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一场隔岸观火的感同身受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观后感

电影的第一个镜头,只有半幅画面,粗糙模糊只能辨认基本的人形:一部摄影机无意间拍下比利林恩在伊拉克战场的英雄事迹,一手抱着自己的战友,一手对着敌人开枪。这是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3D/4K/120帧电影呈现的第一个画面,全片唯一一个非高清段落。

共赴一场隔岸观火的感同身受_第1张图片

李安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我们的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但会刻意模仿胶片电影的效果,这是可笑的”。回忆起来似乎正是如此,我们是如何区分“电影”与“电视”的呢?电影有特殊的画面比例,画面的颜色经过调色与处理,构图更为“讲究”。与电视相比,电影有意给人带来不真实的距离感,以更好的传达创作者想要的效果,我们习惯的称之为“艺术”。

所以在《比利林恩》开场的前半小时中,我非常的不适应,因为实在是“太清晰了”,没有色彩的过滤,没有艺术化的构图视角,镜头时而跟着主人公,时而进入到他的回忆,一切都像是纪录片的口吻,把真实的世界赤裸的呈现在观众眼前,你清晰的看得到画面中每一个人物的表情,以及背景所有的人物、场景及各类细节,画面的信息量太大以致眼睛不知该如何选择。

共赴一场隔岸观火的感同身受_第2张图片

也正是这种清晰,林恩发红的眼睛、抽动的面部神经、每一个微表情都无比清晰的呈现在大银幕上,我们沉浸在林恩尴尬茫然的情绪中无处可逃:明明是人生中最糟糕的一天,却拿来接受表彰。形形色色的人们,经纪人、记者、商人、运动员、明星、啦啦队员、赛场观众,不断的希望林恩描述更多细节,表达更多感受,却用自己的视角诠释着林恩的故事,只听自己想要的答案。

影片的高潮,伴随着盛大的中场歌舞焰火演出,林恩和战友们像被操纵的木偶,被迫参与其中,烟火的声音和战场上的炮火声重叠,我们跟着林恩进入了他最深处的回忆,看着他和战友是如何进入战斗,班长是如何冲入无保护的危险中,林恩又是如何奋不顾身,在真实的枪林弹雨中抱着已经受伤的班长希望救回最后一丝生机,如何遭遇近身的袭击和肉搏,中弹又爬起,最终用匕首划开了敌人的咽喉。这一幕,林恩在之前的采访中,被记者反复要求做更多细节的带有感情色彩的描述,因为“很少有人能有这样的体验机会”。盛大的演出场景,眼前一片商业化的激情热烈与林恩脑海中战场上的生死残酷重叠在了一起,我抑制不住的开始大哭,为这太真实的荒唐和残酷。

共赴一场隔岸观火的感同身受_第3张图片

李安的新片一出,影评两极分化,普遍并不看好,认为夸大了技术的进步,或是说《比利林恩》这样的剧情片配不上如此高清的技术。那什么样的故事才配得上呢?我们习惯用更好的技术去实现天马行空的想象与更炫目的特效,即使是再现真实,我们可以接受再现动物与自然界的真实,但并不期待呈现我们自己的真实。是呀,“真实”已经每日在面对了,如此清晰不加修饰的呈现在大银幕上,意义何在呢?电影被认为应该是艺术,艺术被认为应该保有距离感。

李安打破了这种传统的认知,决定再次做一个先行者。

共赴一场隔岸观火的感同身受_第4张图片

在做宣传的时候李安说,自己拍摄电影时候很单纯而专注。但电影拍完,开始宣传与放映,正和《比利林恩》,媒体和观众会开始对电影有不同的诠释和解读。如果这一段采访也有3D/4K/120帧,我们是否能在李安眼中捕捉到如比利林恩同样的片刻尴尬与无助。

我无法得知,自己的感同身受,是不是另一场隔岸观火。在电影高清的视角中仿佛有那么一个片刻,我得以感知到了现实的荒唐和残酷,而更多的时候,我们都是那些身在其中不自知,也无法被唤醒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共赴一场隔岸观火的感同身受)