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声色地影响别人——认识环境与大众的力量

不动声色地影响别人——认识环境与大众的力量_第1张图片

5000+字纯干货,完全阅读需要20分钟,如果你“时间急迫”,可以直接到文末看全文总结;或是关注微信公众号【前端程序员的斜杠青年进化录】回复:“环境与大众”获取本文脑图高清图片,随时随地高效学习。


我们每天身处的环境看上去似乎都差不多,所以我们的注意力并不会消耗在不变的事物上。但是往往越是不被注意的事物,在稍加引导和利用之后,却会产生比我们刻意去做还要好的效果。

重新认识大众

大众是什么?就是我们每天都能看到的大部分人。我们每天与大众接触、交流,用着大众的工具,吃着大众的食物。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学校里的老师同学就是大众;对于一位上班族来说,公司里的同事就是大众——当环境具体化的时候,大众所代表的群体也就随之具体化,但依然是这个环境下的大部分人。

那么大众在环境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呢?先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在作者初中的一节语文课上,老师问了一个问题:
“利禄”的“禄”是衣字旁还是示字旁?
班里的大部分同学都七嘴八舌说是衣字旁,而作者却坚定认为是示字旁。不幸的是作者被老师点名来回答这个问题,然而回答的那一刻,作者却动摇了,“衣字旁”脱口而出。老师又问作者有没有查过字典?作者说,查过,就是“衣字旁”。
语文老师开玩笑地说,那你恐怕买了本假字典。

当然,现在我们都知道正确答案应该是“示字旁”,但是是什么导致作者当时坚定的想法被动摇了呢?这就要说到大众对个体的作用。

个体渴望认同

作为大众群体的一员,我们对这个群体存在着归属感,因此不管我们做任何事、任何决定,我们潜意识中都希望能够得到群体的认同。

获取群体的认同有些时候很难:比如当我们想要推翻一个大众已经接受的观点时,我们不但要指出大众观点的错误,更要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个体往往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去完成这两件事。

但有些时候也可以很简单,要让大众接受我们、认同我们,我们只需要抱有跟他们相同的观点就可以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在得到广泛接受之前,人们只要接受地心说就可以不用担心无法融入社会、遭到教会的打击。

当一条简单的路和一条艰难的路出现在我们眼前时,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简单的路,因为越是简单,出错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同样,支持一个已经被大众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获得大众认同最简单、代价最小的方法。

所以在上面的例子中,大众对应的群体是班级里的同学们,同学们普遍认为的答案与作者内心认定的答案不同,而大多数人认定的答案出错的可能性更小,即便出错背后也是与班级里的大部分人处于同一阵营,因此最后作者临阵倒戈,选择了错误的答案。

积极正面地看待自己

个体渴望认同是从外界的角度而言,但是从自身而言,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最好的自己,也都愿意从一个积极正面的角度看待自己。

但是当我们的决定或行为与大众相违背时,我们就会对自己的决定或行为产生怀疑,坚定的信念可能就会被摧毁——因为当怀疑产生时,我们就再也无法做到完全积极正面的看待自己。

缺了一个口的圆形还完美吗?答案显而易见。

你所做的决定有时并不是你自己决定的

上面这句话或许有点拗口,但是意思表达无误。

大部分时候,我们在受到群众的影响时,并没有意识到我们的想法已经被左右,反而会从心里认为:这就是我自己做出的决定,完全独立,不受外界的影响(这一点完全符合上面所说的积极正面地看待自己)。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当你在超市货架上选择了 A 而没有选择同类商品的 B,你以为这是你自己做出的选择,其实可能有下面这些因素导致了你最终选择 A 的行为的发生:

  1. 你前面的两个人都选择了 A;
  2. 某个同事或者朋友无意间跟你提起过 A 并说它很好用;
  3. 你刚好在昨天看到了 A 的广告,而广告词中说:”80% 的人都在用“;

类似于上面这样最终影响你做出决定的因素有很多,但是你却不会注意到。

这样就给很多广告提供了机会,它们会告诉你某某商品有多少比率的人在用,有多少家庭购买了保险,某支基金是多少人的选择并最终受益多少。

它们用数字说话,并将这个数字限定在了一个特有的环境中。这些数字大部分时候都超过了一半,这样才能表明他们是被大众所认可和支持的。也正是这些不起眼的数字一遍一遍得出现在你眼前,默默地左右你的决策。

身份造就的群体

个体在社会中必然拥有身份,我可以是一位程序员、一位作者,未来也会是一位父亲……当我们在群体中没有很好的融入时,可能是我们在群体中的身份定位发生了错误——在一个教师群体中,如果你是个研究生,那你可能就不能很好得融入其中, 此时你应该强调你是一个辅导班的教师。

人人都会对自己的身份产生认同,可能你并不喜欢教师这份工作,但是当对另一个身份的群体说起时,你也一定会对自己教师的身份感到骄傲。所以我们也可以对这样的认同加以利用,以对方当前身份能够接受的方式去影响对方。这就是“投其所好”

思考:

  1. 我们该如何通过大众的行为来为自己的目标提供帮助?
  2. 如何引导大众的行为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小众的独特自我

小众与大众并非反义词,他们是一对必然的存在,就像光与影子。

一个群体中的小众至少会在某件事或者某个观点上与大众不同,比如文艺青年只喜好文艺的事物,而普通人则对流行文化趋之若鹜。

这种区别于大部分人的观点或事,塑造了小众群体的独特自我,也是他们认知自我身份的一种方式。

文艺对于文艺青年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看电影之前会想这部电影是否“文艺”,是否符合自己的口味,而对于恶俗的喜剧片坚决抵制;吃饭会选择充满文艺气息的餐厅,而对于路边摊嗤之以鼻......

这些是文艺青年在群体中塑造的独特自我,当我们提起这些特质时,我们会自然而然的联想到这样一个群体。

当我们要求文艺青年去看《逐梦演艺圈》,他们不但会严词拒绝,还会反讥我们的审美之 low.

同样的,如果要求一个小众群体去做一件与他们认同的身份不符的事情,那就是千难万难;而如果将这件事与其身份认同相联系、相一致,则到达目的的可能性会高出很多。

还是以《逐梦演艺圈》为例,直接要求文艺青年去看,成功的可能性接近 0,但是换种方式呢?转为请求文艺青年们在看完后对这部电影发出批判,并且批判的角度越独特越好,那成功的可能性就会上升一大截。

所以对于小众来说,影响他们的方式恰恰不是告诉他们,我们要达到的目标被接受程度有多高,而是要从他们自身认同的身份出发,凸显出他们的与众不同,让他们能够在达成我们的目标的同时,塑造一个独特的自我。

什么是常态?什么是非常态?

人们认为常态的事情,往往是已经被公众接受的事情,像不能随地吐痰、爱护公众卫生,这些行为甚至已经成为了社会规范,所以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会自觉的遵守它们,因为一旦违反,别人的脑海中就会留下坏的印象。

当我们走在路上想要乱扔垃圾时,违背“爱护环境”所产生的代价——被人认为没有素质——会迫使我们继续把垃圾拿在手里,直到遇见一个垃圾桶。

从上面的例子看,要防止个体违反常态,就应该让他知道违反这个常态所带来的代价。

但是如果一个人从内心就认为乱认垃圾无所谓呢?那他就不会在意别人的眼光和印象,因为他根本不会想到会造成这样的后果。

因此对于常态事件,还得加一个限制条件——个体认同要与常态保持一致。

对于后面这种非常态,即不认为乱认垃圾是不道德的人,该如何让他不乱扔垃圾呢?很简单,我们只要告诉他遵从规范所能带来的好处——如果你不乱认垃圾,就能减轻环卫工人的工作量,是一个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人——毕竟谁不愿意做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人呢?

再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在非禁烟区聊天时到底该不该抽烟?

就这个问题而言,个体不同答案也会不同。

对于无法接受烟味、根本不抽烟的人来说当然是不能抽;对于抽烟的人来说,并没有在禁烟区所以可以抽;对于可以接收烟味但是不抽烟的人来说,抽不抽烟都可以。

在这个情景下,人们的常态认知是不抽烟。对于第一种人,他们的行为与常态保持一致;对于第二种人,他们的行为与常态相悖;而对于第三种人,他们认可常态,但是并不在意是否要遵从常态。

好了,下面请回答第一个问题:如何让抽烟的人不抽烟?

给你一分钟时间思考一下。

(假装已经一分钟的样子)一分钟结束,你想好了么?如果没有也没事,先来看看我的方法:

首先要确定我们设定的目标是什么——不抽烟,它与常态一致的,而我们劝说的目标则是非常态的接受者。显而易见,劝说一个非常态的人接受常态,应该套用上面的第二个公式,告诉他不抽烟能带来的好处——如能够让聊天状态变得更放松更融洽,让对方获得一个更好地聊天体验,同时也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来自环境的负面暗示

当你看到地上有垃圾时,你会不会将手上的废纸乱丢?当你看到有行人闯红灯时,你会不会跟着他一起闯?

其实这些都是来自环境的暗示。当你发现某个环境出现了不好的现象时,你就会暗自告诉自己,反正这种不好的现象已经存在了,那自己参与进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正是这种环境的负面暗示,导致本来不是很脏的地面越来越脏,不是很乱的房间越来越乱,不是很坏的风气越来越坏。

然而实际情况或许还不止上面说的只在一个人、一个方面变糟。违规的行为具有传染性,传染的对象除了周围的人,还有其他的规则。

被环境影响而丢过垃圾的人,除了会影响其他人,也很可能会做出另一些与规范相违背的事情,如不关水龙头、浪费电力、嘲讽他人,严重的可能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这就是环境潜移默化的力量,一个微小的负面现象可能无法引起我们的重视,但是真实存在的“蝴蝶效应”却容不得我们忽视。很可能一个明天的杀人犯只是因为今天生活在一个脏乱差的环境中。

既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那么严重,那我们该如何防治和消灭呢?或许你会说,那还不简单,把脏乱的环境整理干净、禁止违规的行为不就行了?这种想法并不全错,但是却不一定会有很好的效果。

破坏环境的人知道会有人来整顿,他只看到了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但是他并不知道为了让环境重新变得整洁,别人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既然会有人打扫,那我继续破坏好了。

当人们只是看到环境重新变得干净时,依然会去破坏;但当人们看到别人整顿环境的过程、看到别人付出的汗水时,再破坏至少会有负罪感,而负罪感的产生会很大程度上减少违规行为的出现。如果能再告诉他们因为这种破坏造成了很大的损失,那就更能够达到我们的目标。

总结一下,当环境中已经出现了负面暗示时,为了防止别人被暗示所影响,最好的办法不是只消灭负面暗示,而是让别人看到消灭的过程,体会到其中的艰难;如果可以,让他们知道因为自己的错误导致了很大的损失。

不存在两个绝对不同的群体

作为领导者,当我们需要两个团队相互配合时,该怎么做?

两个陌生的团队协作完成一项任务,首先陌生感会导致较低的配合度,如果不能在短时间消除这种陌生与距离,很可能就会导致任务的延期——这是任何领导者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所以,两个团队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契合度,消除陌生感。那有没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方法能达到这个目标?

很简单的一个方法:寻找两个团队之间的共同点。

如果两个团队中都有很多的王者荣耀迷,那就找个周末或者下班后来场游戏对决;如果都有很多科技迷,那就来场自己拥有的电子设备的交流会;如果都痴迷足球,那就来场友谊赛......

如果你真的找不到兴趣上的共同点,没关系,不一定非要是兴趣爱好,它可以是方方面面,举个例子:如果新来的同事与你同一个姓氏,是不是瞬间就会觉得对方很亲切?

所以共同点可以是任何事,两个团队中如果都有一部分人姓李,你就可以指出来,先让这部分人产生亲切感,再影响到团队中的所有人。包括相同的职业、相同的毕业学校、相同的家乡......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你真的找不到更好地共同点,否则不要用这些“没那么好”的共同点。当然,如果你还能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非常独特的共同点,那效果一定会更棒(比如都喜爱某一个电影终极大 boss)。

上面的方法不止对两个陌生的群体有效,对两个陌生的个体,甚至矛盾敌对双方都是有效的(对于矛盾双方至少能够缓和)。

文末总结

  1. 认识大众
    • 个体渴望认同感,所以往往会遵从大众的思维和行为
    • 每个人都希望能积极正面得看待自己,而融入大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当一个人被大众所影响时,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正在被影响
    • 具体化一个场景,让目标个体知道在这个场景下的大众选择
    • 个体会对自己的身份产生认同感,每个个体都会拥有多重身份
  2. 小众需要独特的自我
    • 小众群体也有身份认同
    • 享受自己的独特性
    • 对于不认同的事或人存在排外性
  3. 常态与非常态
    • 常态是与社会规范一致,非常态则是不一致
    • 非常态的个体往往具有小众的特点:追求独特和个性
    • 对于接受常态的个体,应该让他知道违反规范产生的代价,从而避免其违反
    • 对于不接受常态的个体,要让他知道遵守规范的好处,从而使其避免违反
  4. 环境中负面暗示的力量
    • 环境的负面暗示具有蝴蝶效应与链式效应
    • 要消除负面暗示带来的影响,就要让个体知道回归正常的难度、别人付出的努力,以及违规的代价
  5. 巧用共同点
    • 共同点可以让两个个体或团队快速拉近距离感,甚至可以让敌对的两个人消除隔阂
    • 最有效的共同点也是那些最特别的共同点
    • 如果实在找不到,那就从小处着手:相同的姓氏、相同的职业、相同的家乡......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就支持一下作者吧!扫码关注【前端程序员的斜杠青年进化录】,感谢你的支持!有任何意见和建议,也都欢迎留在评论中!

不动声色地影响别人——认识环境与大众的力量_第2张图片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前端程序员的斜杠青年进化录】
不动声色地影响别人——认识环境与大众的力量_第3张图片
微信扫码,给我赞赏一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动声色地影响别人——认识环境与大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