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动别人的前提是先感动自己

要想语文得高分,必须拿下作文。考场作文与我们平时写的文章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很大的区别。相同的地方是都要求有真情实感,体现出一定的思维水平;不同的地方是考场作文要受作文题目、写作时间、字数等的限制,可以说考场作文是“戴着镣铐跳舞”。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规则,阅卷老师就可以根据“作文评分标准”给学生的作文打分,使主观性非常强的一道题也有了客观的评判标准。

像我们本次月考这道作文题,学生做到“切合题意”和“就事论事,就事说理”,分数基本不会太差。那为什么仍然有一批同学作文分在36分左右,或者更低呢?我将分数低的学生作文找来看,不及格学生的作文一般是偏题,或者是不会就事论事,思维发散得太开,不能聚焦到一个点上进行议论。

为此,我找了一位写得比较好的同学(高二4班 林泽彬)的作文分享给大家。这位同学考完跟我说,“老师,我写这篇作文的时候自己都要写哭了”。我想说的是能在考场上将自己感动哭的作文,怎么可能不得一个高分。学习语文,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情感的投入。


本次月考作文题:

      中秋节前夕,家住湖北某小区的黄斌老人收到一盒其女儿快递来的月饼。老人诧异之余,当即给女儿打了个电话:“不就隔一条江吗,还懒到要别人代劳?中秋节不回来算了,寄什么月饼?我和你妈又不缺一月饼。”没等女儿解释,老人就挂断了电话。

      对于老人或女儿的行为,你怎么看?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立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打动别人的前提是先感动自己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常回家看看

       中秋节前夕,黄斌老人收到女儿的一盒月饼,不仅没有高兴,反而给了女儿一顿呵斥。或许在有些人看来,老人举动太过粗暴,在我看来,他越凶,越是体现对女儿浓厚的爱。

       其实我们换个角度想想,假如回来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盒月饼,老人的态度肯定会有大改变的。月饼,只是女儿表达对老人思念的一个物品,又或者是女儿中秋回不了家的一个“替代品”罢了。女儿,一个自己从小含辛茹苦养到大的人,与自己身上流着同样的血,这两者能比较吗?或许这样说的话,会把事情严重化了。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知道的是,老人们缺的是关爱,关爱呀,而不是你那些每天努力拼搏得到的钞票。

       看看当今的社会,有多少负载着伟大理想的年轻人,只沉迷于自己的工作、事业、生活,殊不知默默在他们身后支撑着的还有一个家,一对双亲。每逢过年过节,就只会打电话回家来句:“妈,今年我值班,不能回去了,你跟爸好好过年就行了,缺钱的话跟我说声,我往你们卡上打过去。”接着,就挂断了电话。但是他们知道吗,当他这句话说出去,这通电话挂断时,对面两颗老人期盼你回家过年的心,瞬间碎得七零八落。或许他们会说:“嗯!你工作要勤快点啊!少做错事,我跟你爸几时都支持你,想回家几时都可以,不急这一时。”其实,这些只是他们给你的假象,不想让你操心罢了。相反地,你却不懂他们的落寞,因为在你眼里,工作很重要,很重要......

       想想自己,在这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每逢有长假期,我和爸妈都会回去看望爷爷奶奶。而他们二老,每次见到我,都像个小孩子一样,笑得那么开心,从心底迸发出的开心。

     看看文中的女儿,只在中秋节留下一盒“多余”的月饼给老人。回归社会,数不胜数的年轻人,只会用钱来填补他们那个落寞的心,殊不知自己才是治愈他们心病的药。想想自己,常回家看看,每次看到爷爷奶奶那天真无邪的笑容,我自己也莫名有种满足感和成就感。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这句歌词又萦绕在我的耳畔,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懂得这歌词的含义。家,一个二十四小时营业的便利店,里面有着两颗跳动的心,永远等待着,等待着你去光顾......


   点评:中秋节材料中的老人渴望女儿回家,可是女儿却不能回家,只能往家里寄一盒月饼。如何解决这一现实矛盾,作者提出了“常回家看看”这一办法。文章深层暗含着“引、议、联、结”的时评写作模式,就事论事,就事说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内容充实而打动人心。

打动别人的前提是先感动自己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更多好文,请关注本人公众号:我思故我在桑桑子

打动别人的前提是先感动自己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打动别人的前提是先感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