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扬州

下扬州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今年和江苏有缘,不到半年去两回,第一回去春正发生,第二回去梅雨飘落,都是好时节。之前脑海里这片土地是很美的,有鱼米之乡,有江南水韵,有扬州苏州,更有成沓的诗词歌赋,早向往之。两次行程安排中并没有扬州苏州这样的地方,不过在刚刚经历的第二回行程里,我还是觅得时机,悄悄下了趟扬州。

火车上,一条手机短信提醒我进入扬州之境了,赶紧打起精神,盯着窗外,生怕错过诗情画意的景致。可一路看到的全是待割的麦子和错落的村庄,有的麦子已被风吹倒在地,让人怜悯,这景和中原大地如此相似。不同之处是麦田间多水塘,没隔多远便能瞅见一个,虽是死水,却清冽,水塘一角大都泊一只小木船,随风荡漾着,跟油画里的一样。麦田我司空见惯,这舟与水塘,应是我对扬州之初印象。

快到扬州市区时,突然下起阵雨。起初车窗玻璃上是一点一点的雨滴,马上便成一条一条的斜雨线,继而成哗哗而下的水幕,透过雨水看远处的麦田,村庄,道路,全笼在雾色中,一片朦胧。还未进扬州城,却已被扬州的雨朦胧了眼睛。

一路都在想,我是冲着诗来的扬州,可那些诗人又是缘何留恋或痴情于扬州呢。这座大运河与长江交汇的城,交通便捷,经济繁荣,据说在大唐时代是著名的不夜城,其辉煌可与长安洛阳媲美。如此繁华之地,自然吸引文人名士前往,且它远离政治中心,众多仕途失意的文人在长安无望后,便转身投向春风十里的扬州来慰藉疲惫的身心。李白曾说,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看来当时来扬州的落魄公子还不少。当然,诗人们的思考和追求不是我能解释得了的,扬州名满天下,自是有其卓越魅力,像我这等穷乡僻壤之人,也慕名千里迢迢来了。文人来扬州要饮酒作诗快意人生,我来扬州也要喝酒,不会作诗,只能感受一下古城的诗意和韵味。我还谈不上落魄,倒是期待在扬州遇上一个李白那样豪爽侠义的前辈,请他喝酒聊天,教我些好诗妙句。

进市区已是傍晚,雨停了,下车才发现市里并没下雨,路面是干的,便思忖,莫非这雨是为我而下,在城外洗去一身凡尘,免得污了这圣地。人家是烟花三月下扬州,我是梅雨时节下扬州,各有各的妙处。呵,扬州,我来了。

毕竟是悄悄来的,让我感受扬州的时间太过仓促,顾不得天色已晚,直接去了瘦西湖,路上便开始打量这座城。在现代化的今天,乍一看,扬州和其他的城市并无二致,甚至有些普通,放眼四周高楼大厦不多见,多是些十层左右的建筑,路两边的门店招牌和任何一个中国城市都差不多,路上车辆行人也不多,司机却说这已是人车最多的时间点了。沿途经过的桥较多,普普通通的石桥,有些古朴,桥下水面平静,看不出水流动的状态,且这水泛绿,比田间水塘里清冽的水差太远。又想,这些古朴的桥上也许有着众多落魄公子的踪迹,有着诗词的踪迹,便急于下车上桥,寻找一位月夜吹箫的玉人。

车停在瘦西湖南门,但公园已到点关门了,好在这木门挡不住里面的风景,大门一侧的水边有一小亭,站在亭子里便可大致看到里面的水和桥。暮色里,这水,桥,亭,廊,更显得古朴厚重,虽没西湖明丽,却也古色生香。刚找到些意境,便被亭子里的电话打断,一个二十岁左右的男孩接打电话,亭子小到我能听见对方的说话声,大意是约晚上的饭局,末了还说要去唱歌……我看他一眼,竟想起“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句子,心里默念几遍,送于他了。

从亭子出来到路边,又是一座桥,比之前见到的大一些,是三孔的石桥,桥面是拱形,灰白色的石桥跨于一池碧水上,倒也素净。远处看,石桥连接着两岸的青翠和古韵,走近才发现这桥连着一条城市街道,桥面上车流人流同行,一片繁忙。因为“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缘故,且历史上的二十四桥早已灰飞烟灭,我便觉得扬州城里每一座桥都是二十四桥,于是在华灯初上的人流车流中,漫步于眼前这座三孔石桥上,沉醉于心中的二十四桥上。我知道在这里已经无法觅到古代文人当年生活的真实环境,辉煌也好,没落也罢,如今看到的是后人在诗词里还原的景致。无论如何,一个城市,延续几千年,在诗词里闪耀至今,成为一个文化标志,已非常值得敬仰膜拜。不论是扬州成就了诗句,还是诗句成就了扬州,都是中华文化的魅力和骄傲。

匆忙在石桥附近转了转,天色更晚,凭着记忆往回走,其实来时在车上我已瞄了附近几家看着不错的饭馆,有淮扬菜馆,有川菜馆,竟也有羊肉汤馆。到扬州,必是要尝尝淮扬菜的,其实吃什么不重要,我有点急于品尝这扬州的夜色。同样是傍晚时分走在扬州的街上,秦观写出“晚云收。正柳塘、烟雨初休。燕子未归,恻恻清寒如秋。小栏外,东风软,透绣帷、花蜜香稠。江南远,人何处,鹧鸪啼破春愁”,看来他是火急火燎地在街上找寻曾经的情人,那我这么急匆匆地又去找什么呢?

夜色中,天上下起细雨,找好一家饭馆临窗而坐,要了几碟小菜一瓶小酒,开始了我的扬州夜宴。看了菜单颇有感慨,菜价远低于中原,并没有李白说的一年散金三十余万的高消费啊。几杯酒下肚,思绪便不再拘谨,初来乍到,却任由其在扬州城里穿梭。脚下的土地,身旁的河流,历史的遗存,久远的足迹,还有眼前的一切都是扬州,都带着扬州的气息和风韵,让我想去抚摸感受,又怕扰了它们的清净,索性把手收进裤兜,用眼用心用酒用诗去感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是让人向往的扬州;“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是扬州诗人孤篇压全唐的气势;“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是落魄诗人在扬州重新振作的声音;“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是繁华过后凋敝萧条的扬州……

夜雨中,微醺后,走在回宾馆的路上,又经过一座石桥,这次我伸手抱住桥上雕栏,一股湿漉漉的凉意传遍全身。顾不上雨水,倚桥仰望,今晚的月亮之城没有月,着实遗憾,二十四桥没看到,桥上明月却也不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与我无缘。

次日清晨,品尝过冶春茶社的汤包便告别扬州,扬州之行的各种感受和体味就如同这蟹黄包子,满足了我的渴望和味蕾,又让我回味无穷,留恋不止。返回车上,想表达点什么,又不知道如何表达,杜牧离开扬州时留下赠别:“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我该赠谁别谁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下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