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平凡无奇的时刻

          人生没有平凡无奇的时刻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读书笔记

人生没有平凡无奇的时刻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3,4年前这本书就来到我手中,听人介绍说是一本浅显易懂的人生哲理书,我看了,没看懂。4年后,重新又拿起这本据说是改变许多人命运的书。能看懂些了,觉得我就是那个丹.米尔曼,在追寻人生意义的道路上苦苦行走,在遇到一些高人指点后,时而清醒,时而迷失;时而自制,时而放纵;时而向上,时而惰落。

这确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值得自己多次反复细细研读。实际上,它不是一本励志书,它在破除人们头脑中对生活的幻像,告诉人们生活要追求的本质是什么。以主人公的一些大起大落的经历来启迪人们:向内求,叩问内心,快乐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到达快乐?

下面将我读此书的一些体悟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人生,如何能到达快乐的彼岸?

书中有段话,也引起了我的思考:

眼下,我坐在我最喜欢的摇椅上,啜饮着酒,看着电视,回忆往事,就这样度过每一天。我看着孩子们在门外玩耍,想着,我这一生算是过得不错吧。我得到过所有向往的一切,但我为什么闷闷不乐呢?

我为什么闷闷不乐呢?

苏格拉底说:你如果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就会受苦;得到不想要的东西,也会受苦;就连得到你正好想要的东西,仍然会受苦,因为你无法永远拥有它。你的心智就是你的困境。它想要免于改变,免于痛苦,免于生与死的必然性。然而,改变是一项法则,再怎么假装,都不能改变这个事实。

……

除非你能挣脱内心的执念,不论发生什么事,只管自由自在,御风前行。


这让我想起《女子幸福课》中所说的,有求皆苦,无求乃乐。

二·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可以改变自身能量。

有一个情节,丹,苏格拉底去约瑟夫的小店作客吃早餐,苏格拉底一如既往,细嚼慢咽,而丹则大口大口吃得唏哩哗啦。于是,苏格拉底说:丹,吃的乐趣并不只在于食物的滋味和肚皮饱足的感觉而已,学学享受整体的过程----之前的饥饿,细心的调理,把餐桌布置漂亮,咀嚼,深呼吸,嗅嗅味道;品尝滋味,咽下,用餐后那种轻盈却洋溢着能量的感觉,以及在食物消化了以后,你甚至能享受到轻易便将食物充分排除的过程。一量你全神贯注于过程当中的每一个元素,就会开始欣赏简单的饮食。

你目前的饮食习惯,有一点想来是很讽刺的。那就是,你一方面害怕错过哪一餐,另一方面却从末充分觉察到你吃的每一餐。


书中,苏格拉底是一位白发老人,却是身手敏捷,轻松就能打败身为奥运冠军的丹。苏格有自己的一套健康饮食习惯,吃素菜,只吃最简单的食物,生吃新鲜蔬菜。所以,他认为丹反应迟钝,觉察力不够。那他给丹的饮食指导是:先净化断食七天,断食期间只喝稀释的果汁和不加糖的花草茶。之后,要戒掉精制糖,精制面粉,肉类,咖啡,酒精,烟草和各种毒品,只能吃新鲜水果,蔬菜,末精制的五谷杂粮和豆类。


这点跟道家思维很像。

三·真正的勇士,能做到全然的为自己负起全部的责任。

苏格拉底是丹的人生导师,但他做的一些形为有时候丹不能理解,比如说一次苏格为庆典丹的一个什么事吸烟,丹说,你不是说不能抽烟吗,怎么你现在这样做。拉底说,不是不能做,但是在做每一件前你要清楚地知道你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然后你也要想到自己要为出现的后果承担起全部的责任。比如,我知道抽烟对肺不好,我事后会对这件事做补救措施的。

这就是目标型的人,任何时候都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做,好与不好,不怪别人,自己为自己负责。

四·做每一件事成功的秘密:活在当下,专注于当下所做的事。

  做事,做自己喜欢的事,大部分人都能很专注的去做。所以达到的效果就好。丹喜欢吊环,所以他只有在做吊环练习时他是很专注的。他不知道他其实是很享受那种感觉的,心无旁骛,周围一切的事物都消失了,只剩自己做的每个动作。那么其实做所有事都能达到这种专注,不思前想后,不想结果,只是专注的享受当下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过程。那其实成功的可能性还更大。

比如自己在怀老二时,虽一心想着到时要顺产,但我当时并没有纠结于那要是到时顺产不了怎么办。我只是一天天心平气和的做好每一天,看书,读经静心,上网学习顺产知识,参加胎早教的活动,极积的为我的顺产做好一切准备。没有去想结果到底会怎么。所以那个过程整个人的心是很平,很专注于当下的每一个时刻。最终,我平安顺产,实现了我的一剖二顺的心愿。

本书改编的电影《和平战士》在影片结尾处丹参加奥运会比赛在吊环上同步出现的字幕是:

你是谁?此时。

现在几点了?此刻。

你在哪?此地。

这个镜头很经典,代表了此时此刻此地,丹进入了极度的专注状态。


五。破除心魔,做自己的勇士


人生中,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所以我想,书中苏格多次说到打开那门,就是心门,心智。也是说的这个意思。苏格拉底说:丹,知识不是智慧,一个真正的勇士,可能是比普通人更普通,没有傲慢心,他做什么都可以,哪一行都能做,哪一行都做得好。


在书的最后,丹说:如今我认识到,就某方面来说,我在那些年中一直都沉睡着,只不过梦见自己是醒的。直到遇见待我亦师亦友的苏格拉底。在那之前,我总以为,我理当拥有一个洋溢着欢乐和智慧的优质生活,这就像已经注定好的命运。我从末料想到,有朝一日我得学习如何生活----我必须遵守某些特定的戒律清规,掌握某种看待世界的方式,方能清醒地过着单纯,快乐。不复杂的生活。



我写的只是一点拙见,

最后附上清一山长对此书的精彩推荐语;

    看起来这是一本很容易读懂的书,但我相信很多人是不会好好去体会的,于是就“读不懂”了。事实上,你把这本书的故事看成是“真的”,可能对你的帮助更大。仅仅当做一件“好玩的小说”,你就会失去一个提升的大好机会。这是一本你需要把自己当成“丹.米尔曼”本人,才能体验到其价值的书籍。而我,可以证明的是:书中提到的事情,至少中国的古书(道书)都是记载过的,是有可能存在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在丹.米尔曼身上发生过,我不能肯定。但是基本的内容应该是真实的,介绍的修炼提升的方式也是不虚假的,非常实在。比很多“高人”介绍的法门要现实很多。


实际上,本书介绍的身体修炼方式,与“太极”是相通的。书中的苏格拉底甚至用了一只猫来“启发”丹,这猫,也是太极拳的“师父”之一。

如果大家真的读懂了这本书,还真不需要来参加我的培训了。首先,这本书很有趣的一点,就是“苏格拉底”教导丹的方式,刚开始很像我的“清心培训”,就是破除丹自以为是的原有观念(对世间的幻象)。这个过程很痛苦,弄得丹几乎要自杀。因为自以为很成功的丹,一路顺风顺水,考上名校,当上校队体操冠军,正在挑战奥运冠军。可是,却有一个人跳出来告诉他:这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都跟生活的本质无关。这不令他崩溃才怪呢。

而在丹逐步接受了看清生活幻象之后,真正的“训练”才开始,这个过程是很必要的。事实上,清心学员还没有开始真正的训练,他们只是被“剥除了原来幻象”。有些人回到原来的生活中,慢慢就忘记了清心培训中感受到的痛苦。只有其中一小部分人,会开始逐步行动,通过观察周围,逐步接近生活的真理。最终成为“生活大师”。

丹.米尔曼先是在大学里面接受了“清心”,然后去生活中成为“观察体验者”,不再“无明”,但是自己该做什么还是不知道。接受了一点点基本的训练后走入社会,经历10年左右的生活体验。最终才遇到真正的灵魂伴侣,当然也遇到了苏格拉底的再次指导。后来,他开始像一个“智者”一样,自在地生活在人间。外表像一个普通人,但只有他自己才明白,他与普通人不一样。


智者苏格拉底甚至故意让他早年离开灵魂伴侣,去与一个只是身体吸引的女子结婚,生子,然后离婚,遭遇失败的生活和工作。期间不给于任何指导,而是教会了丹观察的能力后自己去总结和体验,这种“培训”真的太“无为”了。让我看到自己现在的做法“太有为”,总想让跟随我学习的人避免一些挫折,少遇到一些磨难。以为这就是我能够提供给人的帮助。相比苏格拉底,我感到也许我做错了什么,也许,我还是太在意“结果”了。

本书非常恰当地展示了一个“高级人类”的生活---不是更有钱,更有地位,而是知道自己和别人在做什么。而且无论做什么都比普通人(无明者)做得好。另外,你根本就不知道他是什么专业的,他似乎能够从事一切只要是“人”能够从事的事情。他们不追求权利,不想控制别人,但是他们非常在意是否能够“自我掌控”。


他们不能原谅自己的失误,但可以原谅所有的人的过错。他们只关心不要让他人的错误影响自己。

他们生活轻松适意,喜欢开玩笑,内在很有感情,但是看起来“很无情”。他们对俗人所关注的问题,如金钱,地位,生死等等毫不在意。却对俗人忽视的“心灵纯净”倍加关注。


俗人以为周围的人,不是朋友就是敌人。而高级人类的敌人却是“自己”,他们的朋友,却是“除我之外的所有人”,但是他们也“爱自己”,因此会用最精致的方法来训练培养自己,改掉自己的恶习。

这本书,被书商说成是“励志书”,我觉得很搞笑。他一点也不“励志”,反而要求“返璞归真”,虚其心,实其腹”。苏格拉底设法帮助本来是无望获胜,被医生判了“运动生涯死刑”的丹获得了全国的体操比赛冠军,参加了奥运会。但是其用意和目的,却是让他通过“实现理想”后,来发现“冠军”本身是无价值的。就像是俗世中人们追求的很多东西一样,本质上都是无价值的。而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是爱和普通的生活,(这个爱可不是爱情,或者感情只爱)。追求的是觉知生活的幻象,不要被生活所骗。


这本书最大的好处就是“世俗化”,把一般人认为很神秘,而一些宗教人士也故意弄得“很神秘”的修炼过程,用很普通的方式呈现出来---虽然结果是不普通的。这告诉你一个真理:你也能,只要你愿意,一样去做,就行了。


另外,修炼的结果,也同一般人的想象不一样。你不是通过修炼成为“十地菩萨和圣人”,与“凡人”不一样了。而是:你看起来比凡人更平凡。唯一不同的是:你可以做很多“凡人”,而一般人只能做“一个凡人”。比如苏格拉底可以做“哲学家”,“体操大师”,“武术家”,“加油工”,“修车工”,“厨师”,“疯子”,“绅士”,一丝不苟的清修者,喝酒后与人斗殴的凡人。。。。只要他愿意,他几乎可以扮演所有的角色。他与“凡人”不同的地方,就是他一直都很清楚他在扮演什么角色,而且把这个角色扮演的很好,很出色。


他在“做最好的自己”,因此,他成为所有人的朋友。不过,他似乎又不是朋友。丹终其一生,都没有“读懂苏格拉底”,对于“丹”这个关门弟子,苏格拉底始终是一个秘。丹甚至十年了都没有弄清他的老师真实的名字和身份是什么。所谓的苏格拉底,只不过是他自己胡乱取的名字。

这种做派,老实说很像是道家人士。圣人无名,神人无功。因此,可能这就是我很欣赏这本书的原因吧?看样子,道家的确已经走入了西方。


事实上本书内容,饮食方式,运动起居等等,的确都是与道家的东西相通的。其中还讲到了“气”,以气疗病。不过不是用的这个词。我是体验过的,所以知道苏格拉底对丹受伤时候所做的就是“气功能量疗愈”。不过,真正懂得这种力量的,是修行功力很高的人,周围有人拿这个名字来说道的,都是骗子。功力真到了这个层次,他做了也是根本就不说的。因此丹也不知道是什么,只是知道师父做了奇怪的事情,结果是:他的伤好了。连医生都不敢相信。


本书也告诉你该怎样做人。比如,对高高在上,趾高气扬,年龄超过40,却穿着举止如同孩童一样很不成熟的人,苏格拉底很恭敬地接待他们,双手奉上找的零钱。而对于一批自视甚高的修行人,他却故意去惹恼他们,像是一个玩世不恭的人。这其实就是我常常告诉学生们的:越是对不理解自己的人,就应该越是礼貌恭敬,让别人愉快地离去。越是“自己人”,就应该“越不客气”,最需要“不客气”的,就是自己。

我看到书中这段记录,突然就想起来:国内某些和尚出台“讲法",需要信众请之再三,还一路上撒上玫瑰花,才施施然出台。这种和尚大师,与苏格拉底恭敬接待的“40岁儿童”很有一拼的。


苏格拉底还给丹示范了:对不同的人,应该用不同的方式说话。即使是最大的好意,以及最优雅的语言,但是表达的对象不认同,很可能造成别人认为“你一定疯了”的印象。比如说,他很有优雅有礼地对两个来加油的很体面的老绅士夫妇发出邀请,表示“心灵与汽车一样,也需要加油的”,邀请他们体验“心灵加油”,结果,老夫妇一声不吭,呼的一声赶快把车开走了。他笑嘻嘻地说:你看,由于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却失去了与新世界接触的机会和可能。人类的愚痴,就在于我们自己在心灵上封闭了自己。

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中国人“封闭性”恐怕是全世界最强的。简单一点说,外出到哪里都要找“中餐”和“家乡菜馆”,总觉得“妈妈的菜才最好吃”,其实就是“心灵封闭”的一种表现。而高级人类,对世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愿意去探索和接受永恒的变化,很乐意放弃原来拥有的一切---甚至是生命。

别的不多说了,感兴趣,自己去找书看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没有平凡无奇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