮的救命草?_第1张图片

如果硬要从教练员的层面下功夫,那首先应提高的是我国基层教练员的执教水平和专业素养。

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样,从小学到大学或许都有过校队的经历,教练的水平怎样我们心知肚明。出现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是这个层级的规范性比赛太少,校队根本不需要多么专业的教练就可以应付过去。另一方还是没有钱,如果学校的领导不重视,家长不重视,即使有比赛可以打,没有资金的支持,仅凭兴趣爱好,教练员是很难维持下去的。

教练员、队员的补助少,动力肯定会相应减小。所以,看似十几亿的人当中真正能静下心来干这件事的人并不多(教练和队员都是如此),仅仅依靠体校去输送人才那是远远不够的。

在很多运动领域,我们的运动人口基数其实是少得可怜啊。虽然同样都是以娱乐、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可放在我们这里,好像真的就只剩下娱乐了!青少年整体实力的衰弱,才真正让教练员在选择队员时头疼啊。没有队员可选,教练换的再频繁又有何意义呢?

外籍教练能否成为中国男篮的救命草?_第2张图片

更有意思的是,有时候主帅想选的人就是偏偏选不上。

每四年一次的奥运会,最终只能有12名队员入选最终的大名单。每一家的俱乐部都想让自己的队员进入到这个名单中。因为这确实是一个提升自身实力与见识的难得机会,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赶上。

丁彦雨航、翟小川等国字号球员在参加完里约奥运会后,在各个方面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一名球员的自信心)。所以,这个名单最终的决定权并不在主教练的手中。

这样就会产生一个基本的矛盾,大家都知道每一名主教练都有自己的篮球体系和哲学思想。而选择什么样的队员恰恰都是围绕自己的体系去搭建的,哪怕即使是板凳球员,也直接关系到球队的整体层次与水平。如果主教练的团队并没有最终选择的权利,产生的影响是没法用数字计算出来的。

无论最终的主帅是谁,其实我们更想看清的是高层领导的决策能力。到底有没有抓住主要的问题与矛盾,还是简单的应付了事。时间耗光了,资金也花费了,本质的问题有没有解决掉呢,大家都看的清清楚楚。

你可能感兴趣的:(外籍教练能否成为中国男篮的救命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