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日千文#【45/1000】游戏化思维给团队建设的思考

#千日千文#【45/1000】游戏化思维给团队建设的思考_第1张图片
阅读进度图

一 前言

昨天首次尝试,做个复盘。

存在问题

1、目标要求不明确导致心态失衡。
2、工具及模板不当导致输出效率及效果偏低。
3、精力管理不到位导致时间分配不合理。
4、作息习惯失调导致专注度和持续力不够。

梳理目标及要求

1、专题学习的要求,用10天时间,通读营销专题书籍3本,并要求在第11天开始每天写一篇书籍的专题文章,并作出相应的脑图,在中发布。
2、每日阅读李叫兽的公众号文章10篇,并写出总结文章后,每晚8:30前提交活动群,并投稿到专题。
3、15天时间,除却家庭陪伴、工作、健身等每日必做模板中事宜外,只做品牌营销方面的知识学习这一件事,坚决放弃其他书籍、文章阅读,并终止一切娱乐活动。

确定原则

1、少即是多。只看李总推荐的3本书,同时把她的课程再复习一遍。
2、独立思考。不做知识的搬运工,做一个会思考的芦苇。
3、不断输出。写文章,录音频,各种方式不一而足。更多的要给别人讲出来,先拿家人开到。

最后

个人的成长经验,每次事业低谷期,都是疯狂学习、急速成长的契机。
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升级自己的系统,重造自身。
至此为记。

二,文章重要内容摘录

1、当有人和你说,“XX策略是个好策略”“XX方法是个好方法”时,你要问一句话:你说的好的前提是什么?

2、游戏化思维给团队建设的思考:

给员工一致而明确的目标,让他们的生活有意义。
要尽量保证每个人的目标和能力有效匹配。

3、目标和能力匹配的三种情况:

·休闲——目标低于能力
·心流(flow)——目标等于能力

4,为了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你要学会匹配给员工的目标和能力。

目标和能力相等,达到心流状态,并处于快乐的状态,让员工获得幸福感。
设置低于能力的目标,让员工得到休息以舒缓节奏。
设置高于能力的目标,提高员工的能力。

5,规则的重要性

游戏里失败的次数更多,为何大家都乐此不彼呢?除了游戏设定了和能力相匹配的目标,让玩游戏的人达到心流状态,进而沉浸到游戏里而达到忘我境界。
设置有效的规则,让大家遵守。
让大家达到目标而设定相应的准则。

6,反馈

让大家知道自己和目标还有多少差距。
游戏里有世界上最先进、迅速和视觉化的反馈机制,每个人可以迅速地知道自己现在努力的结果(如打了5分钟怪获得10点经验值),可以清晰地知道自己现在距离下一个目标有多远(距离50级只有3000点经验了)。
要向游戏学习,拒绝做低效的管理者。高效额管理者要给下属提供迅速、清晰的反馈。

7,怎样和团队成员做好反馈?

7.1积极反馈。
对于团队其他成员的工作,要迅速反馈并针对内容进行详细评价。如“这次策划师开头使用了大量的实证数据,很有说服力!”
7.2成果可视化。
让团队成员的“闪光点”可以被看到。如,把某成员做出的成就转发给团队所有人;设置团队“纪念墙”,记录谁做了什么,做出了哪些改变。
7.3分享。
每周开一次团队讨论会,没人有4分钟时间展示自己过去一周的成果。比如,谷歌每周五上午就有团队沟通会。

8,自愿

让玩家(团队成员)能够因为内在动力而完成目标。
所有游戏都有自愿性,你不会觉得自己是被金钱或者威胁所迫而游戏,而是为了兴趣、热忱等内在动力来玩游戏。

动力系统的来源有2个:
内在动力(兴趣、热忱、使命感、成就感)和外在动力(物质激励和处罚)。这两套系统往往无法共同存在。人要不因为内在动力而行动,要不因为外在动力而行动。
当外在动力(物质激励和处罚)控制一个人的行为时,人就不会再为这件事感到有趣了。世界知名的大公司中,员工的绩效和薪水只是弱相关关系。他们知道把绩效和薪水直接绑定只会让员工丧失工作乐趣。
那怎样激发员工的工作兴趣、让员工工作充满热忱、浑身充满使命感,做事情后有满满的成就感?这个问题更为重要?
这里牵扯到激励理论的具体应用,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做法。
海尔的大脚印,阿里的企业文化,华为的为奋斗者文化?

8,一些问题

8.1 怎样去理解匪夷所思的消费者行为,如何预测消费者行为?
8.2 怎样理解行业领头羊为什么交替?为什么苹果等共生型产品架构的公司总是在一个行业初期引领行业,而戴尔、三星等模块化架构的公司总在行业中后期引领行业?
8.3 怎样迅速“真正学会”商业理论?
8.4 脑科学:为什么消费者不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

9,文章标题的重要性

信息爆炸的“快时代”,你有多少时间把自己卖出去?
简历:30秒? 自我介绍:3分钟?面试:30分钟?
理论来源:心理学、演讲学和记忆科学理论,如何迅速展示自己。
记忆科学教给你:简历怎么写才能让人难忘
4分钟展示任何一个观点的魔鬼公式
像互联网产品那样写自荐信
如何应对别人刁难的提问

行动:快速整理出自己的一套分析工具和方法,研发出几个课程,在人力资源云平台和威海创业大学开课分享。每人10元。

前提条件:先在自己公众号中开始输出文章,不仅仅是在上写。

10,选职业的《认知偏见清单》

1、从众效应Bandwagon Effect
eg:你是否经常考虑:你的选择什么才能得到周围人(包括父母、朋友)的认可?/是否花精力去关注本专业其他的毕业生去哪儿了?
2、权威偏见 Authority Bias
选职业是是否征求你喜欢的人或你很尊敬的人的意见和推荐?
3、急于贴现 Discounting
只看脚跟,不看未来。
4、验证性偏见 Confirmantion Bias
你认为你对于自己的了解和对于职业的看法是正确的,那么你是不是仅仅去关注那些有助于证明自己看法的信息呢?
你多久没有尝试去寻找那些能够挑战你现在观点的信息?
5、比较效应 Contrast Effect
不要被过去的经历和经验所绑架。
6、聚焦效应 Focusing Effect
不要只考虑一点因素而做决定,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再做取舍。
7、框架效应 Framing
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说法可能导致人的不同判断。
例子:同样是10元卖两个杯子,把杯子说成“买一送一”更加容易获得消费者青睐。
不被表象所迷惑,要看到本质的东西。
8、影响偏差 Impact Bias
人们往往会高估一个事件对自己的影响。(认为断了一个手就会一辈子不幸福,而调查发现大部分人断手6个月就可以恢复到断手之前的幸福状态。)
9、纯粹接触效应 Mere Exposure Effect
纯粹的增加接触,就可以增加你对一个事物的喜好。脑白金的广告,恒源祥的广告。
10、易得性启发 Availability Heuristic
我们认为一个因素很重要,实际上往往不是因为它很重要,而是因为它容易被想到。有些公司招聘看中的是学历而不是能力,因为学历更容易被看到和想起了。婚姻幸福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积极性建设回应”和“成长心态”。
11、愿望思维 Wishful Thinking
我们做计划时,总是倾向于按我们最希望的情况来计划,而不是按照它最有可能的情况来计划。
人容易基于“愿望”做出决策,而不是基于“信息”做出决策。
12、刻板印象 Stereotyping
刻板印象是指你在做判断时过度分类,而形成的对某一群体固定不变的印象。
比如:山东人能喝酒,处女座有完美情结、双子座很有好奇心等。。
13、光环效应 Halo Effect
一旦你对某事物最初形成了印象,这种印象就像光环一样遮盖掉其他的部分。
14、沉没成本 Sunk Cost
已经在一个方向上的花费和投入的时间精力。

11、有效表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表达逻辑:
引出疑问——不提供无关信息——结论先行——归纳分类——逻辑排列

12、怎样在讲座中提出有逼格的问题。

1、确定对方和你讲的是一码事。
2、确定对方知道你真正想了解的是什么。
3、确定对方有能力而且方便回答这个问题。
4、尽量不在问题中涵盖无关信息。

提问模板(收藏)

情景一:在职场类讲座、一对一咨询等场合向职场前辈提问,以了解将来是否适合这个工作。
A-定义性问题(Definitional Questions): 让你们知道你们在说同一件事。
B-范围性问题(Ranging Questions)
C-比较性问题(Comparing Questions)
D-视角性问题(Perspective Questions):帮助你提前识别可能对你有害的东西。
E-克服偏见问题(Bias Questions):帮助你克服偏见
F-举例型问题(最简单的杀器)

13、一分钟模板与离场两板斧

模板:
1,引入:最简洁的语言说明自身情况(我是谁,来自XX大学,什么专业)或者用一件让人意外的事情提起对方兴趣。(10秒)
2,论点:把你的核心卖点说出来。比如——我擅长把愿景变成现实;(5秒)
3,证明:找一个“跌宕起伏”的鲜活性故事来说明。(30秒)
4,利益点:指出我刚刚说的特点对你有什么用。(10秒)
5,呼吁行动:所以我来到这里,是想获得这样一个机会,去……(5秒)

离场:
1,抓住最后机会重申最主要卖点+利益点+呼吁行动。
2,利用最后的提问机会提升形象。

14、职业规划中的职业价值及策略问题

根据不同的职业价值选择不同的职业策略。
在同一公司,不同的职业价值也需要不同的策略。
5个维度思考:
WHERE(我们将来去哪里?)
WHY(自己的真实动机)
HOW(如何根据不同的职业价值来选择不同的职业策略)
WHAT(自己能够得到的是什么)
WHO(跟什么样的人一起工作)

#千日千文#【45/1000】游戏化思维给团队建设的思考_第2张图片
分析喷子思维的2×2模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千日千文#【45/1000】游戏化思维给团队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