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块广告牌》斩获奥斯卡:做一个“与全世界为敌”的母亲

/1/

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获奖的是在《三块广告牌》中出演母亲一角的Frances Mcdormand。

故事发生在80年代的一个美国小镇,一位离异的母亲在惨遭奸尸的女儿死后半年,因为警察的“不作为”而租下了三块广告牌,红底黑字写下了三句话:

“强奸致死”

“凶手仍然逍遥法外”

“怎么回事,威洛比警长?”

她希望通过用这种激烈的方式,强硬地督促警方尽快破案。她公开与警方叫板,和前夫闹翻,只是为了给女儿换来一个真相。

这部电影《三块广告牌》,获得了今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豆瓣评分高达8.7分,应该是今年最值得期待的外语类电影。

如今的奥斯卡,已经和90年代的黄金时期远远不同。在那个连《肖申克的救赎》都获得不了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年代,佳片云集,是电影最好的时代。高中和大学的那段时间,每年的奥斯卡电影我都要想方设法去完整看一遍。而如今,却鲜有能让我特别喜欢的了。《三块广告牌》这样优秀的影片,真算是少之又少。

因为这部电影去年已经在北美上映过了,于是我今天在youtube上付费看完了全片。

/2/

以母亲的身份,看一部描写“母亲”的电影,于我是一桩新鲜事。而我,到现在还没能从那个母亲的角色中走出来。

在《三块广告牌》里面,我们看到了一个很不一样的母亲。她是个桀骜不驯的人,不苟言笑,做事直接又凶狠,绝不受人摆布,但她的内心支离破碎,支撑她走下去的除了愤怒,还有对女儿的后悔和爱意。

她和所有脾气暴躁的母亲一样,跟叛逆期的女儿很难和平共处。在女儿出事那天,她们大吵一架,因此女儿想跟她借车,她也是强硬拒绝了。

女儿临走时,说:“好吧,我走过去,你知道么,我希望我在半路被强奸。”

她说:“是么?我也希望你在路上被强奸!”

作为观众,我已经知道了女儿的结局,在看到这一幕时,唏嘘不已。

最让我们受伤的往往是最亲近的家人,我们肆无忌惮用语言伤害的,往往也是我们的家人。

竖起广告牌之后,她的做法招致了大家的一致谴责,因为她所步步紧逼的警察,并不是满脑肥肠不作为的蛀虫,而是一位真正高尚的好人。但对她来说,女儿没有了,谁好谁坏,和她又有什么关系?

她为了女儿,不惜和世界为敌,儿子和前夫不理解她,警察们讨厌她,小镇上的其他人对她非议重重,甚至连想来劝服她的牧师,都被她无情地赶出家门。

她离异、生活拮据、中年丧女,所有的心思全铺在给女儿寻找凶手上,自己的生活一团糟,所有人都不喜欢她,这样,值得么?

这部电影发展到未满一半的时候,估计所有的观众都会发出内心的诘问。然而,这又何尝不是这部电影最让人肃然起敬的地方?

/3/

我第一次看金庸,大概只有8岁。现在我还记得,那时最让我不解的是,为何段皇爷明明能救瑛姑的孩子,却偏偏见死不救,导致一条小生命白白消失,也毁了瑛姑的一生?

后来再读《射雕》数遍,终于懂得了一点儿:小小的我,只看到了孩子的白白死去,却不懂段皇爷被人背叛的心痛。

一个三观正常的读者or观众,不应该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开启上帝视角去谴责任何人。一部好的电影也是这样。

它只告诉你生活的真相,只告诉你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只让你代入进去,然后慢慢消化,慢慢品味。

影片的最后,母亲逐渐剥下了坚硬的外壳,露出了柔软的内心,这也是她和生活和解之后,露出的唯一一次微笑。

折射出了我们所有普通母亲的侧影,这部《三块广告牌》,可以去电影院看看她。


我是麦圈妈妈,加拿大Uni Calgary教育学在读博士。专注儿童教育、父母提升、双语教育。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块广告牌》斩获奥斯卡:做一个“与全世界为敌”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