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故事中了解北洋社会百态

从故事中了解北洋社会百态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北洋夜行记》是金醉的一本短篇侦探故事集,讲述夜行者金木的破案故事,时代背景设定在北洋时期。北洋时期政局多变,社会秩序不稳定,老百姓生活都很艰难,民间乱象丛生。按照书中的背景设定,夜行者,是一个类似私家侦探的隐秘群体,金醉的太爷爷金木也是其一。

这本书中的侦探故事都不复杂,甚至可以说太简单,民间故事集的感觉。吸引人的是北洋民间特定群体背景的呈现和对凶手人性的反思。

故事中穿插了北洋时期三教九流的背景解说,行业习惯和规则介绍。所谓行有行规,甚至盗匪都有规矩。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难免跟这些人打交道,甚至就是其中的一员。所处的环境、所经历的事、所接触的人,也都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和行为。这些能够带我们去了解北洋民间生活状况。

身在青帮的人,可以依靠江湖地位、按照江湖规矩行事,协助金木破案,甚至有些许侠义的色彩。

清末义和拳闹得轰轰烈烈,曾经参与其中的拳民和女性成员红灯照,他们也许并不清楚自己将要经历些什么,只是无意识地卷入其中。而那些闹拳乱的血腥经历,会影响他们终生。开黑店的大师兄(义和团每个“坛”的头领称为大师兄),晚上习惯把自己扮成齐天大圣,也许早就分不清自己的真实身份。

从皇宫里被赶出来的太监,他们想要给自己留个全尸,始终不忘还存留在宫中的“宝贝”,至死都不肯放弃执念。

天桥上耍把式的民间艺人,不但各有绝活,还贩卖着让人上瘾的大力丸。

八大处的娼妓和妓馆分着三六九等,还分着南派北派。除了暗娼,她们都有正式登记,需要交税,如果想从良还可以到济良所挂牌,等待合法赎身。争夺生意和争分吃醋又惹出各种祸端。

还有那些扶乩占卜、活人祭祀、竹签测命、少数民族的蛊毒……各种迷信活动,其背后是普通百姓对艰难生活寄予的一份美好希望和对神明的敬重,也不幸成为心怀不轨之人愚弄百姓的花招。

车夫、挑粪工、送水工,这些社会底层百姓也都各有难处,卷入不同的纷争。

除了这些北洋风物之外,故事中呈现的是非曲直,善恶拷问,也让人惊心。

有些人仅仅为了个人谋利就做出伤天害理的罪行,简直灭绝人性、令人发指。另一些人,他们的确做出的恶行,甚至是极恶之事,但若去追究他们作恶的缘由,会发现,他们也都是战乱时代的受害者。善恶一念间,面对生存的威胁、社会的不公,还能够守得住道德的底线么?

五岳门对被拐卖儿童的残害,是全书最揪心的。那些被残害致畸形的儿童,不过是走出家门被拐子欺骗的无辜孩子。无论什么年代,对儿童犯罪都天理难容。

饥荒中为活命而食人肉的刘三,永远摆不脱道德的审判、心灵的折磨。为了平衡自己,他就自封为判官,以同样手段审判别人,从中求得心理安慰。一个受害人,就这样转变成一个杀人凶手。

杨小松冷血杀了黄家全家,可他内心的愤恨,是直指整个社会的。黄家对他算是有恩,从没有刻意刁难。他与黄家小姐的相处,因教育水平和个人认知的差异,而产生了误会。他没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他只是转为强烈的恨。

他恨出身的不公平,他恨社会的不平等,他恨城里人对乡下人的歧视。但他把自己遭受的所有不公平,都归结为对城里人的恨意和不满,并针对与他无冤无仇的黄家全家下手,难道不是另一种歧视么?他对城里人的认识并不客观。他用残杀所发泄出来的恨,也是带着个人偏见的。

如果把案件追究到人性层面,会发现,北洋的这些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相似的影子。不论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当人们决定去行凶作恶,就是自己选择了恶念。而恶念通常只会带来恶果。

北洋的乱世造就了一些极端的环境,逼迫人脱离人性,为了生存而吃人,但那毕竟是少数情况,是当时整个社会大环境所致。更多的时候,恶就是恶。能否守住善恶底线,就是对人性最大的考验,也是人与人最根本的区别。

2017.11.23雾凇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故事中了解北洋社会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