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iss 包包
“女儿,你行的!上!”
时至今日,我还时常梦到这句话,冷汗涔涔地爬下床喝杯凉水压压惊。
也会在迷茫胆怯时,耳畔响起这句鼓励,条件反射般的穿上盔甲上阵拼杀。
最近有点忙,也有点茫,打电话回家,那头传来广场舞欢快的音乐,家里那位小老太太隔着手机说:多大事儿啊,你行的,去吧。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知乎上曾经有个爆火的帖子,叫:你妈觉得你嫁不出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由此衍生出,你妈觉得你娶不上老婆,你妈觉得你没有对象,你妈觉得你冷,你妈觉得你穷。。。
回想我的成长,好像从记事起,这些,统统不在我妈的考虑范围,她最喜欢对我说,你行的,去吧。。。一种略显无知,近乎盲目的信任。
和朋友聊天,他们都很羡慕,有如此信任自己的家人,多好啊!可我只想仰天长啸,压力真的很大啊~~~
期中考前,病毒性感冒,在家挺尸两天后上考场,我妈说:你行的
高考送考,其他家长都全副武装,双双把闺女送,我家母上大人说:你行的,顺便还嘲笑了一下别人家长是有多不淡定。。。
考研前,焦虑、失眠,顶着两只熊猫眼爬起来,她还是说:你行的
工作后,面对一场大的培训,心慌慌之际打回家,指望听到几句安慰,结果:再准备准备,你行的
每每此时,心头都有一万头羊驼崩腾而过,我不行,我不行的,我真的不行的!
她还是老神在在的说,你行的,去吧。
然后,我也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一边在焦虑咆哮、默默祈祷,另一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默默复盘前期准备,安慰自己你可以的。
神奇的是,好像“你行的”这句话有种魔力,一路护着我逢凶化吉否极泰来。
我问:妈,你对我怎么就那么有信心的?
答曰:没啊。
我:。。。。。。
“我看你每次都准备的那么认真,有时候熬到半夜,应该已经很熟练了,当然觉得你行了。”
“可我每次都不顺利,总是有事情来打断我。”
“那又如何呢?就像炒菜,食材准备好,下锅炒就是了,外面就算是打雷下雨,又关你什么事呢。”
突然之间,我感觉这个只有高中文化毕业的小老太太原来是如此的睿智。
原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妈觉得你行不行,而在于你有没有准备好,在于你觉得你行不行。
在我看来,要让我觉得我自己行,这活儿我能接,并且能干好,需要的无非就是两点,一要够实力,二要够自信。
»够实力,你必须在某一方面或者在某一件事上下对功夫、下足功夫。
前阵子和基友见面,我摸着她六个月的大肚子说,你这一怀孕,得当心位置被人挤了啊,提早想好退路。
她不屑地甩开我的手,切,老娘就算再生一胎,也没人敢动我的位置,因为有的活儿,只有我能干。
瞧,这实力,多行。
这些都缘于她从大一开始就刻苦钻研,我们在外面买买买的时候,她在图书馆啃专业书,我们在图书馆开始啃书的时候,人家早就带着一肚子墨水奔向了实习岗位。
凡事提前努力一点,事后就能快人一步。带着注册税务师的光环毕业,她走向了事务所,两年时间,又考下了CPA,甩开我们同期毕业的一大截。
对任何事情都抱着“打酱油”的侥幸心理,是不能成事儿的,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尽力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机会。
»够自信,你必须在实力的基础上,培养你的应变能力和耐挫能力。
看过很多干货和鸡汤,就教人如何建立自信一事娓娓道来,看的人心潮澎湃、斗志昂扬。
但,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的自信程度大致上是与Ta的能力呈正相关的。我们一味的要求让自己变得自信还不如放下心思来,专注的去提升自己相应的能力来的实用。相应的能力一上来,你自然就变得自信了。
除此之外,应变能力和耐挫能力也是必备技能。应变能力让你在御风飞翔时,遇到大雨不至于慌乱,掌握方向继续前行;耐挫能力让你在遇到逆风时,不至于从高空坠落,一蹶不振,反而能反戈一击。
讲到底,你必须能死磕,够牛逼。
我很庆幸,我妈总是觉得我能行。
这阵子看《我的前半生》,薛甄珠女士歇斯底里的拉着子君,说:不能离婚啊,你没本事的啊。
那一刻,这母女俩的内心该有多悲凉。
因为没本事,不敢离婚,不敢工作,不敢要孩子,不敢一个人。
我现在养成了一个惯性思维,我不行,我做不好,是因为我功夫还没到家,还需要继续努力。虽然这种自我要求有些变态,有些自虐,但是百试不爽。
我们总喊着要独立,要女权。殊不知,这些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只有拼尽全力,才能看上去毫不费力,才能骄傲的对自己说:你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