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文人相轻与武人相重

偶然在许宏老师的微博上看到许永杰老师一段调侃的话:“什么是共产主义,有很多很多标准,其中一条是消灭了三大差别。三大差别是什么?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消灭了就是共产主义,考古学是一门消灭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学问,考古学是一门提前进入共产主义的学科。”觉得很有趣,让我联想到之前对“文人相轻,武人相重”这句话的一些想法。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是曹丕《论文》里的一句话,其文原意是规劝当时文坛上看重古人,轻视今人的风气。后世在“文人相轻”后面又加上“武人相重”一句,作为对比,更浅显的说法即是人们常说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知识总在无穷无尽地被人类追求,学术上允许百花齐放,文人相轻其实是很自然的事。从这点来说不仅文人,武人在讨论技法,甚至门派时,也必然具有两面性。在另一个方面看来,“文人相轻,武人相重”除了说明所谓的“文武”差异外,更能说明这两个群体的内部关系。

在此,喝酒是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我学习剑道时,道馆聚餐就经常喝酒。我们教练也曾说,一个不喝酒的道馆是不会长久的。另外,再次提到考古,考古人也非常“流行”喝酒,作为一群从事社会科学的“文人”来说,这似乎很特别。撇除中国传统的“酒桌文化”影响,热衷喝酒姑且可以说是这两个群体的共同特征。

于是我认为,“武人”其实是一种团体的关系,集体性质非常强。特别在战争时期,是绝望生命间的相互依存,是无暇顾及生存问题时,寄托在理想中的狂热。反观“文人”的生产是需要孤独的,坐得了冷板凳,也经得起千帆过尽的遗憾。这其实是人性的两种侧面,思想中是缺一不可的。

我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这几天在思考什么是信仰。当我爬上山顶,快要累死看到云海翻腾的一刻,我好想高声朗诵那些名篇大作,也好想大喊“ki-ai”。然而突然觉得这就是信仰,“文”的极致,“武”的豪迈,都没有什么不好,都是一件幸福的事。

也谈文人相轻与武人相重_第1张图片
许永杰老师

你可能感兴趣的:(也谈文人相轻与武人相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