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里·伊格尔顿《人生的意义》有感:虚无主义者和存在主义者分别在用什么视角看“世界”,谈“意义”?

本书的第一章《提问与回答》中写道,“伦勃朗(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不可能问‘摄影是否淘汰了现实主义绘画’这样的问题”,为什么?

马克思说,人类只会提出他能够解答的问题。所以,二十年前的人不可能问“虚拟现实是否淘汰了智能手机”这样的问题,也不可能问“算法是否淘汰了生物人”这样的问题。诚如尼采所说:我们的眼睛就是我们的监狱,而目光所及之处就是监狱的围墙。

读特里·伊格尔顿《人生的意义》有感:虚无主义者和存在主义者分别在用什么视角看“世界”,谈“意义”?_第1张图片
认知的围墙

人类会根据可想到的意义来赋予一个说服人的理由。诚如这样的意义,“到泰山,为了看日出”,“旅游,为了诗和远方”,“努力学习,是为了美好的未来”,“努力工作,为了过上向往的生活”,“减肥,为了苗条的身材”……类似“日出”、“诗和远方”、“美好的未来”、“向往的生活”、“苗条的身材”等,都是些“看似你决定,实则被决定”的昨天的人想出的定义。一代人用被上一代人影响的观点,来为下一代人脑袋里植入“意义”的内涵,并用它来指导“未来”——多么像后来人牵强附会给加缪写的《西西弗的神话》中荒谬英雄西西弗“推石上山,永无止境”举动,赋予的类似“顽强”、“积极”的意义。

人类从古至今做的任何事,在一个稍宏大的宇宙视角看,也许毫无意义。类似于我们童年蹲在雨后的墙角,聚精会神地用好奇的眼光打量蚂蚁搬家。“蚂蚁们在设定的底层代码(二维世界)中有限地活动着,不消极也不积极,但相对于XXX(总能找到一个名词,如‘火星上的一粒尘埃’)来说,荒谬而无意义”。

曾有些年轻的诗人、哲学家可能想明白了这一点,自杀了,那是其认可的一种积极的浪漫。例如海子,“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卧轨自杀的隐喻)。对一般人,最好的状态也许是,“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当下即永恒,有感知地活,无需想太多。

————————————————————————

注释(来自百度百科)
1.虚无主义
作为哲学意义认为世界,特别是人类的存在没有意义、目的以及可理解的真相及最本质价值。

2.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原有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特里·伊格尔顿《人生的意义》有感:虚无主义者和存在主义者分别在用什么视角看“世界”,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